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课件(共20张PPT)-《税费计算与申报》同步教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5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课件(共20张PPT)-《税费计算与申报》同步教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项目七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目 录
认识个人所得税
专项附加扣除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处理
目 录
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及征收管理
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实操
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处理
知识点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预扣预缴
1. 工资薪金所得的累计预扣法: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1(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注意1】累计减除费用=5000元/月×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
【注意2】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三险一金)
【注意3】除大病医疗以外,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纳税人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税时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申请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
【例1】某公司员工2021年3月新入职本单位开始领工资,其5月份才首次向单位报送正在上幼儿园的5岁女儿相关信息。
则5月份该员工可在本单位发工资时扣除的子女教育支出金额为3000元(1000元/月×3个月)。
【例2】某公司员工2015年入职,2021年每月应发工资均31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5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各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1月份:(31000–5000-5500-2000)×3%=555(元)
2月份:(31000×2-5000×2-5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31000×3-5000×3-5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10%
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税款有所增高。
2.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缴计算公式为:
第一步:确认三项综合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费用按800元计算;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第三步: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额。根据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预扣率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3档预扣率;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预扣率20%。
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附: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例3】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60000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
收入额:60000×(1-20%)=48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48000×30%-2000=12400(元)
【例4】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3800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
收入额:(3800-800)×70%=21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100×20%=420(元)
【例5】国内某大学教授张某出版的小说被改编为连续剧,获得版权费50万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
收入额:500000×(1-20%)=400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400000×20%=80000(元)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5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的80%作为应税收入,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8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的56%作为应税收入,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56%×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非居民个人四项所得的代扣代缴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1.2(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例1:杰克是德国公司派遣到中国郑州分公司的技术专家,在郑州工作了一个月,2021年1月取得工资收入57500元,请问杰克需要缴纳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吗?要交多少?
杰克属于非居民个人,需要对中国境内获得的收入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57500-5000=52500(元)
应纳税额=52500×30%-4410=11340(元)
例2:假如杰克在中国取得劳务报酬所得10000元
应缴纳税额=10000×80%×10%-210=590(元)
例3:假如杰克在中国取得稿酬所得30000元
应缴纳税额=30000×56%×20%-1410=1950(元)
例4:假如杰克在中国取得专利权使用费100000元
应缴纳税额=100000×80%×35%-7160=20840(元)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