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国外礼仪与禁忌 课件(共31张PPT)-《商务礼仪》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4国外礼仪与禁忌 课件(共31张PPT)-《商务礼仪》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项目八
涉 外 礼 仪
心灵鸡汤
俗话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些皆为尊敬主人之意。在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国际交往中,礼仪无疑是增进交往双方相互理解、加深友谊的重要因素。与一般的交往不同,涉外礼仪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对外活动中,应自觉遵守外事纪律,时刻记得维护本国尊严,又尊重他国尊严,友善对待外事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在交际活动中,逢年过节应遵守节日礼仪。
目录
CONTENTS
模块一
礼宾礼仪
模块二
礼宾次序与国旗悬挂礼仪
.
模块三
涉外馈赠礼仪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项目八 涉 外 礼 仪
.
形象价值
百万元
能够准确地运用涉外交际时的称呼与涉外迎送礼仪。
(1) 了解涉外交际中的称呼与涉外迎送礼仪;
(2) 掌握涉外活动中礼宾次序、迎送外宾等基本礼仪;
(3) 了解世界各地一些国家的商务礼仪与禁忌。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项目八 涉 外 礼 仪
.
习惯性的称呼
一天,有位斯里兰卡客人来到南京的一家宾馆准备住宿。前厅服务人员为了确认客人的身份,在办理相关手续及核对证件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看到客人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前厅服务人员便用中文跟陪同客人的女士解释,希望能够通过她使对方谅解。谈话中,前厅服务人员习惯地用了“老外”这个词来称呼客人。谁料这位女士听到这个称呼立刻沉下脸来,表示极大的不满,原来这位女士不是别人,而是客人的妻子,她认为服务人员的称呼太不礼貌了。见此情形,有关人员及这位前厅服务人员随即赔礼道歉,但客人的心情已经大受影响,并且始终不能释怀,甚至连带着对这家宾馆都产生了不良的印象。
项目情景
全球化的社会进程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使得国际交流,特别是国际商务合作变得日益频繁,了解一些涉外商务礼仪,有利于更快融入异域人群,为人所接受,更好地达到商务交流的目的。
.
项目八 涉 外 礼 仪
国外礼仪与禁忌
04
.
美国人大多善于攀谈、喜欢社交。与人交往时讲究礼仪,但没有过多的客套,不拘小节,讲究效率,不搞形式主义。社交场合一般行握手礼,熟人则行吻面礼。对较熟的朋友常直呼其名,以示亲热。不喜欢称官衔,对于能反映对方成就与地位的学衔、职称,如博士、教授、律师、法官、医生等,却乐于称呼。不愿被问及年龄、收入、所购物品的价钱,不喜欢被恭维其“胖”。对妇女不能赠送香水、衣物和化妆品。交往时必须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
美国人忌“13”和“星期五”。他们不喜欢黑色,偏爱白色和黄色,喜欢蓝色和红色。崇尚白头鹰,将其敬为国鸟。
美国人早、午餐比较简单,晚餐较丰富,饭后喜欢喝咖啡或茶。
美国人时间观念非常强,除了商业会议可以比预定时间推迟10~15分钟之外,其他谈判会议都要求谈判对方准时到会。在美国,约会迟到的人会感到内疚、羞耻。 一旦不能如期赴约,一定要及时致电通知对方,并为此道歉,否则将被视为无诚意和不可信赖。美国商人喜欢一切井然有序,不喜欢事先没有联系,以及与突然闯进来的“不速之客”洽谈生意,美国商人或谈判代表注重预约晤谈。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一、 美国人的礼仪与禁忌
女士优先
英文ladys first,即“女士第一”或“女士先行”的意思,标准汉译即“女士优先”,是国际上公认的一条礼仪原则。
女士优先是专门为男士设置的礼节。在公共场合,特别是男女交际时,成年男性对女性应当礼让,应以自己的言行去尊重、关怀、照顾女士。这被认为是有修养的文明行为,是绅士风度。尽管有的男人,在家里对自己老婆一点也不客气,然而在公众场合,一定要表现出对自己夫人以及其他女性必要的恭敬。
.
知识拓展
英国人不喜欢被统称为“英国人”,而喜欢被称为“不列颠人”。英国人习惯握手礼,女子一般施屈膝礼。男子如戴礼帽,遇见朋友时微微揭起以示礼貌。英国人注重实际,不喜空谈,他们在社交场合衣着整洁,彬彬有礼,体现出“绅士风度”。妇女穿着较正式的服装时,通常要配一顶帽子。英国人待人十分客气,“请”“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天天不离口,即使是家人、夫妻、至交之间,英国人也常常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在交际活动中,握手礼是英国人使用最多的见面礼节。
与英国人刚刚认识就与他们滔滔不绝地交谈会被认为很失态。和英国人交谈时要小心选择话题,不要以政治或宗教倾向作为话题。另外,不要去打听英国人不愿讲的事情,千万不要说某个英国人缺乏幽默感,这很伤他的自尊心,他会感到受侮辱,因为英国人历来以谈吐幽默、高雅脱俗为荣。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二、 英国人的礼仪与禁忌
英国人通常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下午茶和晚餐,晚餐为正餐。英国人不喜欢去餐馆吃饭。“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被誉为国菜。英国人进餐前习惯先喝啤酒或威士忌,讲究喝早茶与下午茶。
英国商人崇尚绅士风度。在谈判场内外,英国谈判人员都很注重个人修养,尊重谈判业务。英国人颇为看重与自己身份对等的人谈问题,因此洽谈生意时,在对话人的等级上,诸如官衔、年龄、文化教育、社会地位上都应尽可能对等,以表示尊重。
英国人忌四人交叉握手,忌“13”和“星期五”,忌用一次火点三支烟。他们不喜欢大象及其图案,讨厌墨绿色,忌黑猫和百合花,忌碰洒食盐和打碎玻璃。英国人认为星期三是好日子。他们喜欢养狗。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二、 英国人的礼仪与禁忌
.
一位英国老妇到中国游览观光,对接待她的导游小姐评价颇高,认为她服务态度好,语言水平也很高,便夸奖导游小姐说:“你的英语讲得好极了!”小姐马上回答说:“我的英语讲得不好。”英国老妇一听生气了:“英语是我的母语,难道我不知道英语该怎么说吗?”
讨论:谦虚是美德,可老妇为什么生气呢?如果你是导游小姐,你会怎样回答?
小贴士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三、 法国人的礼仪与禁忌
法国人诙谐浪漫、爽朗热情、爱好社交。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法国女子在社会生活中地位较高,同她们握手时,一定要等其先伸手;她们可戴着手套与人握手,而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无论在何处,男士都要让女士先行。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
与德国人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非常注意介绍次序。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等,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对此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与德国人交往。德国人十分遵约守时。对于电影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音乐会上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
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可以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矣。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画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四、 德国人的礼仪与禁忌
德国人比较喜欢黑色、灰色,对于红色以及掺有红色或红黑相间之色,则不感兴趣。
德国人忌讳“13”与“星期五”。他们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穿戴整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
德国人讲究饮食,最爱吃猪肉,其次才是牛肉。以猪肉做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在口味方面,德国人爱吃冷菜和偏甜、偏酸的菜肴,对于辣或过咸的菜肴则不太欣赏。德国人最喜欢饮啤酒,当然他们对于咖啡、红茶、矿泉水也很喜欢。
德国人非常守时,与他们打交道,不仅商务洽谈时不应迟到,一般的社交活动也不应随便迟到。另外,在德国,洽谈时间不宜定在晚上,除非特别重要。虽然德国人工作起来废寝忘食,但他们都认为晚上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而且他们会认为你也有相同的想法。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四、 德国人的礼仪与禁忌
.
为什么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
据说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神话。北欧神话中,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不请自来,他刚入座,最受爱戴的神仙巴尔德就死去了。后来,人们说洛基带来的13这个数字害死了巴尔德。
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最后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稣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圆,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而死。参加最后的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了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也找不到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在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的了。
小贴士
俄罗斯疆域横跨欧亚两洲,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对马怀有特殊的感情,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的运气,故有不少农民非常喜欢把马头形的木雕钉在屋脊上,以示吉祥,求得四季平安。他们一般都偏爱“7”,认为“7”可以给人们带来美满和幸福。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
在俄罗斯的街道上绝不能丢弃任何东西,这种行为有损俄罗斯的整洁,而且是违规的。俄罗斯人认为送钱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来访者私带艺术品出境或与市民私下交换货币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俄罗斯人忌讳送蜡烛,通常认为蜡烛是能带来死亡的不祥之物,因而送蜡烛等于诅咒对方早日死去。一般人忌讳在五月成婚,认为这个月里的婚姻是充满了苦难的婚姻。就餐时不可以照镜子,也不能戴帽子坐到餐桌旁,这些被认为会招来不幸。在俄罗斯忌讳学猫头鹰叫,这预示着人将受到死亡的威胁。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五、 俄罗斯人的礼仪与禁忌
阿拉伯国家联盟目前有成员国21个,包括埃及、巴勒斯坦、科威特、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利比亚等。
阿拉伯人大部分都热情友好、落落大方。同别人相见时,阿拉伯人一般都会互问对方:“您好!”随后,他们还会同对方握手,并且接着问候对方:“身体好!”见面时他们习惯相互问候,或伸出左手放在对方右肩并吻双颊。阿拉伯男子习惯拉着朋友的手在路上走,认为这是双方关系亲密友好的表示。
在遇到阿拉伯国家的妇女时,自己如果是一位男士,要注意不要主动上前对其问候和行礼,与阿拉伯男子打交道时,也不要问候其妻子或恋人,更不要向她们赠送礼物。
作为客人,在阿拉伯人家里,主人劝你喝咖啡是不可不喝的,而且最好一饮而尽,才是礼貌之举,如不想再喝,可将小盅左右一摇,主人便知。受阿拉伯社会宗教意识的影响,妇女一般是不能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的。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派女性去阿拉伯国家谈生意。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六、 阿拉伯人的礼仪与禁忌
阿拉伯人认为,娱乐会令人堕落,所以不要与其谈论休闲、娱乐,或是邀请其参加舞会、去夜总会玩乐。阿拉伯人不喜欢看电影,不喜欢拍照、录像,并且对雕塑、洋娃娃等礼品十分忌讳。阿拉伯人忌用左手递送东西,厌恶别人用眼睛盯着自己。他们是不下国际象棋的,因为他们认为那种玩法对国王有失恭敬。阿拉伯人喜欢蓝色和绿色,认为它们分别代表生命和希望,是吉祥之色。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六、 阿拉伯人的礼仪与禁忌
.
距离
阿拉伯人同英国人谈话。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阿拉伯人往前挪,英国人往后退。谈话结束时,两个人离原来站的地方可能相当远。
小案例
在墨西哥,熟人见面时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是拥抱礼与吻面礼。在上流社会,男士往往会温文尔雅地向女士行吻手礼。前去赴约时,他们的露面总要比双方事先约定的时间迟到一刻钟至半个小时左右,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待人的礼貌。墨西哥男子平时习惯戴一种宽沿的大草帽,妇女一般爱穿西服上衣和长裙。他们视在公共场合“男子穿短裤,女子穿长裤”为有失体面,他们认为“男子穿西服,女子穿长裙”才合情理。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七、 墨西哥人的礼仪与禁忌
他们忌讳有人送给他们黄色和红色的花。他们认为黄色意味着死亡,红色的花会给人带来晦气。他们忌讳蝙蝠及其图案和艺术造型,因为他们认为蝙蝠是一种吸血鬼,给人以凶恶、残暴的印象。他们忌讳紫色,认为紫色是一种不祥之色。墨西哥瓦哈卡州一带的印第安人,款待尊贵的客人时总习惯拿出他们最喜爱的珍贵食品“油炸蚂蚁”让客人品尝。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七、 墨西哥人的礼仪与禁忌
.
称呼的差异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墨西哥,在一次演说中他向墨西哥国民示好,说:“我们彼此是‘朋友’,是‘同盟国’,也是‘伙伴’。”结果墨西哥人反应平平,演说并没有取得肯尼迪预期的效果,这令他好生失望。后来有学者进行研究,重回墨西哥,将这篇演说写成一篇文章,并将文章中的“朋友”“同盟国”“伙伴”等词删去,让墨西哥人在空白处填写,最后发现他们大多填上“兄弟”“姐妹”甚至“表兄弟姐妹”。
小案例
澳大利亚人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讲究互不歧视、礼尚往来。澳大利亚人乘出租车时总习惯与司机并排而坐。他们时间观念非常强,有准时赴约的习惯。澳大利亚土著人还有一种嚼骨告别的礼俗。每当亲朋好友告别时要在口中放一根骨头,并用牙齿使劲地咬嚼它,使它发出“咯咯”的声音,以此来表示彼此珍重,盼望早日重逢。
澳大利亚人最喜爱袋鼠,他们认为袋鼠是澳洲古大陆最早的主人。他们偏爱素有“篱笆树”之称的金合欢花,视它为大洋洲的象征,并尊之为国花。他们喜欢琴鸟,爱其外貌美丽、鸣声婉转、善于模仿,并将其誉为国鸟。他们对兔子特别忌讳,认为兔子是一种不吉祥的动物,人们看到它都会感到倒霉,认为这预示着厄运将要临头。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八、 澳大利亚人的礼仪与禁忌
日本人在见面时一般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初次见面,互相鞠躬,互换名片,一般不握手。行礼时双手平摊膝前,同时表示问候。
日本人一般不在家里宴请客人。如果应邀到日本人家中做客,通常要为女主人带一束鲜花,同时也要带一盒点心或糖果,最好用浅色纸包装,外用彩色绸带打结扎好。在门厅要脱帽子、手套和鞋,走进房间后,男子坐的姿势比较随便,但最好是跪坐;妇女要正跪坐或侧跪坐,忌讳盘腿坐。主人斟的头一杯酒一定要接受,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第二杯酒可以拒绝,日本人一般不强迫人饮酒。告别时,离开房间后再穿外衣。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教(日本固有的宗教)和佛教。佛教徒遵守“过午不食”的教规。日本人忌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赠送礼品忌讳数字“9”。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九、 日本人的礼仪与禁忌
.
日本的鞠躬礼
日本人做自我介绍,在第一次见面时,要说“初次见面”,然后互相鞠躬。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人们相互之间行30°和45°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日本人鞠躬的不同角度表示不同的程度,分为:
(1) 礼节性最高的90°鞠躬,表示特别的感谢、特别的道歉。
(2) 45°鞠躬,一般用于初次见面,也应用于饭店或商场等服务员对顾客的欢迎。
(3) 30°鞠躬,一般用于打招呼的时候,如早上遇到同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鞠躬礼仪分为站式鞠躬和坐式鞠躬。站着的时候,双脚合拢、直立,弯腰低头。在铺着“榻榻米”的房间里必须要坐着行礼。以“正座”的姿势上身弯下,两手放在前面着地,然后低头。一般日本人行礼致意是互不接触身体的,传统上也没有握手的习惯。日本人有时候也握手,但大多在日本人和外国人、竞选人和选民、明星和影迷等特殊场合。
小贴士
韩国人待客热情,尊敬长者。家庭里的一家之长被视为权威所在,全家人都应该听从他的命令或遵照他的愿望行事。长辈的命令必须服从,不得有违。儿辈或孙辈违抗长辈的愿望被韩国人视为不可想象的事情。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在韩国,一般情况下妇女不和男子握手,以点头或鞠躬作为常见礼仪。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十、 韩国人的礼仪与禁忌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度,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信奉不同的宗教,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印度的礼仪和禁忌颇多,各地方的禁忌也随着民族和信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印度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如见面礼、出生礼、命名礼、拜师礼、婚礼、丧葬礼仪等。宗教活动的影响在民间遗留下许多特殊的崇拜,他们对蛇、猴子、老鼠、牛等动物有特殊的崇拜。
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实行种姓制度,打听当地人的种姓、阶级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印度人见面的礼节是双手合十,对妇女不可主动握手。印度人在交谈中,如同意对方的意见,往往会摇头,不同意时则点头。印度人以玫瑰花环献给贵宾,宾主相互问好后将花环套在客人颈上。花环大小视客人的身份而异,献给贵宾的花环很粗大,长度过膝,给一般客人的花环则仅及胸前。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十一、 印度人的礼仪与禁忌
印度人不希望别人摸自己头上的任何部位,尤其是孩子的头,所以,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触摸其头部。
印度人最忌在同一食盘里取食。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他们喝茶的方式是把茶盛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
.
模块四 国外礼仪与禁忌
十一、 印度人的礼仪与禁忌
技能实训题:
请你判断以下情景中人物做法的正误
( )A一中国人路逢一外国女士,互致问候。中国人问:“到哪里去?”
( )B一外商与一男士通电话:“我们今天下午14点整在咖啡厅见。”咖啡厅内,一外商看表,大钟指向14点半,一男士赶至。
( )C一外商称道一女员工:“小姐,你真漂亮!”女员工回答:“哪里。”
( )D外商与几位中方公司员工见面,一男员工忍不住当众吐了一口痰在地上。
.
课程实训
技能实训题:
请你判断以下情景中人物做法的正误。
( )A戴着赗子走在大街上,迎面走过来一位英国朋友,A急忙伸出右手与朋友握手打招呼。
( )B女士接到法国朋友的一份礼物,B女士说声:“谢谢”并且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了礼物。
( )C女士在一位德国朋友过生日时送去了一个红色的手提包作为生日礼物。
( )D到泰国朋友家做客,见到朋友家孩子,D很礼貌的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小孩的头,并且赞美说:“您的孩子真聪明!”
( )G在路上遇见一佛教徒,G没有伸手去与之握手打招呼,而是行了一个“合十”礼
.
课程实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