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课题:3.1公民的基本权利
课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3 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
1.引导学生明确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2.从而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尊严的活着,而
公民的基本权利正是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的 幸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教材解读;
教学重点: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权
设计流程:导入、讲授、小结、板书、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第三课第一框节:公民基本权利
Education
师生互动: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之前先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小云爸爸
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
还被当选为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
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请说说小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分别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受教育权、被选举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2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的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
爸认真的说: “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 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 的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
请学生思考:
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2.并根据小岩爸爸的故事说一说自己心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3.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二、新课讲授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
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2
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 行、示威的自由。
(二)政治自由
1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
告陷害他人。
明确监督权的内涵及意义。
(三)监督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 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 的人除外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 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 基础。
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 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 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 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 者检举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 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政治权利和自由
归纳总结:
活动三:案例回放——(阅读教材35页的“探究与分享”)严某在
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
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 整天。
思考:
(1)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
(2)严某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1)乡政府的行为违法;
(2)严某的人身自由、住宅受到了侵犯。
目标导学二: 人身自由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活动四:
请学生思考并找出相应答案
(1)人身自由的含义及重要性
(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宪法规定。
(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内涵和宪法规定。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的内容有。
(5)住宅不受侵犯的定义和宪法规定
(6)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思考:
2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 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权利,
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人身自由
教师小结
人身自由
— —
活动五: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财产权的重要性及宪法规定、内涵。
2.劳动权的地位及宪法规定、意义。
3.物质帮助权的宪法规定。
2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劳动权
财产权
物质帮助权 表彰科学研究
活动六:阅读教材37页“探究与分享”:
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2016)》。其中提到:教
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和国家高度
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
而失学。
思考:
结合这段材料,请学生讨论: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
困难而失学
提示:是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权。
2、 讲解受教育权的内涵及教育的重要性。
3、 文化权利的内容和宪法规定 4、其他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教育公平
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 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助权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 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权利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 自 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 保障
教师总结: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
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
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
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板书设计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公民基本权利人 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