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六课 师生之间6.1走近老师1.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的作用)P60-61 3点 直线①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P60蓝色小字1行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P61 1段倒数2行③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P61 2段1行2.新时代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四有”好老师)P62 1段倒数第二行 直线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3.为什么有风格不同的老师 P63 1段 直线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风格。4.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老师间的差异),我们应该持有哪种态度? P64 2点 荧光笔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P64 1段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P64 2段第六课 师生之间6.2师生交往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教与学的关系)?P66 1段 3点 直线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②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2.教学相长的要求?P66-67 2点 荧光笔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P66 2段1行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P67 1段1行3.如何正确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P66 2段 3点 直线a.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b.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c.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4.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P67 1段2行 3点荧光笔a.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b.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c.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亦师亦友)是怎样的?P68 1段 直线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6.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P68-69 2点 荧光笔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P68 1段1行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P69 1段1行7.为什么要尊重老师?P68-69 3点 荧光笔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还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P68 2段3行②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P69 1段2行③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P69 1段3行第七课 亲情之爱7.1 家的意味1.家庭的含义 P71 1段2行 直线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 ?P72 4点 相关链接 直线+荧光笔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小两口结婚成了家。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④随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3.家的重要性 P72-74 3点 荧光笔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P72 1段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P73 1段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P74 1段 2行4.中国人心中的家是怎么样的 P74 2点 直线a.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b.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5.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P74 2段 2点荧光笔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6.如何孝亲敬长? P74-75 4点 荧光笔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P74 3段1句+最后一句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P75 方法与技能③聆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聆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P75 方法与技能④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P75 方法与技能第七课 亲情之爱7.2 爱在家人间1.亲情含义 P76 1段1行 直线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2.亲情是怎样产生的? P76 1段1行 直线这份情感的产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3.亲情之爱有什么不同表现?由此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态度?P78 1段 直线表现: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态度: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4.为什么家庭结构会发生变化?怎样正确对待家庭结构的变化?P78 2段 直线原因: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随之改变。态度: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5.为什么会产生亲子冲突(爱的碰撞)P79-81 4点 荧光笔①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P79 1段2行②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P79 1段3行③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P80 1段1行④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P81 1段1行6.亲子冲突影响 P80-81 3点 直线积极:①亲子冲突是亲子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体现了青少年个体的发展,也能够促进父母的改变与完善。P80 相关链接 倒数3行消极:②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则具有巨大的隐患和消极作用。 P80 相关链接 最后一句③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也影响家庭的和睦。P81 1段倒数3行7.如何化解亲子冲突 P81-82 4点 荧光笔①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P81 1段倒数2行②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可以帮助双方缓解、化解矛盾,增进感情。P82 1段1行③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P82 1段3行④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P82 2段2行⑤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P82 2段3行第七课 亲情之爱7.3让家更美好1.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现代家庭的特点)P83-84 3点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向小型化,二孩、三孩家庭逐渐增多,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P83 1段1行②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P84 2段1行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P84 3段1行2.现代家庭生活重要内容有哪些?P84 3段1行 荧光笔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内容。3.为什么要构建和谐家庭?P85 1段1行 直线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4.家庭成员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矛盾和冲突?P85 1段2行 直线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5.家庭发展中会出现哪些变化?带来哪些影响?P86 2点直线①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变化;②家庭成员的工作、身体和情绪状况等变化,也可能带来家庭氛围的变化......6.如何构建和谐家庭?P85-P86 3点荧光笔①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 P85 1段倒数2行②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P86 1段2行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些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P86 2段倒数2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