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时 机械能+内能 (共17张PPT)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苏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时 机械能+内能 (共17张PPT)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苏科版)

资源简介

《机械能 内能》复习
第一课时
3.2机械能
3. 2.1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 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例1. 定性说明荡秋千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例2. 分析《天工开物》中汲水装置工作时能量的相互转化。
课标要求
相互
转化
知识梳理
动能
机械能
势能
影响动能
大小的因素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弹性形变程度
能量
内能
化学能
……能
质量
速度
影响重力势能
大小的因素
质量
高度
影响弹性势能
大小的因素
知识回顾
动能
一个物体_______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则称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即一个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
能量与做功的关系
能够
实验装置:
小车
研究对象: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观察现象:
便于控制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_____,动能越_____.
结论1:
结论2:




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________,动能越_____.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
使用斜面的目的
(2022?宿迁)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步骤甲、乙、丙中小球质量分别为m、2m、3m)。
(1)让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B被小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来判断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属于 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小华认为由实验步骤乙和实验步骤丙可以判断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你认为该观点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步骤 _______和 _______可以判断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典型试题
动能
速度
转换法
错误
没有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


实验装置:
木块
研究对象:
小桌下陷的深度
观察现象:
小结: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_ 越大, _____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
质量
高度
质量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____,重力势能越____.
结论1:
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_____,重力势能越____.
结论2:




知识回顾
重力势能
(2022?常州模拟)小明利用实验小桌、箱体透明的沙箱、质量不同的重物A和B(mA<mB),让重物从高处落下,撞击小桌,观察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观察甲、乙、丙所示的实验操作,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可知,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高的_________有关;
(2)比较_________可知,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_________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3)在实验操作中通过观察桌腿陷入沙子的深度来比较物体重力势能大小,
以下实验探究采用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_________。
A.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
B.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
C.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D.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通过小车推动物体的远近比较小车动能大小
(4)设乙实验操作中物体A的重力势能是WA,丙实验操作中物体B的重力势能是WB,则WA和W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A.WA>WB B.WA<WB C.WA=WB D.无法判断
典型试题
重力势能
高度
甲、丙
高度
D
B
拉伸的橡皮筋
射出子弹
压缩或拉伸的弹簧
移动小车
拉开的弓
射出箭
能对其他物体做功,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在一定限度内,形变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知识回顾
弹性势能
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对外做功的实质:
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2022?盐城模拟)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木板中,运动着的子弹能射穿鸡蛋,这些现象都能说明运动着的物体具有_______;用弹弓弹射“子弹”时橡皮筋的形变越大,“子弹”被弹射得越远,钟表上的发条上得越紧,钟表走的时间越长,这些都能说明弹性形变越大,物体的____________就越大。
典型试题
重力势能
动能
2.(2021?淮安)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目的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如图所示,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圆斑______(填“A”或“B”)皮球的弹性势能大,由此可知圆斑______(填“A”或“B”)皮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
弹性势能
高度
B
B
摆球由A点静止释放
A→B
速度_______
高度_______
动能_______
重力
势能________
变大
B→C
增大
变小
降低
速度_______
高度_______
动能_______
重力
势能________
变小
减小
变大
升高
A
B
O
C
A、C点
B点
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知识回顾
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守恒
不计阻力
撑杆运动员起跳前为什么要助跑?
为了获得较大的动能
撑杆的弹性势能
运动员下落的过程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转化为动能
知识回顾
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运动员的动能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不同物体间的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1.(2023?如东县二模)球竖直向上运动并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先后经过A、B两点。小球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 A、B两点的动能相等
B.从A点到B点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C.小球在A点的速度比在B点小
D.小球在B点的离地高度比在A点高
典型试题
A
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C
2.(2023?泰州)如图所示,小明沿滑道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小明的(  )
A.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3.(2022?无锡模拟)如图是物体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是(  )
A.由静止下落的乒乓球
B.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
C.从地面斜向上踢出的足球
D.从肩上斜向上投掷出去的铅球
典型试题
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4.(2023?南通)如图所示,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你认为排球运动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  )
A B C D
A
C
2.(2023?盐城)小华利用橡皮筋和钩码制作了如图所示的“魔罐”。在水平地面上用手将它推出,滚动一段时间后,它能自动折返。“魔罐”被推出后向前滚动的过程中(  )
A.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B.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D.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2023?无锡)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皮球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皮球落地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C.形成圆斑B时皮球是从更高处下落的
D.形成圆斑A时皮球接触地面后形变程度更小
检测反馈
B
A
3.(2023?常州模拟)同学们在体育课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如图所示:B→C→D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后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到达最高点C时,动能为零
B.实心球从B→C→D过程中,没有力对它做功
C.实心球从B→C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不论是否考虑空气阻力,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C
4.(2023?无锡模拟)如图,质量为2m的物块P下方连接有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上端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连接一质量为2m的物块Q,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在物块P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细线重力及各处的摩擦均不计,钩码落地后不弹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钩码落地前,Q的机械能减小 B.钩码落地前,Q的机械能不变
C.钩码落地后,P的机械能不变 D.钩码落地后,P的机械能减小
检测反馈
D
5.(2023?常州)目前在轨的有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是:远地点346.9km,近地点319.6km,如图所示,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的过程中,其运动速度越来越____,动能逐渐 _______,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
增大
减小

6.(2023?清江浦区一模)如图所示是一幅简单的过山车漫画,在关闭动力系统的情况下,过山车在轨道上从A点向右运动,如果B、D两处高度相同,则过山车在这两处的重力势能关系是_____________(选填“B处大”、“D处大”或“一样大”),动能关系是_____________    (选填“B处大”、“D处大”或“一样大”);
一样大
B处大
7.(2023?苏州模拟)小明为了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____;
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
(2)钢球在水平面上的动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
(3)若斜面下方水平面光滑,本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认为根据乙、丙两图可以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的结论,她的实验方法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常来说,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超载或超速,用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________(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检测反馈
A
钢球的重力势
不能
撞击后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钢球的动能
没有控制小球刚到达水平时的速度相等
超载
8.(2023?武进区校级模拟)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知重物A、B、C的底面积相同,质量关系为:mA=mB<mC。三个完全相同的木桩和三个从不同高度处释放时的重物位置如图甲所示,木桩被打击后陷入沙中的情形如图乙所示,重物B、C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相同。
(1)让重物自由下落打击在木桩上,通过观察木桩陷入沙中的深度判断_________(选填“重物”“木桩”)的重力势能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比较 _______两个重物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可判断重力
势能的大小和高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一定时,
物体的高度越_______,重力势能越大。
(3)结合(2)中的实验结论,通过比较B和C两个重物将木桩
打入沙中的深度,我们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物体
的重力势能与其质量有关的结论。
检测反馈
木桩
转换法
AB
质量

不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