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4节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第一章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站等航天器的发明已经使星际航行成为现实。发展空间技术和开发空间资源不但能使我们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还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美好的前景。离开地球,飞向星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冲天而起,实现了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夙愿。“神舟5号”发射成功我国首位宇航员 杨利伟一、星际航行和航天器1、人类对星际航行的渴望: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着能自由地飞离地球,在宇宙空间遨游或者到别的星球去做客。但是,要离开地球去进行星际航行却是很困难的事。第一个障碍:地球引力保证星际航行的安全避免受到星际空间致命辐射的袭击保证星际旅行中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供给所有航天器需解决载人航天器需解决我们离开地球要解决哪些问题?第一宇宙速度:使物体围绕地球运转而不掉下来的速度,数值为7.9km/s小资料: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使物体脱离地球而成为太阳系内行星的速度,数值为11.2km/s第三宇宙速度:使物体离开太阳系而去的速度,数值为16.7km/s多大的速度才能冲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使物体围绕地球运转而不掉下来的速度,数值为7.9 km/s。第二宇宙速度:使物体脱离地球而成为太阳系内行星的速度,数值为11.2 km/s。第三宇宙速度:使物体离开太阳系而去的速度,数值为16.7 km/s。所以,人类要绕地球飞行或登月,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已成功);若人类想到达火星等太阳系的行星上去旅行,则必须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已成功)。若人类要离开太阳系去到更远的星球,则非第三宇宙速度不可。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km/s)(1)20世纪50年代,人类终于迈开了星际航行的第一步。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人类的航天史揭开了光辉的一页。(2)继苏联之后,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等国都先后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航天器的种类也很快增加。(3)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国力。2、人类星际航行的历程: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加加林3、航天器目前,航天器基本上可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两大类。无人航天器有人造卫星、无人航天飞船、空间探测器等;载人航天器有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站等。此外,还有把各种航天器送入空间的运载火箭。(注:运载火箭不是航天器,只是航天器的推送装置。)人造卫星(无人)航天飞船(无人/载人)空间探测器(无人)空间站(载人)人造卫星是空间科学技术的结晶。自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至今,在地球的上空已经先后由数千颗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转过。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1)人造卫星的主要功能是依靠它的高位置优势对地面进行观测或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2)因此,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人造卫星可分成通信类卫星和对地观测类卫星两大类。例如,各种通信卫星、电视转播卫星和导航定位卫星都属于通信类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都属于对地观测类卫星。3.1、人造卫星通信类卫星对地观测类卫星人造卫星是无人航天器,载人的人造卫星就成为载人航天飞船。载人航天飞船和人造卫星不同之处:①载人航天飞船必须具有应急营救、返回和生命保障系统。②载人航天飞船的技术指标和制造技术要求都远比人造卫星高。3.2、载人航天飞船空间站是长期围绕地球运行的空间基地,它既能作为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室和试验站,又能作为人类飞向月球和其他行星的中间站。3.3、空间站空间站运载火箭: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一般由2~4级组成。每一级都包括箭体结构、推进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要发射的卫星被安装在末级火箭里。用途: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目前较先进的是长征5号系列运载火箭。4、多级运载火箭我们如何让各种航天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回顾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5年10月12日,发射了“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2008年9月25日,成功地发射了“神舟7号”飞船,于27日航天员首次完成空间行走。2011年9月29日,中国成功发射“天宫1号”,它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2011年11月3日,“神舟8号”与“天宫1号”成功实现空间交汇对接。2012年6月8日,载有三位航天员的“神舟9号”与“天宫1号”自动对接成功。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023年5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将会对接。2023年12月14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2023年12月15日21时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二、空间资源和空间开发1、空间资源航天器的高位置及宇宙空间的高真空、高洁净、微重力、超低温、强辐射等都是非常有用的空间资源。2、空间开发(1)高位置;①可以用来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②可以放置空间太阳能电站向地球输送电能;③可以“登高望远”对地球表面的活动进行监测和了解地球表面的资源分布、海洋活动、气象变化等状况。(2)利用高真空、高洁净、微重力、超低温可以制造或生产出地球上无法制造的高纯度、高均匀的晶体和药片,生产出新型的合金。碳化硅晶片光学KDP晶体在空间高洁净和微重力的条件下,半导体材料有着更均匀的成分和渗透物的分布,甚至可获得无尺寸限制的晶体。小资料:在空间生产半导体晶体太空茄子:果大、色美、味甜,富含维生素C和糖分。太空椒: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维生素c、铜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都比原来高。(3)利用宇宙空间强辐射诱发物体的基因突变,可以进行作物品种的改良等。(4)此外,月球和其他行星上的稀有金属也是可为人类利用的资源。月壳由多种主要元素组成,包括:铀、钍、钾、氧、硅、镁、铁、钛、钙、铝 及氢。铬、镍、钠、镁、硅、铜等金属矿产资源。月球有丰富的矿藏,据介绍,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阅读P25小资料:了解探路者号好奇号探路者号从“探路者号”到“好奇号”勇气号机遇号凤凰号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我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面软着陆。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阅读P25小资料:中国探月工程与“嫦娥四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pptx 火箭.wmv 素材:“神舟9号”与“天宫1号”自动对接成功.wmv 素材: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wmv 素材:回顾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wmv 素材:神州五号成功发射.wmv 素材: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