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六部分 企业分配活动中的纳税筹划项目一职工薪酬发放的纳税筹划延迟符某位员工年薪为90000元,月工资为7500元,法定免征额为3500元。有以下几个方案供选择。A 方案:每月工资7500元,全年总计90000元。B方案:每月工资2000元,其余66000元为全年一次奖金。C方案:每月工资5500元,其余24000元为全年一次奖金。如何使税后收益最大 哪一个方案最优 根据上述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向学生介绍职工薪酬的计税方法及纳税筹划思路。任务要求任务指导任务案例延迟符税率表1适用工资薪金所得延迟符适用于2011年9月及以后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2适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承租经营所得延迟符适用于2011年9月及以后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0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A 方案: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7500-3500)×10%-105=295(元)全年应纳税额=295×12=3540(元)全年税后收入=90000-3540=86460(元)B方案:月工资为2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0。年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6000-1500)×20%-555=12345(元)全年税后收入=90000-12345=77655(元)C方案: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500-3500)×10%-105=95(元)全年月度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95×12=1140(元)年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4000×10%-105=2295(元)全年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140+2295=3435(元)全年税后收入=90000-3435=86565(元)可见C方案税后收入最大。任务执行任务案例延迟符项目二企业利润分配的纳税筹划延迟符2015年7月,内地甲企业通过购买高新技术企业乙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30%进行投资,并在2016年5月将其全部股票转让,2015年度甲企业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乙企业税前利润为5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关于利润分配有如下两个方案。方案1 该年度乙企业税后利润不进行分配。方案2 该年度乙企业税后利润向股东分配60%。针对以上两方案,乙企业应如何进行税后利润的分配 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向学生介绍利润分配的相关知识及利润分配的纳税筹划思路。任务要求任务指导任务案例延迟符方案1 该年度乙企业税后利润不进行分配。甲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1000×25%=250(万元)乙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500×15%=75(万元)合计应纳所得税税额=250+75=325(万元)方案2 若该年度乙企业税后利润向股东分配60%。乙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500×15%=75(万元)甲企业经营所得应纳所得税税额=1000×25%=250(万元)甲企业投资所得应纳所得税税额=500×60%×30%×(25%-15%)=9(万元)甲企业共应纳所得税税额=250+9=259(万元)合计应纳所得税税额=75+259=334(万元)从上述两种方案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对乙企业税后利润不进行分配的方案,比采用对乙企业税后利润进行分配的方案少缴纳所得税9万元(334-325)。当然,该企业也可以通过延长持有乙公司股票时间达到同样的筹划效果。任务执行任务案例延迟符项目三股利分配形式的纳税筹划延迟符某公司目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5000万股,每股市价20元。现在有9000万元的留存收益可供分配,为了比较方便,假定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动用同样的留存收益,并假定股东均为个人。方案1 发放现金股利9000万元,每股股利1.8元(9000/5000)。方案2 发放股票股利,每10股发放1股,共500万股,除权价约等于每股18.18元[20/(1+0.1)]。请计算两方案的个人所得税与税后股东财富,选择较优方案。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向学生介绍股利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及股利形式的纳税筹划思路。任务要求任务指导任务案例延迟符方案1 应纳个人所得税=9000×50%×20%=900(万元)方案2 应纳个人所得税=500×50%×20%=50(万元)显然,发放股票股利的税负比发放现金股利的税负要轻,那么,两个方案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如何,请看表6-2的计算。显然,发放股票股利的税负比发放现金股利的税负要轻,那么,两个方案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如何,请看表6-2的计算。说明:派发现金股利后的税后股东财富=总市值+现金股利-税金=9.1+0.9-0.09=9.91(亿元);派发股票股利后的税后股东财富=总市值-税金=10-0.005=9.995(亿元)。任务执行任务案例延迟符当前情况 派发现金股利后 派发股票股利后股数(万股) 5 000 5 000 5 500市价(元) 20 18.2 18.18总市值(亿元) 10 9.1 10税前股东财富(亿元) 10 10 10税后股东财富(亿元) 10 9.91 9.995从表6-2可以看出,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对税前股东财富没有影响,其差别主要在于所得税的不同,从而使税后股东财富有所不同。当然,股票股利除了能够节税之外,对于派发股利的企业而言,它能够起到保留现金,增加投资机会的作用;而对于股东而言,虽然股价在除权时可能成倍地下降,但一个成长性较好的公司,随后的股价可能上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股票股利往往表现为公司成长的信号。任务执行任务案例延迟符项目四企业清算中的纳税筹划延迟符某公司董事会于某年8月初向股东会提交解散申请书,股东会于8月20日通过并作出决议,清算开始日定于9月1日。该公司1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应作为一个纳税年度,应税所得为15万元。9月1日至清算结束日10月10日为一个纳税年度,清算期间的清算所得为-8万元。其中,9月1日至9月20日共发生有关支出20万元。该公司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根据案例内容计算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如何进行纳税筹划可以减轻税负 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企业清算的相关政策及纳税筹划思路。任务要求任务指导任务案例延迟符按照项目要求该公司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如下:生产经营年度(1月1日至8月31日)应纳税额=15×25%=3.75(万元)清算年度(9月1日至10月10日)应纳税额=0(万元)如果公司将清算开始日推迟到9月20日,则1月1日至9月20日的生产经营纳税年度亏损5万元(15-20),9月20日以后的清算纳税年度有清算所得12万元。该公司应纳税额计算如下:生产经营年度(1月1日至9月20日)应纳税额=0(万元)清算年度(9月21日至10月10日)应纳税额=(12-5)×25%=1.75(万元)与清算开始日定于9月1日相比,公司可少缴所得税2万元(3.75-1.75)。任务执行任务案例延迟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