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浙江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浙江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寒假返校联考)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第三次联考
地理试题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东北三省河流、沼泽、海岸三种湿地面积统计图(单位:km ),其中甲类湿地近50年来面积萎缩最明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海岸湿地B.沼泽湿地、海岸湿地、河流湿地
C.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海岸湿地D.河流湿地、海岸湿地、沼泽湿地
2.黑龙江省近50年来甲类湿地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运动C.人类活动D.径流变化
砾漠指地面皆由粗砂、砾石组成的荒漠,其形成往往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下图为新疆哈密盒地内阶地剖面图,在T5,T6阶地表层洪积物上部均有砾漠分布。完成3、4题。
3.T5、T6阶地面砾漠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C.风化作用风力侵蚀 D.风化作用流水侵蚀
4.考察发现T1-T6阶地面沉积物下部平均粒径差异较大,为明确该现象的成因,还需获取的资料有
①地质时期气候资料
②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
③图示区域地质资料
④阶地面用地类型分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右图为无废矿山循环经济模式构想图,完成5、6题。
5、无废矿山循环经济模式中,技术难度最大的是
A.煤炭绿色开采B.矿区固废集中
C.采空区域统计D.固废矿化封存
6.固废就地封存可以
A.减少煤炭开采B.减轻沉降风险
C.降低采煤成本D.提高地下水质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之一。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四大城市群内部基尼系数趋势图,完成7、8题。
7.长江经济带四大城市群内部收入差异最大的是
A.长三角城市群B.长江中游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D.云贵城市群
8.以下措施有利于长江全流域基尼系数下降的是
A.推广下游城市群发展模式B.构建流域内分工协作机制
C.重视上游生态保护区建设D.提高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
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甲、丙海域洋流流向分别为
A.自南向北东北向西南
B.自南向北西南向东北
C.自北向南东北向西南
D.自北向南西南向东北
10.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甲海域沿岸气候炎热
B.乙海域行船流急浪高
C.丙海域沿岸降水丰沛
D.甲、乙海域渔业发达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即在建设农村新社区的同时,也规划配套经济园区,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三位一体的有效尝试。完成11、12题。
11.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的发展路径包含
①因地制宜规划社区功能②土地流转集约发展
③集中资源发展商旅产业④村企合作培养人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与传统农村建设相比,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在农业产业化中可以
A.减少劳动力需求B.增加种植业从业人员
C.延长农业产业链D.缩小种植业经营规模
下图为某设计机构用3S技术进行交通线测绘勘察流程简图。完成13题。
13.交通线测绘勘察过程中,可以
A.利用RS获取公路基础控制点三维坐标
B.利用GNSS获取地层、构造分布情况
C.借助GIS完成三维智能路线比选
D.借助RS完成水文、地质灾害统计
右图为辽东某山地垂直农林带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造成图中I—Ⅲ种植层品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坡度
C.土壤D.热量
15.辽东山地500米(南坡550米)以上森林带中
A.阔叶林季相变化不明显
B.灌木林耐寒且抗风
C.针阔林多耐涝树种
D.森林带水热差异小
对外经济政策有助于塑造一国的产业扩张模式,而产业扩张模式将决定产业发展的情况,并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右图为韩国和泰国在出口导向型战略背景下形成的两种不同关系链示意图。
完成16、17题.
16.全盘式开放政策下易成为主导产业的是
A.加工制造业B.电子信息产业C.金融业D.旅游业
17.从两国当前发展推测,自主型产业扩张
A.注重国际资本引进B.强调自然资源价值
C.关注土地资源供给D.重视核心技术创新
出生地与现居住地的比较可以揭示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是否发生过迁移,这种迁移被称为“终身迁移”。下图为2020年中国省际终身迁移矩阵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省际终身迁移流向体现出的主要特征为
A.滞后性B.邻近性C.广泛性D.随机性
19.省际终身迁移会使迁入地
A.劳动力减少B.出生率下降C.老龄化加剧D.城市化率提高
右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完成20、21题。
20.甲、乙两地纬度值可能是
A.23.5°N,66.5°S
B.23.5°N,23.5°S
C.66.5°N,66.5°S
D.23.5°S,66.5°S
21.若甲地位于北半球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日全球昼夜平分
B.②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
C.③日乙地出现极昼
D.④日甲地正午杆影长度全年最大
受大气环流和海水运动等因素影响,赤道附近海区会形成因热力因素差异而导致的异常纬向环流,下图为某年赤道附近海区纬向环流异常值分布图(正值为下沉,负值为上升)。完成22、23题.
22.图示年份赤道太平洋地区环流情况正确的是
23.受纬向环流异常影响,该年份可能发生的是
A.南美西部干旱加剧B.亚洲东部台风减少
C.长江流域春旱加周D.华南地区寒潮频发
甘肃省民勤县是干旱区内土地和生态退化的典型代表,是进行土壤盐渍化研究的最佳区域。下图为民勤县土壤盐溃化研究区示意图和不同土层土壤盐渍化程度占比统计图。完成24、25题。
24.2021年较2020年
A.盐渍化程度下降 B.非盐化占比减少
C.轻度盐溃化占比减少 D.盐溃化面积扩大
25.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内选取了四个条件相似的采样点,开展为期三年的农业灌溉方式(传统灌溉、喷灌、滴灌、膜下滴灌)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研究,并绘制了四个采样点土壤盐分垂直变化统计图,其中表示膜下滴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洮河地处甘肃省南部,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受生物多样性、景观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因素影响,洮河流域内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洮河水质优良,洮河灌区是甘肃省黄河流域三大大型灌区之一,但目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材料二:下图为洮河流域示意图。
(1)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流域内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南部比北部_______,分析影响洮河流域南北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差异的自然原因。(6分)
(2)近年来,红旗水文站径流量有所增加但含沙量明显下降,指出引起洮河含沙量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4分)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洮河灌区农业发展的策略。(5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镍矿是战略性资源。红土镍矿资源为硫化镍矿岩体风化一淋滤—沉积形成的地表风化壳性矿床,镍主要来自上覆残余红土层。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储量丰富,易开采,难冶炼。201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禁止镍矿出口政策,要求镍矿石必须在本国加工、冶炼后才能出口。中国企业利用全球领先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规模化冶炼技术,在该国建设镍冶炼厂,产品大部分销往中国。
材料二:图1为印度尼西亚镍矿分布图,图2为图1中肯达里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分析有利于肯达里红土镍矿富集的气候条件。(5分)
(2)从资源和生态安全角度,简析印度尼西亚限制镍矿出口的原因。(6分)
(3)说明中国企业投资对印度尼西亚镍产业发展的意义。(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图1为天津市及附近区域略图,图2为2002-2017年天津市GDP及三次产业碳排放统计图。表1为天津市2002-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材料二:碳市场包括碳汇交易、碳排放交易,2020年天津市碳市场交易量居全国第二。2022年天津市津南区生态屏障内第一批2.7万亩人工储备林已完成碳汇核证,预计可形成约25万吨碳汇量,产生500万元碳汇收入。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天津市提出《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各功能区发展关系。
(1)简述图示地区碳在自然圈层中的主要物质存在形式。(5分)
(2)从产业角度,分析天津市碳排放强度的变化。(6分)
(3)天津市推进碳汇、碳排放交易,分析该措施对助力碳中和的作用。(5分)
(4)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简述天津市实现碳达峰的具体路径。(4分)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第三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15分)
(1)(6分)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1分) 好(强)(1分) 南部水分条件较好(1分),地形(景观)类型复杂(1分),生物多样性丰富(1分),植被覆盖率高(1分),生态系统复杂、稳定(1分)(后三点写出其中两点给2分)。(4分)
(2)(4分)水利设施(水库)建设(1分);生态修复(1分);农业生产方式变化(1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1分)。
(3)(5分)灌区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上、下游用水量(1分);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分);调整种植业结构,适当减少需水量大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分)。
27. (15分)
(1)(5分)终年炎热/高温(1分),雨量丰沛(1分),化学风化作用强(1分),植被覆盖率高,生物风化强(1分),雨水和径流冲刷淋滤强(1分),利于红土镍矿在河谷、低地沉积富集。
(2)(6分)大量开采、出口导致镍矿储量快速下降:(2分)镍矿品位低,开采、冶炼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2分)大规模采矿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质量下降明显。(2分)
(3)(4分)提升镍矿勘探、开采技术(1分);提高冶炼加工技术,减少环境污染(1分);获得资金支持(1分);提高镍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1分)。
28.(20分)
(1)(5分)岩石圈中的化石燃料(1分)和碳酸盐岩石(1分);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等气
体(1分):生物圈中的生物体(有机质)(1分);水圈中的溶解碳、悬浮物及沉积物(1分)。
(2)(6分)碳排放强度下降(1分);产业整体发展,GDP上升速度快于碳排放总量(2分);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分);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高耗能工业转移),第二产业技术革新(2分)。
(3)(5分)获取碳汇收益(资金),推动湿地、绿地恢复和保护(2分);增加区域碳汇(1分):限定碳排放配额,推动产业技术革新(1分);降低区域碳排放总量(1分)。有利于碳中和的实现。
(4)(4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1分);推动多核心、组团式发展(1分);完善交通路网(1分);提高绿地、湿地比例(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