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学会践行诚信,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政治认同: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念: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在日常生活中与诚信相关的法律,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体会诚信的社会要求,提高自己的诚信意识;健全人格:阐明诚信的含义和地位,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在实践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诚信的意义和它的基本要求难点:如何处理拒绝诺言和保留隐私的关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生自学活动设计诚信守信预习学案【预习过程】预习指导:1.通读教材一遍(包括案例、相关链接和图片等),总体把握教材体系。(5分钟)2.结合预习目标和预习任务精读教材,完成预习学案。(10分钟)预习任务一:阅读教材 P41-43,归纳出诚信的重要性1.阅读教材 P41--42“探究分享”说一说诚信对个人和企业的重要性?2.阅读教材 P43-“阅读感悟教材正文,思考:①诚信对一个国家和社会重要意义?②归纳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预习任务二:阅读教材 P43-45试着说出生活中我们如何做一个诚实守的人?1.阅读教材 P44“探究分享”总结:如何处理诚实守信和保护隐私的关系?2. 阅读教材 P45相关链接,分享给你的家长,并在小组里交流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预习检测1.《论语》中记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可不可以安身立世B.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安身立世C.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D.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以后还讲不讲信用2.在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诚信问题大家谈”的主题班会,有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错误的是()A.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B.诚信是个人事情,与其他人无关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D.建设诚信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靠法律,又要靠道徳3.下列对承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小节无害”偶尔失约没关系B.在小事上没有兑现许诺,无关大局C.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D.对无能为力的事,为了不伤朋友,也不伤自尊,许下诺言是可以的4.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讲真话B.无论什么事都讲真话,包括隐私C.把对诚信的理解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D.不撒谎,包括善意的谎言5.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①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②权衡利弊③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的隐私④即使侵犯他人隐私,也要如实说出事情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预习质疑】通过对本节课的预习,你有哪些疑惑,列出来,以备与大家共同探讨。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导入:出示退伍军人诚实守信用视频问:同学们,退伍军人身上具备什么优秀品德呢?生活中,如果你遇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吗?你会像他一样吗,慎重考虑,会的请请举手,大家都很棒。生答:诚实、守信用,有担当进而出示本课《诚实守信》课题,导入本课。出示本课核心素养目标及重难点①小组内对课前预习任务进行交流,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达成共识;②提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师生共同解决;③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口头表述。出示本课第一目诚信无价课件展示什么是诚信?(含义)诚信的地位: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学生回答:相关内容【教师小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现代社会注重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商鞅立木取信,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商鞅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国家。材料一: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用烽火戏诸侯的办法使得周幽王失去诸侯的信任,被逼自刎,国家灭亡。生: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如果人人讲诚信,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师点拨:人人讲诚信,能够增进社会互信,促进社会和谐;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教师小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小结: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才能赢得信任,否则无法立身处世。(个人)P42(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带来持久的效益。(企业)P43(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家、社会)P43二、践行诚信1.出示女孩刮花宝马视频生说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就应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师点拨:一个不讲信用、不诚实的人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人要言而有信,不能欺骗别人,要说到做到。【教师小结】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2.出示课本 44页“探究与分享”生: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教师小结】不赞同。理由:三位同学的说法是片面的。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如何运用诚信智慧:情景探究结合阅读材料,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阅读材料,思考:材料一小明昨天没来学校上课,小亮问他为什么没来学校,他说:“我昨天去网吧打了一下午的游戏,咱俩是好朋友我才告诉你,这是我的隐私,你可千万别告诉老师。”材料二有个人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病人身患癌症晚期。医生很纠结:要不要将病情如实告知病人。(1)如果老师问起这件事,小亮应不应该告诉老师 为什么 生答师点拨:应该告诉老师。因为未成年人出入营业性网吧玩游戏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这不是小明的隐私,他这样做不利于自己的成长。(2)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么说 为什么?生:医生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师点拨:医生的“谎言”属于“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的品德。因为诚信的核心是善,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出示征信不良有什么影响, 子女教育、贷款、交友、参军、留学、就业等思考:生说明了什么 生:答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师点拨: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3)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并告诫学生将此传达给自己的家长。【教师小结】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小结:如何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p42(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p44(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p45拓展提升生活在线市民胡先生准备出国时,发现自己被列入了“阻止出境”的黑名单。原来,胡先生因偷税被税务部门列入黑名单,并受到国税、公安等多个部门的联合惩戒,真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对此,胡先生十分后悔。(1)请你列出两种校园不诚信行为。生答: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等。师点拨:校园不诚信的行为是缺乏诚信意识的表现,树立诚信意识,就应该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讲诚信的习惯。(2)胡先生的经历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系统总结:限时答案:选择:BCDCA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时以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将学习与活动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探究、体验和领悟,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动脑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通过课堂实践,我发现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第一,课时内容安排过多,导致学生了解诚信比较片面,没有深入内心;第二,课堂事例交流不够充分 ,没有贴近学生生活,对教育学生诚信的品质力度不够;第三,有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积极,有的学生对诚信的智慧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