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6—1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课件(共57张PPT)-《税费计算与申报》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6—1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课件(共57张PPT)-《税费计算与申报》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任务6—2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纳税所得来源的确定、税率的基本规定;熟悉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额及各应税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够正确判断个人所得征税项目并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
(一) 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以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为纳税人,具体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又划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
(一)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 判定标准 征税对象范围
居民个人(负无限纳税义务)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1年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的个人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
非居民个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1年居住不满183天的个人 境内所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
(二)个人所得税所得来源的确定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4)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5)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
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把握工资、薪金所得应注意如下要点:
(1)“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不分种类和取得情况,一律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2)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包括: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3)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5)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纳税实务
任务6-1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征税范围)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劳务报酬所得
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4项即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称为综合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征税范围)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5.经营所得
包括以下内容:
(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2)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的,按经营所得计税;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的,按综合所得计税。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征税范围)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7.财产租赁所得
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9.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四项所得(即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第(5)项至第(9)项所得,依法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征税范围)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
【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
 A. 个人书画展卖画取得的报酬
 B.提供著作的版权而取得的报酬
 C.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取得的报酬
 D. 高校教师受出版社委托进行审稿取得的报酬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
【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AD)
 A. 个人书画展卖画取得的报酬
 B.提供著作的版权而取得的报酬
 C.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取得的报酬
 D. 高校教师受出版社委托进行审稿取得的报酬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P175
税 率 应 税 项 目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3%~45%)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经营所得(5%~35%)
比例税率20% (4个税目)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住房减按10%税率)、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 000元 3
2 超过36 000元至144 000元的部分 10 2 520
3 超过144 0000元至300 000元的部分 20 16 920
4 超过300 000元至420 000元的部分 25 31 920
5 超过420 000元至660 000元的部分 30 52 920
6 超过660 000元至960 000元的部分 35 85 920
7 超过960 000元的部分 45 181 92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 000元 3
2 超过3 000元至12 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 000元至25 000元的部分 20 1 410
4 超过25 000元至35 000元的部分 25 2 660
5 超过35 000元至55 000元的部分 30 4 410
6 超过55 000元至80 000元的部分 35 7 160
7 超过80 000元的部分 45 15 16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 000元 5
2 超过30 000元至90 000元的部分 10 1 500
3 超过90 000元至300 000元的部分 20 10 500
4 超过300 000元至500 000元的部分 30 40 500
5 超过500 000元的部分 35 65 50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一)计税依据
是应纳税所得额,它是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扣除必要的生活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
1.不同所得的形式所得额的确定
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2.费用扣除的方法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所得,除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外,应按不同的所得项目分别扣除费用、成本和损失,分别计算各所得项目的应纳税所得额。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纳税实务
任务6-1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二)个人所得项目的具体扣除标准P177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1)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 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2)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扣除标准如下:
①子女教育支出: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二)个人所得项目的具体扣除标准P177
1.(2)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扣除标准如下:
②继续教育支出: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③大病医疗支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也按本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④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二)个人所得项目的具体扣除标准P177
1.(2)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扣除标准如下:
⑤住房租金支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除上述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⑥赡养老人支出:(年满60岁)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均摊、约定分摊、指定分摊。
(3)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200元/月)、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二)个人所得项目的具体扣除标准P177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三)公益捐赠支出扣除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公益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等5家单位的捐赠、向宋庆龄基金会等6家单位的捐赠、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8家单位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
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可以全额扣除。当年所得额不足抵扣的不得结转抵扣。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四)每次收入的确定
《个人所得税法》对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纳税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都按每次取得的收入计算征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每次"的界定做了明确规定。按次纳税的,“每次”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1)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财产租赁所得,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4)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应当对每个人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纳税。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
(一)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
10.对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11.个人取得的拆迁补偿款按有关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12.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的手续费。(个税2%手续费)
13.个人举报、协查违法、犯罪而获得的奖金。
14.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
15.对股票转账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6.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 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在当地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可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该标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减税项目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
【多选题】下列有关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国债利息和保险赔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B. 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C.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D.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
【多选题】下列有关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
A. 国债利息和保险赔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B. 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的手续费
C.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D.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
【多选题】下列个人所得中,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 企业集资利息
  B. 从股份公司取得股息
  C. 企业债券利息
  D.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
【多选题】下列个人所得中,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ABC)
  A. 企业集资利息
  B. 从股份公司取得股息
  C. 企业债券利息
  D.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1.综合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P180
(1)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计算公式为: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巳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1.综合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P180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稿酬所得减按70%计算
(2)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预扣预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②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预扣预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1.综合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P180
(3)预扣预缴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预扣预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70%×20%
②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预扣预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70%×20%
(4)预扣预缴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预扣预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②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预扣预缴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2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1.综合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
【例】李佳丽2019年2月累计应发工资24100元,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1920元、基本医疗保险480元、失业保险240元、住房公积金2400元,子女教育每月扣除1000元,已预扣预缴1月税额104.40元,计算其2月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24 100-5000×2-(1920+480+240+2400)-1000×2
=7060(元)
2月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7060×3%-104.40=211.80-104.40
=107.40(元)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2.综合所得年终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年工资、薪金收入+(劳务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0%+稿酬收入×80%×70%-60 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补交税额=应纳税额-已预扣预缴税额
【例6-1】长春市某高校教授刘博2019年取得工资收入120 000元,到其他单位讲学,取得酬金80 000元,出版一本专著取得稿酬30 000元,将自已获得的专利权许可甲公司使用,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 000元,准予扣除的“三险一金“合计23 200元,有1个子女正在上大学,子女教育支出本人扣除比例为100%,支付商业健康保险2 400元,通过民政局向贫困地区捐款5 000元。计算刘博教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2.综合所得年终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计算
捐赠前应纳税所得额=120 000+(80 000+20 000)×80%+30 000×80%×70%-60 000-23 200-12 000-2 400
=119 200(元)
捐赠支出扣除限额=119 200×30%=35 760(元)>5 000元,
准予扣除捐赠额为5 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19 200-5 000=114 200(元)
查表6-1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14 200元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 520元
全年应纳税额=114 200×10%-2 520=8 900(元)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3.全年一次性奖全应纳税额的计算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见表6-13),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陈越2019年12月取得年终奖72 000元,
平均每月所得额=72 000÷12=6 000(元),
查表6-13,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陈越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72 000×10%-210=6 990(元)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4.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5 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非居民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非居民个人的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1-20%)×7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非居民个人的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例6-2】居民个人李坤与非居民个人汤姆合著一本著作,取得稿酬40 000元,其中李坤分得10 000元,汤姆分得30 000元,则出版社支付稿酬时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下:
预扣预缴李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 000×(1-20%)×70%=5 600(元)
预扣预缴李坤个人所得税额=5 600×20%=1 120(元)
代扣代缴汤姆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 000×(1-20%)×70%=16 800(元)
代扣代缴汤姆个人所得税额=16 800×20%-1 410=1 950(元)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
率-速算扣除数
(六)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月)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其他扣除-800]×20%
(2)每次(月)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其他扣除]×(1-20%)×2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注意以下问题:
1.定额或定率扣除;800或20%
2.次的规定;月
3.出租房产特殊扣除项目;税费、修缮
4.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居民住房,减按10%税率征收。
重点掌握内容:
个人出租房产,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从收入中依次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
(2)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无转租收入不扣此项)
(3)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不完的下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
(4)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800元或2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例:2019年1月,市民李某将其自有住房出租,租期一年,每月租金2100元。8月该房屋漏水发生维修费用1000元,要求:计算2019年8月份和9月份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 2016.5.1起个人出租住房按5%征收率减按1.5%征收增值税,其他税费忽略)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例:2019年1月,市民李某将其自有住房出租,租期一年,每月租金2100元。8月该房屋漏水发生维修费用1000元,计算2019年8月份和9月份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2016.5.1起个人出租住房按5%征收率减按1.5%征收增值税,其他税费忽略)
每月应交增值税=2100/(1+5%)×1.5%=30(元)
8月份应纳税所得额=2100-30-800-800=470(元)
8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470×10%=47(元)
9月份应纳税所得额=2100-30-200-800=1070(元)
9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1070×10%=107(元)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计算题】居住在市区的中国居民李某,2019年11月份以每份218元的价格转让2018年5月的企业债券500份,发生相关税费870元,债券申购价每份200元,申购时支付相关税费350元;转让A股股票取得所得24 000元。
要求:计算李某转让有价证券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计算题】居住在市区的中国居民李某,2019年11月份以每份218元的价格转让2018年5月的企业债券500份,发生相关税费870元,债券申购价每份200元,申购时支付相关税费350元;转让A股股票取得所得24 000元。
要求:计算李某转让有价证券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
转让有价证券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18-200)×500-870-350]×20%=1556(元)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九)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任务6—1小结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长春佳丽日用品有限公司有10名在职员工,2019年初员工提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和2019年1月取得各项收入及专项扣除如下:
(1)2019年初员工提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如下:
①李佳丽:申请子女教育支出扣除。配偶:刘海山(身份证号:220108197206190578);儿子:刘杰(身份证号:220108199802160816),2016年9月起就读于清华大学本科。 本人扣除比例:100%
②金叶:申请继续教育支出扣除。自2018年9月起接受硕士研究生学历继续教育,预计2021年7月毕业
③王力:申请住房租金支出扣除。主要工作城市:长春市;租赁期: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租住房屋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二道区东盛街道办事处吉盛小区25号楼2单元305; 出租方:陈强(身份证号:220108196506188579)
④赵洁:申请子女教育支出和赡养老人支出扣除。配偶:李华(身份证号:220106198011286572)。女儿:李心(身份证号:220106200505288260),目前就读于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初中二年级,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是2020年7月。母亲:李淑芹(身份证号:460101195306096285);姐姐:赵静(身份证号:460101198009076582)。子女教育支出本人扣除比例:50%;赡养人约定分摊本年度月扣除金额500元。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2)员工正常工资薪金收入,如表6-1所示。
表6-1 员工正常工资薪金收入明细
单位:元
工号 姓名 应发工资 基本养老 保险金 基本医疗 保险金 失业 保险金 住房
公积金
001 李佳丽 12 000.00 960.00 240.00 120.00 1200.00
002 孙杰 11 000.00 880.00 220.00 110.00 1100.00
003 林一如 9 000.00 720.00 180.00 90.00 900.00
004 徐静 8 000.00 640.00 160.00 80.00 800.00
005 李冰 7 000.00 560.00 140.00 70.00 700.00
006 金叶 6 500.00 520.00 130.00 65.00 650.00
007 刘涛 7 500.00 600.00 150.00 75.00 750.00
008 王力 4 500.00 360.00 90.00 45.00 450.00
009 赵洁 8 500.00 680.00 170.00 85.00 850.00
010 艾静 7 000.00 560.00 140.00 70.00 700.0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2)员工非工资薪金收入,如表6-2所示。
表6-2 员工非工资薪金收入明细
单位:元
工号 姓名 所得项目 收入额 实际捐赠额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允许扣除的税费
001 李佳丽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50 000.00 1 000.00 1 000.00 0.00
002 孙杰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30 000.00 2 000.00 2 000.00 0.00
003 林一如 财产转让所得 80 000.00 0.00 0.00 原值50 000.00税费3 150.00
003 林一如 稿酬所得 8 000.00 1 000.00 1 000.00 0.00
004 徐静 稿酬所得 5 000.00 0.00 0.00 0.00
004 徐静 财产租赁所得(轿车) 5 000.00 0.00 0.00 900.00
005 李冰 财产租赁所得(轿车) 3 000.00 0.00 0.00 120.00
005 李冰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5 000.00 3 000.00 3 000.00 0
006 金叶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0 000.00 0.00 0.00 0
006 金叶 财产转让所得 10 000.00 0.00 0.00 560.00
007 刘涛 稿酬所得 20 000.00 5 000.00 3 360.00 0.00
007 刘涛 偶然所得 100 000.00 8 000.00 8 000.00 0.00
008 王力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0 000.00 0.00 0.00 0.00
008 王力 偶然所得 20 000.00 5 000.00 5 000.00 0.00
011 刘月 劳务报酬所得 8 000.00 0.00 0.00 0.00
012 周莹 劳务报酬所得 28 000.00 2 000.00 2 000.00
013 刘礼 劳务报酬所得 10 000.00 0.0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任务内容:
一、 工资薪金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
表6-3 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表
单位:元
工号 姓名 累计工资收入额 累计减除费用 累计专项扣除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累计其他扣除 准予扣除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 减免税额 已扣缴税额 应补(退)税额
001 李佳丽 12 000.00 5 000.00 2 520.00 1 000.00     3480.00 3%   104.40     104.40
002 孙杰
003 林一如
004 徐静
005 李冰
006 金叶
007 刘涛
008 王力
009 赵洁
010 艾静
合计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本案例001号员工李佳丽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如下:
2019年1月的金额即累计金额
(1)累计工资收入额=12 000(元)
(2)费用扣除标准=5 000元
(3)累计专项扣除=960+240+120+1 200=2 520(元)
(4)累计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
(5)应纳税所得额=12 000-5 000-2520-1000=3 480(元)
(6)查阅表6-12得,应纳税所得额3 480元,预扣率为3%。
(7)应纳税额=3 480×3%=104.40(元)
工号 姓名 累计工资收入额 累计减除费用 累计专项扣除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累计其他扣除 准予扣除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累计应纳税额 累计减免税额 已扣缴税额 应补(退)税额
001 李佳丽 12 000.00 5 000.00 2 520.00 1 000.00     3 480.00 3% 0.00 104.40     104.40
002 孙杰 11 000.00 5 000.00 2 310.00 0.00     3 690.00 3% 0.00 110.70     110.70
003 林一如 9 000.00 5 000.00 1 890.00 0.00     2 110.00 3% 0.00 63.30     63.30
004 徐静 8 000.00 5 000.00 1 680.00 0.00     1 320.00 3% 0.00 39.60     39.60
005 李冰 7 000.00 5000.00 1 470.00 0.00     530.00 3% 0.00 15.90     15.90
006 金叶 6 500.00 5 000.00 1 365.00 400.00     0.00 3% 0.00 0.00     0.00
007 刘涛 7 500.00 5 000.00 1 575.00 0.00     925.00 3% 0.00 27.75     27.75
008 王力 4 500.00 5 000.00 945.00 1 500.00     0.00 3% 0.00 0.00     0.00
009 赵洁 8 500.00 5 000.00 1 785.00 1 000.00     715.00 3% 0.00 21.45     21.45
010 艾静 7 000.00 5 000.00 1 470.00 0.00     530.00 3% 0.00 15.90     15.90
合计 81 000.00 50 000.00 17 010.00 3 900.00 0.00 0.00 13 300.00 — 0.00 399.00 0.00 0.00 399.00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二、劳务报酬所得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三、稿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七、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材案例:P168
八、偶然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任务6-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任务6—1小结
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3.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4.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5.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
6.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