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应用文概述第一章内容导读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文体,是人们进行沟通、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项目主要介绍应用文写作的起源与历史沿革以及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知识目标☆了解应用文的概念、特点。☆了解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掌握应用文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应用文写作的表达方式。学习目标技能目标☆熟练阅读不同时期的应用文。☆辨析应用文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区别。能根据写作的需要合理地安排结构、运用语言和选用表达方式。学习目标任务导入赵梅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知名汽车销售公司当前台接线员。一天凌晨两点钟,正在值班的她收到一份传真,内容全部用英文写成。她隐约知道这是瑞典某公司的一份供货意向书。她一边借助英汉词典翻译,一边联系了经理。等经理赶到公司后,她把一份翻译好的意向书放到经理面前。双方这次合作非常愉快,这笔业务为公司赚了 40 多万元。后来赵梅所在的公司成为瑞典这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区域总代理。事后,经理把 2 万元奖金放到赵梅的办公桌上,微笑着对她说:“这次多亏了你,要是晚 3 小时回话,这笔业务就被其他公司抢到手了。公司赢得这笔业务完全是靠回应快速。”之后,赵梅被调到经理办公室工作,经理准备培养她做办公室主任助理。不久,经理却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什么呢?原来是对赵梅起草的一份公文不满意。任务导入年底,办公室王主任让赵梅起草一份公司年终工作总结,赵梅是这样开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 ×××× 年将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公司的经济效益犹如穿云燕子飞向百尺竿头,比去年大幅度上升。公司上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对去年的工作总结如下:…………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都应认识到应用文写作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并重视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因为这在工作中是一项很有用的技能。想 一 想赵梅因为不懂得应用文的写作要求而使自己的职业发展受阻。你知道这篇总结的问题出在哪里吗?第二节应用文的基础知识所谓应用文,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有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时还可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一、应用文的含义1. 体现规范性应用文在其长期的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规范的文本格式,有相同或相似的布局和写法。这种比较规范的文体形式便于写作、阅读及处理,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便于分类、归档和查询。2. 内容真实性应用文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因此其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可靠,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二、应用文的特点3.运用的广泛性应用文是根据人们生活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所以应用文的应用必然涵盖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几乎都离不开应用文写作。二、应用文的特点4. 运用的时效性应用文不是为解决新近发生的问题、及时地为现实生活服务而写的。某些应用文书,如法规类文件,标明了生效或执行的时间,那就必须按标明的时间严格遵守。1. 主题的含义主题是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应用文的各种要素在主题的统领下整合为一个互相协调的统一体。三、应用文的主题三、应用文的主题(1)正确。正确是指主题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主题的正确性还体现在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禁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2.应用文主题的要求(2)鲜明。鲜明是指作者的基本态度、文章的基本思想十分明确、毫不含糊,如对问题的认识、对事物的评价、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都要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来,不能闪烁其词、模棱两可,要用“直笔”。三、应用文的材料(3)集中。应用文要求内容单一,一文一事,其主题应集中单一。材料的使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要为突出主题而服务。2.应用文主题的要求(4)深刻。应用文的主题不能停留在对表面事实的罗列上,要从事实中体现出观点,提炼出思想。例如,总结、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其主题一定要深刻,能反映某些规律性的问题,帮助人们实现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趣味阅读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叶圣陶应用文的结构是指应用文内部的组织构造,也就是安排材料、谋篇布局的方式。结构是应用文的骨架,有了严密的结构,才能形成一篇完整的应用文。应用文的结构与一般文章一样,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要素。四、应用文的结构1. 开头和结尾应用文开头一般采用概述式、目的式、根据式、说明式或提问式等,结尾一般采用总结式、号召式、说明式或惯用语、惯用格式等。2. 段落和层次段落指自然段,即应用文中能够表达一个意思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在行文中自然形成的分隔、停顿。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反映作者的思维过程。作者可以用小标题、数量词、顺序词或词组等设置分层标志。四、应用文的结构3. 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指应用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过渡的方式主要是使用过渡段、过渡句和关联词语。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一般有首尾照应、前后照应、题文照应等。四、应用文的结构应用文是青菜黄米的家常便饭,文学文却是个肥鱼大肉;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的随便走路,文学文是运动会场上大出风头的一英里赛跑。——刘半农趣味阅读(1)准确。要使语言准确,作者应做到:选用最恰当的词语,表达最确切的含义;辨别词义,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示感彩、范围和程度的词语;语句合乎语法规范,注意结构完整,避免出现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语言表达合乎逻辑,恰当、得体。五、应用文的表达1.应用文的语言要求(2)简明。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写作应用文时,应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意义通俗明了的词语,多使用习惯用语及经常使用的缩略语,杜绝啰唆、重复的内容或可有可无的文字。(3)质朴。质朴就是用朴素的语言,真实、自然、贴切地表达深刻、充实的内容。应用文写作应用平实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叙述过程,恰当地说明事物,严谨地阐明道理。(4) 庄重。应用文写作不宜使用文学语言,也不宜使用口语、方言、不规范的词语等,要使用应用文专门用语;此外,多用陈述句和祈使句,少用或不用感叹句和疑问句。五、应用文的表达(1)称谓词。称谓词是表示称谓关系的词语。在表述指代关系的称谓时,一般用下列三类专门词语。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的简称,如“本院”“我部”“我公司”等。(2)第二人称。“贵”“你”,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的简称,如“贵院”“你部”“你公司”等。(3)第三人称。“该”,可用于指代人、事物或单位,如“该生”“该部”“该厂”等。五、应用文的表达2.应用文的模式化用语(2) 引叙词。引叙词是指用于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应用文具体内容的词语。五、应用文的表达(3)经办词。经办词用来说明工作处理过程的已然时态,表明处理时间及经过情况。使用经办词时,应注意其在表述次数和时态方面的差异。(4)承转词。承转词又称为过渡语,即承接上文转入下文时使用的关联词、过渡用语。(5) 期请词。期请词是指用于向受文者表示请求和希望的词语。使用期请词的目的在于营造机关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从而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五、应用文的表达(6)商洽词。商洽词用于征询对方的意见,具有探询的意味。这类词语一般用于公文的上行文、平行文中。在使用时要有实际的针对性,即确定须征询对方的意见时才使用。(7)受事词。受事词是向对方表示感谢、感激时使用的词语。受事词属于客套语,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公文中。五、应用文的表达(8) 命令词。命令词是表示命令或告诫语气的词语。命令词的作用在于增强公文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引起受文者的高度重视。常用的命令词有“着令”“特命”“责成”“着即”“不得有误”等。五、应用文的表达(9)目的词。目的词是直接交代行文目的的词语。人们撰写应用文,尤其是公文时都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对此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简洁的词语加以表述,以便受文者正确理解并迅速办理。(10)表态词。表态词又称为回复用语,即针对对方的请示、问询,在表示明确意见时使用的词语。使用表态词时要对下行文和平行文严加区别。常用的表态词有“照办”“同意”“不宜”“不可”“遵照执行”等。(11)结尾词。结尾词是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使用结尾词有助于文章的表达更简练、严谨,并富有节奏感,从而赋予文章庄重、严肃的色彩。五、应用文的表达知识拓展实用性与艺术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实用性的文章也要求能产生美感,正如一座房子不但要能住人,而且要样式美观一样。——朱光潜小讨论很多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开设有自己的看法,常听到的有以下三种:(1)应用文写作程序化导致撰写者只是在应付,读起来乏味。(2)与专业无关,开设这门课程纯属浪费时间。(3)学不学无所谓,用的时候百度一下即可。对这些观点,你有什么看法?你能为这门课的学习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吗?小组讨论后归纳意见,在班内交流。任 务 检 测1.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跟踪撰写的《202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于 2020 年 7 月 9 日正式发布。该报告的研究对象为毕业半年后(2019 届)、三年后(2016 届)和五年后(2014 届)的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该报告显示,2019 届大学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最高(本科占 25.8%,高职占 22.9%),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本科占 21%,高职占 20.4%)。该报告指出,升学在对大学生就业起到分流与缓冲作用的同时,将持续为中国产业链稳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该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升学比例持续上升。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 2015 届的 13.5% 上升至2019 届的 15.2%,高职毕业生读本科的比例从 2015 届的 4.7% 上升到2019 届的 7.6%。任 务 检 测在自主创业方面,该报告显示,2019 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 1.6%,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 3.4%。随着毕业时间的延长,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持续上升。要求:(1)给以上文字加上合适的题目。(2)概括以上文字的主题。(3)简述以上文字的结构方式。(4)指出以上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