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企业负债筹资专项的纳税筹划 课件(共24张PPT)-《企业纳税筹划》同步教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企业负债筹资专项的纳税筹划 课件(共24张PPT)-《企业纳税筹划》同步教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五部分 企业筹资活动中的纳税筹划
项目三 企业负债筹资专项的纳税筹划
任务一
短期负债的纳税筹划
延迟符
永盛公司每天赊购8000元的商品,赊购条件为“2/10,n/30”,银行短期贷款年利率
为8%。试比较采用现金折扣筹资与放弃现金折扣而利用银行借款对企业所得税的影
响。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有如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1)享受现金折扣。
(2)不享受现金折扣。
请计算这两种方案的税后利润并比较两方案的优劣。
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指导学生计算税后利润的方法与步骤。
任务要求
任务指导
任务案例
延迟符
(1)享受现金折扣。享受现金折扣可以获得折扣收益,但需要支付借款利息。
折扣收益:每天少付160元(8000×2%),全年节省支出58400元(160×365)。假设年内
购货全部消耗,则此举增加利润58400元,所得税增加14600元(58400×25%),税后利润增
加43800元(58400-14600)。
借款利息:借入银行短期资金160000元(8000×30-8000×10)来提前付款,每年
利息支出增加12800元(160000×8%),由于可以税前扣除,少缴所得税3200元(12
800×25%),其承担的税后资金成本为9600 元(12800-3200),即税后利润减
少9600元。
因享受现金折扣带来所得税增加14600元,而借款利息又减少所得税3200元,二
者相抵,使所得税净增加11400元(14600-3200)。
但因享受现金折扣带来的税后利润增加和借款带来的税后利润下降,二者相抵后,
税后利润净增加额为34200元(43800-9600)。
(2)不享受现金折扣。采购成本增加58400元(8000×2%×365),假设购货当
年内耗尽,可以少缴的所得税为14600元(58400×25%),税后利润减少43800元
(58400-14600)。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项目三 企业负债筹资专项的纳税筹划
任务二
长期借款的纳税筹划
延迟符
银海公司根据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当年资金缺口4000万元,拟通过1年期的银行借
款来弥补资金缺口。企业当年除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拟请
某软件公司为本公司开发应用软件,软件开发期预计为1年,当年年末即可投入使用,需
支付软件费用2000万元。假定公司当年及以后两年的息税前利润为4000万元,银行1
年期的正常贷款利率为10%;企业处于正常的纳税期,没有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
企业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
(1)以流动资金的名义借款4000万元。
(2)以组合名义借款4000万元,即借款合同中注明2000万元用于购置无形资产,
另外2000万元为流动资金。。
从税后利润净现值角度分析,该企业怎样对4000万元的银行借款进行筹划呢
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向学生介绍长期借款的相关知识和资金现值的计算方法。
任务要求
任务指导
任务案例
延迟符
(1)企业以流动资金名义借款,当年扣除借款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600万元,
应缴纳所得税为900万元(3600×25%),第二年和第三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1000万
元(4000×25%)。
净现值=(息税前利润-利息-应纳所得税)×复利现值系数
第一年净现值为:
(4000-400-900)×0.9091=2454.57(万元)
第二年净现值为:
(4000-1000)×0.8264=2479.2(万元)
第三年净现值为:
(4000-1000)×0.7513=2253.9(万元)
三年净现值累计为7187.67万元。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2)假如以组合名义借款,即企业在借款合同中注明2000万元用于购置软件,另外
200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购置软件的借款利息不能直接在税前扣除。
借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可以在以后两年分期摊销到费用中,第二年和第三年
每年可摊销的费用为100万元。企业当年扣除借款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800万元
(4000-2000×10%),应缴纳所得税为950万元(3800×25%)。由于400万元的利息
支出(即现金流出)在第一年发生,因此,在计算现金流量的现值时,400万元全部放在第
一年,但其抵税作用发生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即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900
万元(4000-100)。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第一年净现值为:
(4000-400-950)×0.9091=2409.12(万元)
第二年净现值为:
(4000-3900×25%)×0.8264=2499.86(万元)
第三年净现值为:
(4000-3900×25%)×0.7513=2272.68(万元)
三年净现值累计为7181.66万元。
经比较可知,以流动资金的名义借款与以组合名义借款相比较,三年净现值多6.01
万元(7187.67-7181.66),因为其利息可以提早在税前扣除,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所
以企业在借款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税法对不同借款费用的处理规定,在合理、
合法和有效的前提下做好筹划,以降低借款的筹资成本。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项目三 企业负债筹资专项的纳税筹划
任务三
债券筹资的纳税筹划
延迟符
天元公司2016年1月1日发行债券200000万元,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10%,每
年支付一次利息。公司按溢价216060万元发行,市场利率为8%。该公司对债券溢价
有两种摊销方法可供选择,即采用直线法与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从纳税筹划角度分析,对以上两种债券溢价摊销方法作出选择。
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向学生介绍债券的相关知识及其对税收的影响。
任务要求
任务指导
任务案例
延迟符
该公司债券溢价直线法摊销如表5-8所示。
说明:实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利息费用=实付利息-溢价摊销;溢价摊销=溢价总额÷5(年);未摊销溢价=期初未摊销溢价-本期溢价摊销;账面价值=期初账面价值-本期溢价摊销。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付息日期 实付利息 利息费用 溢价摊销 未摊销溢价 账面价值
第一年初 16 060 216 060
第一年末 20 000 16 788 3 212 12 848 212 848
第二年末 20 000 16 788 3 212 9 636 209 636
第三年末 20 000 16 788 3 212 6 424 206 424
第四年末 20 000 16 788 3 212 3 212 203 212
第五年末 20 000 16 788 3 212 0 200 000
合计 100 000 83 940 16 060 — —
该公司债券溢价实际利率法摊销如表5-9所示。
说明:实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利息费用=账面价值×市场利率;溢价摊销=实付利息-利息费用;未摊销溢价=期初未摊销溢价-本期溢价摊销;账面价值=期初账面价值-本期溢价摊销。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付息日期 实付利息 利息费用 溢价摊销 未摊销溢价 账面价值
第一年初 16 060 216 060
第一年末 20 000 17 284.8 2 715.2 13 344.8 213 344.8
第二年末 20 000 17 067.6 2 932.4 10 412.4 210 412.4
第三年末 20 000 16 833.0 3 167 7 245.4 207 245.4
第四年末 20 000 16 579.6 3 420.4 3 825.0 203 825.0
第五年末 20 000 16 175 3 825 0 200 000
合计 100 000 83 940 16 060
项目三 企业负债筹资专项的纳税筹划
任务四
专门借款用的纳税筹划
延迟符
2015年12月,长江公司对下一年度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数量进行预测后得出结论:
2016年1月1日需要借入资金总计6000万元,其中为购建固定资产(普通大型设备)需要借入资金3000万元,日常生产经营需要3000万元。但考虑到本年的借款与还款情况,下一年只能从银行借入资金40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4%;余下的2000万元则需要从其他企业借入,借款期限也为2年,年利率为10%。购建固定资产活动从
下年1月1日开始,同年12月31日结束。该公司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1)将从银行借入的款项用于购建固定资产,而将从其他企业借入的款项用于经营性支出。
(2)将从其他企业借入的2000万元用于购建固定资产,但购建固定资产实际需要资
金3000万元,因此还需将从银行借入的1000万元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将从银行借入的
其余3000万元用于经营性支出。
从所得税角度分析两种方案的优劣。
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来源、不同用途的借款对计算所得税的影响。
任务要求
任务指导
任务案例
延迟符
第一种方案是将从银行借入的款项用于购建固定资产,而将从其他企业借入的款项
用于经营性支出。由于购建固定资产只需要3000万元,因此计入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
总额为:
3000×4%=120(万元)
允许当年在税前扣除的利息也是:
3000×4%=120(万元)
不得在税前扣除的利息则为:
2000×(10%-4%)=120(万元)
该利息在以后年度也不能扣除,因此,企业需要为此多缴纳企业所得税:
120×25%=30(万元)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第二种方案是将从其他企业借入的2000万元用于购建固定资产,但购建固定资产
实际需要资金3000万元,因此还需将从银行借入的1000万元也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另一方面则将从银行借入的其余3000万元用于经营性支出。那么,企业可以在税前扣
除的利息为:
3000×4%=120(万元)
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支出为:
2000×10%+1000×4%=240(万元)
这240万元的支出在以后年度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形式逐渐得到弥补。
在该方案中,企业不需要多缴纳任何企业所得税,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30万元。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项目三 企业负债筹资专项的纳税筹划
任务五
不同还款方式的纳税筹划
延迟符
鹏程公司为了引进一条先进的生产线,从银行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10%,年投
资收益率为18%,5年内还清全部本息。经过纳税筹划,该公司可选择的方案主要有以
下4种:
(1)期末一次性还本付息;
(2)每年偿还等额的本金和利息;
(3)每年偿还等额的本金200万元及当期利息;
(4)每年支付等额利息100万元,并在第5年年末一次性还本。
从税后收益角度分析比较上述四种方案的优劣。
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指导学生计算在以上各种不同的偿还方式下,年偿还额、总偿还额、税额、税后现金流出额及其现值都是不同的,并对计算的结果加以比较。
任务要求
任务指导
任务案例
延迟符
第一种方案:期末一次还本付息(如表5-10所示)。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年份 本年还款 本年本金 本年利息 税后现金 流出额 折现系数 税后现金流出额现值
第一年末 0.0 0.0 0.0 0.0 0.91 0.0
第二年末 0.0 0.0 0.0 0.0 0.83 0.0
第三年末 0.0 0.0 0.0 0.0 0.75 0.0
第四年末 0.0 0.0 0.0 0.0 0.68 0.0
第五年末 1 610.5 1 000 610.5 1 457.9 0.62 903.9
合计 1 610.5 1 000 610.5 1 457.9 903.9
第二种方案:每年偿还等额本金和利息(如表5-11所示)。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年份 本年还款 本年本金 本年利息 税后现金 流出额 折现系数 税后现金流
出额现值
第一年末 263.8 163.8 100 238.8 0.91 217.3
第二年末 263.8 180.2 83.6 242.9 0.83 201.6
第三年末 263.8 198.2 65.6 247.4 0.75 185.6
第四年末 263.8 218.0 45.8 252.4 0.68 171.6
第五年末 263.8 239.8 24.0 257.8 0.62 159.8
合计 1 319.0 1 000.0 319.0 1 239.3 — 935.9
第三种方案:等额本金偿还(如表5-12所示)。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年份 本年还款 本年本金 本年利息 税后现金 流出额 折现系数 税后现金流
出额现值
第一年末 300 200 100 275 0.91 250.3
第二年末 280 200 80 260 0.83 215.8
第三年末 260 200 60 245 0.75 183.8
第四年末 240 200 40 230 0.68 156.4
第五年末 230 200 30 222.5 0.62 138.0
合计 1 310 1 000 310 1 232.5 — 944.3
第四种方案:每年支付等额利息,期末还本(如表5-13所示)。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年份 本年还款 本年本金 本年利息 税后现金 流出额 折现系数 税后现金流
出额现值
第一年末 100 0 100 75 0.91 68.3
第二年末 100 0 100 75 0.83 62.3
第三年末 100 0 100 75 0.75 56.3
第四年末 100 0 100 75 0.68 51
第五年末 1100 1000 100 1075 0.62 666.5
合计 1500 1000 500 1375 — 904.4
一般而言,第一种方案给企业带来的节税额最大,但它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
最低的,企业最终所获利润低,而且现金流出量大,不可取。第三种方案尽管使企业缴纳
了较多的企业所得税,但其税后收益却是最高的,而且现金流出量也是最小的,因此,它
是最优的方案。第二种方案是次优的,它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小于第三种方案,但大
于第四种方案。长期借款筹资偿还方式的一般原则是分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尽量避免一
次性偿还本金或者本金加利息。
任务执行
任务案例
延迟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