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我们有精神教案班级:_______ 课时:_______ 课型:_______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三个话题:“这样真精神”“有精神才好”和“我们天天有精神”。“这样真精神”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的内涵,知道“有精神”的具体表现,产生想做到“有精神”的情感体验。“有精神才好”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理解“有精神”的意义,明白其中的重要性,进而引起学生对“有精神”这种状态的重视。“我们天天有精神”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有精神”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做到“有精神”。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灵动、活泼,正处于养成好习惯,培养良好精神气质的重要时期。学生对“有精神”这种状态可能不太理解,也没有很好地意识到“有精神”的重要性。本节课将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精神”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懂得“有精神”的意义;知道“有精神”的具体表现和做到“有精神”的方法,鼓励学生保持“有精神”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气质。三、教学目标1.理解“有精神”的状态,懂得“有精神”的意义。2.知道“精神”是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的结合,养成做事有精神的气质。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懂得保持天天“有精神”的策略和方法,养成做事有精神的气质。【教学难点】理解内在精神,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有精神”的含义及其表现,整理一些做到“有精神”的办法。拍一些本班或本校学生“有精神”的照片在课上展示,让学生更好理解什么叫“有精神”。学生准备:了解“有精神”的表现和做到“有精神”的办法。第一板块 【视频引思 导入新课】1.视频引思:出示阅兵视频,提问怎样才叫“精神好”?视频中的军人看起来有精神吗?目的:结合视频,初步引导学生理解“精神好”的样子,引出课题“我们有精神”。2.图画引思:怎样才叫“精神好”?下列哪个坐姿符合“精神好”的要求?引出课题:“我们有精神”第二板块 【理解含义 了解状态】1.观察感受:课本第6页插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有精神吗,体现在哪里?参考:昂首挺胸、衣着整洁、精神饱满、步伐稳健点拨:在正式、庄严的场合里要有精神。2.交流讨论:课本第7页插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这是有精神的表现吗?目的:使学生知道认真地读、高兴地唱、响亮地说也是“有精神”的表现。小组交流:还有哪些样子也精神?3.表现列举:展示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精神”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什么叫“有精神”的样子。点拨:“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这是古人对于人的良好行为姿态的一种标准。4.阅读体悟:阅读课本第6-9页绘本《谁精神?》,看完后你有什么想法?(1)漂亮、声音响亮、姿势好,这些是有精神的表现吗?这些是有精神的表现,但只有这些还不够。只有由内而外的“有精神”才是真正的有精神。点拨:“精神”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有精神”的人会给人一种有生气、有活力、有朝气、有干劲,充满正能量的感觉。5.图片展示:出示不同年龄的人“有精神”的样子。教师:不管男女老少,不管什么身份,有精神的样子都是最好看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有精神”是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产生想做到“有精神”的情感体验。第三板块 【体会意义 培养精神】1.对比感受:通过对比初步感受“有精神”的意义。(1)对比课本第8页图中的这两位学生坐姿,谁看起来有精神,这对他们的脊柱有什么影响?从图中你懂得了什么?点拨:有精神,身体好!(2)对比课本第8页图中的这两位学生,走路姿势有什么不同?分别给人怎样的感受?点拨:有精神,面貌好!2.思考体会:通过对比“有精神”和“没精神”这两种状态会有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有精神”的意义。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有精神”还有什么意义?(1)出示“没精神”的图片,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是有精神的样子吗?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想和他们一起玩吗?没有精神:给人一种消极、压抑的感觉,不利于人际交往。(2)出示“有精神”的图片,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是“有精神”的样子吗? 他们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有精神:给人一种积极、阳光的感觉,能传递正能量。3.课堂活动:课本第9页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展示小组的精神劲的?任选一种方式展示一下小组的精神劲。比一比哪个小组更有精神。4.小组讨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怎样做到“有精神”?参考:(1)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2)头正肩平、站得挺拔、坐得端正、步行稳健。(3)说话声音洪亮,参加活动时不扭扭捏捏,充满活力。(4)做事情认真专注,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5)做个阳光开朗的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6)同学间相互鼓励、监督,做个有精神的孩子。5.播放视频:《中国功夫》课堂点拨:当我们感到自己不够有精神的时候,可以大声地歌唱或读书来调节情绪,唤醒我们的精神劲。6.课堂互动:出示儿歌,小组读一读,背一背,并做一做这些动作,展示我们的精神劲。第四板块 【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我的收获:1.“有精神”的具体表现有:坐得正、站得直、说话声音洪亮……2.“有精神”的意义是:有利于身体健康,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还可以传递正能量等。3.做到“有精神”的方法: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充沛的精力、面容整洁、衣着得体……第五板块 【随堂小测 素养提升】1.判断题。(1)有精神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 )(2)有精神,身体好。有精神,面貌好。( )(3)每天做到有精神太难了,每隔几天做到有精神就可以了。 ( )(4)在家里没有外人,长时间躺着也没关系。( )2.单选题。要保持有精神,我们要(A)A.抬头挺胸B.趴在桌子上写字C.躺在床上看书3.下列属于有精神的表现,有(B)A.合唱时垂头丧气地唱B.升国旗时笔直地站C.小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第六板块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第七板块 【完成作业 夯实课堂】1.交流:和家人讨论自己在生活中该怎样做才能“有精神”。2.实践: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有精神”,同学间相互激励、监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