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案【课标要求】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理解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重难点】重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过程中的基本史实难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时间定位】【知识拓展】1、民族运动与民主运动的异同:民族运动: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殖民统治(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运动。(对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民主运动:指反对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民族运动和民主运动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要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一般都伴随着反对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如拉美独立战争既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又推翻了本国专制统治,所以合称民族民主运动。埃及、埃塞俄比亚的抗争可称之为“民族革命”,但不是民主革命,因为反抗异族的结果和民主没有直接联系,甚至结果可能还是专制的。2、门罗主义:(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分扩张;(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条;(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3、大棒政策:美国第26任总统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这项外交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4.金元外交: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5、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问题探究】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结合教材,分析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对P79漫画《大棒政策》进行合理解读。结合P79史料阅读,提取信息,谈谈你对1917年墨西哥宪法作用的理解。【高考链接】(2023北京)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亚洲的觉醒4、教材P82问题探究:阅读上述材料,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5、教材P80学思之窗:你如何理解列宁这句话?【高考链接】 (2022山东)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A.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 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非洲的抗争教材P81思考点: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哪些重要特点?【跟踪练习】1.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面临着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其中“反帝”主要是指反A.西班牙、葡萄牙B.英国、美国C.日本、俄国 D.德国、法国2.1815年,玻利瓦尔提议:“使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依靠一种联系使各部分同整体连接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1819年,他领导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6年,他又提出“新世界将由以一项共同法律相连结的一切独立国家组成”的观点。上述史实说明玻利瓦尔的理想是A.美洲获得独立B.美洲联合建国C.实行独裁统治D.成为拉美“解放者”3.有学者指出,“(海地)从1791年爆发大规模革命运动到1803年发表《独立宣言》,前后不过十几年,就完成了从奴隶制为主的殖民地向共和制的转化。独立后不久,海地的宪法即规定:‘海地为共和国,永远废除奴隶制,禁止白人获取地产,没收白种法国人从前占有的所有财产’”。这在本质上表明A.独立符合民众的意志B.国家实现了社会稳定C.变革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D.共和制更加符合国情4.19世纪初,拉美各国独立后,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夺取了古巴和菲律宾,美洲开始从“美洲人的美洲”向“美国人的美洲”转变。此转变A.说明欧洲殖民体系已经开始瓦解B.体现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C.反映美国即将成为新的世界霸主D.表明美国放弃“孤立主义”走上殖民道路5.亚洲觉醒时期与之前的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相比,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A.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B.亚洲地区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C.亚洲国家的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6.与19世纪70—90年代相比,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D.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7.伊朗立宪革命期间颁布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基本法》,触动了伊朗几千年来极端专制的封建制度,争取了国家的主权和人民的民主权利,限制和约束了国王的权力,对封建政治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这表明伊朗立宪革命A.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B.赢得了近代伊朗的民族独立C.推翻了伊朗几千年的封建制度D.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8.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传统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基本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A.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B.促成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C.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9.1882年面对英军对埃及的侵略,祖国党立即发表《告人民书》,宣布“埃及民族和英国人之间进行着势不两立的战争”,允诺农民废除所欠外国人的债务。这表明A.埃及走向资本主义道路B.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C.埃及推翻了封建制度D.英国控制埃及内政外交10.1899年,埃及开罗几家卷烟厂工人联合举行罢工斗争,参加人数约900人,斗争坚持了两个月,迫使英国资本家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1895年,尼日利亚拉各斯发生了抗征房捐和地产税的群众示威运动,参加者达5 000人。这本质上表明非洲A.群众性反帝斗争规模较大B.城市反帝运动兴起与发展C.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D.民族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题组一 唯物史观11.列宁在《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一文中写道:“在亚洲,强大的民主运动到处都在发展、扩大和加强。那里的资产阶级还在同人民一起反对反动势力。数亿人正在觉醒起来,追求生活,追求光明,追求自由。”这一论述认为亚洲觉醒A.主要反对本国的封建势力B.具有民主革命的色彩C.斗争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D.遍及亚洲每一个国家12.1917年的《墨西哥宪法》规定:实行8小时劳动制,每周6天工作日,确定最低工资,实行女工和童工保护制,劳工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等。这表明该宪法A.为进一步争取民主进步奠定了基础B.为墨西哥进一步发展民族经济创造条件C.反映了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D.彻底废除了墨西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题组二 时空观念13.1840年,英国议会发生了一场辩论。约翰·布罗克赫斯特认为,“印度现在是一个农业国,而不是一个制造业国家”。罗伯特·蒙哥马利·马丁回应道:“印度既是农业国,也是制造业国家……自古以来,印度一直善于制造各类产品,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抗衡。”根据史实可知A.英国对印度制造业采取了不正当竞争B.布罗克赫斯特的观点符合当时印度的现实C.马丁指出了印度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D.印度制造业此时仍然对英国拥有优势14.1809年阿根廷牧场主的代言人认为,因为西班牙诸省不能消费阿根廷的农产品而导致了农产品的浪费;因为西班牙海军无力将阿根廷丰富的产品运出去而导致了产品烂在仓库里。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西班牙没有能力管理殖民地经济B.殖民地经济水平已超过西班牙C.殖民地希望西班牙有一支强大海军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动机之一是独立发展经济题组三 历史解释15.1907年,亚洲许多国家的革命者和流亡者在日本成立了“亚洲和亲会”,明确提出:“本会宗旨在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并约定:“亚洲诸国,若一国有革命事,余国同会者应互相协助。”这表明A.亚洲国家实现了革命斗争的联合B.亚洲各国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C.联合斗争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D.日本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指挥中心16.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影响深远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17.《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