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概述 课件(共10张PPT)-《税费计算与申报》同步教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概述 课件(共10张PPT)-《税费计算与申报》同步教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项目六
企业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目 录
认识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概述
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及免税收入
扣除项目与扣除标准
不得扣除项目与亏损弥补
目 录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实操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操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概述
知识点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
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根据税法的要求计算的
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例题】某企业2021年度取得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180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直接向当地希望小学捐款20万元。计算该企业在2021年的会计利润和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解析】
会计利润=3000-1800+5-20=118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法)=3000-1800=1200(万元)
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1)纳税调整增加额(包括但不限于)
①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已经扣除,但税法规定不能扣除的项目金额;
②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已经扣除,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部分的金额;
③未计或者少计的应税收益。
(2)纳税调整减少额(包括但不限于)
①允许加计扣除的费用;
②减税或者免税收益;
③弥补以前年度(5年内)未弥补的亏损额。
【例题】某企业2021年度取得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180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直接向当地希望小学捐款20万元。计算该企业在2021年的会计利润和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解析】
会计利润=3000-1800+5-20=118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法)=3000-1800=120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间接法)=1185+20-5=1200(万元)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