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基本教学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下册 版本 人教版单元(章节)名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课题 第二课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 课时 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1.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2.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了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教学重点 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教学难点 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环节一: 运用你的经验 环节二:根本活动准则 环节三:最高法律效力 课堂反馈 活动:运用你的经验 学生思考:我们国家每年要召开两会,你知道两会的全称是什么吗?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探究1 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观看视频:视频资料1:我国宪法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我国现行宪法诞生过程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出示宪法目录图片,介绍宪法基本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宪法条款。 小结: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探究2 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出示宪法宣誓图片和誓词,让学生模拟宣誓。 提问:有何感受? 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 小结: (1)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 观看情景剧《对话》的剧本 学生思考: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探究3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阅读教材P22-23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不同之处宪法其他法内容上效力上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制统一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反馈练习:三道材料题(见学案) 导入新课 理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了解宪法,感受宪法的庄严。 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通过对比,理解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通过单选练习,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