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1.8 凤仙花的一生【教材分析】《凤仙花的一生》是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第8课。了解凤仙花一个生命周期中几个阶段所要经历的时间、凤仙花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此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各部分的作用。本课皆在帮助学生通过梳理种植凤仙花活动中所获得的记录材料,形成对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总体认识。【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几个月前播下的一粒种子现在已经变成了许多粒种子。学生们也亲力了一个完整的种植观察活动,尽管在一个长期种植及观察的活动中,学生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看到自己亲自栽培的植物丰收了,无疑会感到无比的喜悦。虽然前面几节课也分别认识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但整体的认识还不够,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也有限,所以本节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地整理记录材料、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根、茎、叶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其繁衍后代。植物维持生命需要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科学思维)能够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及生命需求的结论。(探究实践)能用表格统计图等方式整理观察记录信息。能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态度责任)能够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接纳他人的观点。能继续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凤仙花的生长周期及其身体结构。【教学难点】能通过分析观察记录有依据地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教具准备】实验准备:一段凤仙花的茎叶、红色素水、烧杯、单面刀片;黑色纸、燕尾夹;塑料袋、细线。教师准备:播种活动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聚焦引入,揭示课题。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亲历了栽培、管理的过程,观察、记录了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播放视频)学习任务二:科学实验,探索发现。1.刚才我们已经聆听了花农们不同角度的发现和体会。我们发现一株成熟的凤仙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预设: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在不同阶段,这几个部分都在发生着变化。下面我们进入挑战活动:“凤仙花我了解”。挑战一:给不同阶段的凤仙花排序。老师截取了凤仙花的几个生长阶段,谁能挑战,排出它生长的正确顺序呢?(板贴)种子_萌发 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挑战二:凤仙花的寿命凤仙花从播种到结出新的种子需要多长时间?播种 子叶出土 长出花蕾 开花 结果 果实开裂 植物枯死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10天——20天——45天——40天——20天——整个周期延续150-240天,4月为最佳播种期。总结:凤仙花春天开花,秋天凋零,是典型的一年生植物。挑战三:凤仙花的生长高度有规律吗?刚才,有位小花农细心地为我们展示了凤仙花生长时茎的高度变化,从数据中你能看出什么?有些同学说数据太多,看不清楚,怎么办?科学上我们可以用统计图的方法来直观表达。看,这样的图就是——折线图。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发现:开花前生长很快,开花结果后比较慢了。【追问】为什么?——营养提供给花朵繁殖果实和种子。【追问】这一段是什么阶段(一周前)——种子生根阶段。学习任务三:科学研讨,提升认知。1.凤仙花生长的过程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影响植物的生长?2.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3.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多长时间?运用我们的观察记录说明凤仙花生长变化的规律。学习任务四:拓展活动,加深理解准备:模型的制作的材料:皱纹纸、花艺铁丝、双面胶、彩纸、透明胶带、橡皮泥等。任务:做一个凤仙花或植物模型。要求:选择一种喜欢的植物,在家用材料制作。下次开展植物模型交流展:什么植物?有什么特点?等等。学习任务五:达标训练,巩固新知一、判断题1.当凤仙花开花时,它还可以快速地长高。( )2.凤仙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长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3.凤仙花要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枯萎死亡的过程。( )4.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二、选择题。1.凤仙花开花结果的顺序是( )A.先开花后结果 B.先结果后开花 C.开花和结果同时进行2.凤仙花长出花蕾之后,植株高度( )A.长高很明显 B.一直在长高 C.长高不明显3.凤仙花在( )的环境中生长得最好。A.黑暗湿润 B.向阳湿润 C.向阳干燥4.属于凤仙花的繁殖器官的是( )A.叶 B.茎 C.花学习任务六:总结评价,布置作业1.课堂总结学生交流: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2.课堂评价学生互相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3.课后作业(1)完成《分层作业》相关习题。(2)背熟并默写本课知识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时根据实践记录的数据图表,探究凤仙花一生的生长规律。活动中,一方面渗透科学讲求实证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用证据陈述观点的意识;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学习使用观察记录的结果,培养学生整理信息资料、分析学习资料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