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主题为《公共生活靠大家》,聚焦公共生活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法治教育”中“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规则,认识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做一个现代文明人不仅要靠规则约束自己,还需要用道德良知要求自己”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积极参与,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公共秩序需要我们共建共享,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公共生活靠大家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4.我们的公共生活认识公共生活维护公共利益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探究公共秩序认识公共标志养成文明习惯共建有序生活6.我参与 我奉献友善相助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本单元链接家庭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家庭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第二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关系有全面的认识,懂得公共生活的有序和谐需要每个公民共同参与,重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认识公共生活》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生活,知道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和公开性, 认识到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要注意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的公共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本课教材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生活与个人的关系,知道如何参与公共生活,让学生知道要对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负责。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要抓住公共生活这一关键词,展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辨析等方式,明确个人行为对公共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共享的思想,知道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第二课。本课设置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步,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构建有序的公共生活,既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第二部分“共同建设有序生活”,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构建有序的生活,不仅需要公民个人提高自身的守序意识,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群策群力,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法制的保障。本课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公共生活场景,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良好的有序的公共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对展现人们的文明习惯,彰显良好的社会风气,体现祖国的国家的文明进程有何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个人社会国家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教学时也要遵循“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的思考逻辑展开教学。《我参与 我奉献》一课,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情境讨论、选择方案、阅读法条等活动园,安排了阅读角。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意识到在帮助他人要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自觉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了解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了有效保障。本课内容为“友善相待”。表1《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我们的公共生活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身边的公共生活有哪些公共生活需要道德与法律的保障增强公共意识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公共生活有什么意义公共生活需要什么来维护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参与 我奉献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如何树立平等友善等公共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四、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能了解些公共生活设施及规则,但对于公共生活与个人的关系,个人如何参与公共生活以及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责任和法制意识还停留在表面,需要教师进步引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的意义,并能联系自身经历,理解公共生活与个人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要依法依规维护公共利益。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1.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2.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从而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3.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自觉树立公共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二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能通过述说生活中相关的案例,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初中小学高中七下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八上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二上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三下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五下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必修2“经济与社会”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课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道德修养:了解有序公共生活的意义 法治观念: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个人行为 健全人格: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责任意识: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个人行为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三、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感悟良好的社会秩序。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结合自身经验,列举社会秩序列举4个及以上得3星; 列举1-3个得2星; 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说明得2星。( )分析案例,理解有序公共生活的意义认真阅读,积极分析得1星; 能准确概括得4星; 概括不够全面得3星。( )2.讨论明晰,学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通过课堂讨论知道如何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 能够说出1点得1星; 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得2星。( )3.课时学习评价 第一课时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如何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小游戏 找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大小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请获胜的小组说说取胜的秘忘秘诀 请失败的小组说说失败的原因 联系生活,想一想,从游戏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小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讲授新课 环节一: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活动:文明行为大讨论 说一说你在公共场合见到的令你讨厌、反感的行为,为什么? 教师引领:通过同学分享的经历,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谁愿意坦诚的说一说自己犯过的错误? 2.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 可以从交通、社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 3.讨论解决:当我们身处公共场所时,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1)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2)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 (3)当我们过马路时…… 教师引领: 知识拓展: 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环节二:认识公共标志 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 展开想象: 当越来越多的人按照标志的要求遵守秩序后,我们会感受到…… 救命:舒适宜人…… 3.阅读角 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 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法律规定不得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在日常驾驶中,一些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造成交通堵塞,妨碍了救援。 对于抢占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需要公安交管部门采取严格的监管、惩罚措施。每个驾驶员要形成“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的观念,自觉让路于生命救援,保持“生命通道”畅通。 4.议一议:有了这些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就一定会自觉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呢? 5.分析交流:图上发生了什么? 教师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二条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知识拓展: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行为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环节一:通过组织学生“文明行为大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搜集分享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从反面使学生注意到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表格示例,归纳各种情境时需要奠定的秩序,加深学生对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的理解。 环节二:通过引导学生识认公共标志,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生活的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分析图上发生了什么,一方面,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秩序需要法律的保护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完成评价量表1。 环节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同时完成评价量表2.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过程中的表情变化及回答的答案,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堂总结 文明城市,你我共创。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遵守公共秩序,做秩序的践行者,更要做秩序的建设者。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遵守公共秩序,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提出号召,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回顾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作业布置 建言献策: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公共生活”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夯实知识。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1课时内容总览单元学习内容01单元教学情境02教学目标03新知导入04新知讲解0506目录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作业布置07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内容一览表 公共生活靠大家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4.我们的公共生活 认识公共生活维护公共利益 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探究公共秩序认识公共标志养成文明习惯共建有序生活 6.我参与 我奉献 友善相助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 单元教学情境《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我们的公共生活 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我们身边的公共生活有哪些 公共生活需要道德与法律的保障 增强公共意识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公共生活有什么意义 公共生活需要什么来维护 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参与 我奉献 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 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如何树立平等友善等公共意识 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政治认同: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道德修养:了解有序公共生活的意义法治观念: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个人行为健全人格: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责任意识:树立公共意识,培养秩序观念学习目标小 游 戏分组进行实验,看看哪个小组能既顺利又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并说出你的理由。找五个一端系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大小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新知导入(3)联系生活,想一想,从游戏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1)请获胜的小组说说取胜的秘诀。(2)请失败的小组说说失败的原因。新知导入活动:文明行为大讨论说一说你在公共场合见到的令你讨厌、反感的行为,为什么?目标导学一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新知讲解活动:公共生活秩序单通过同学分享的经历,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谁愿意坦 诚的说一说自己犯过的错误?新知讲解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可以从交通、社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公共生活秩序单新知讲解当我们过马路时……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当我们身处公共场所时,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新知讲解秩序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时参加社区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逛超市时参加社区活动时,遵守活动要求,不喧哗吵闹,保持安静,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乘坐交通工具时,按顺序先下后上,主动刷公交卡逛超市时不损毁包装,不要的商品不乱放,排队买单等。公共场所新知讲解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新知讲解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新知讲解目标导学二 认识公共标志生活中有很多标志……加油站等图书馆、医院等商场、影院等遇突发事件时,我们能安全有序地撤离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保证安静的环境,让生活更加舒适商场、医院等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新知讲解当越来越多的人按照标志的要求遵守秩序后,我们会感受到……安全健康方便快捷舒适宜人新知讲解阅读角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法律规定不得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在日常驾驶中,一些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造成交通堵塞,妨碍了救援。对于抢占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需要公安交管部门采取严格的监管、惩罚措施。每个驾驶员要形成“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的观念,自觉让路于生命救援,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新知讲解有了这些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就一定会自觉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呢?新知讲解分析交流:图上发生了什么?①②③④新知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二条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新知讲解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行为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新知讲解文明城市,你我共创。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遵守公共秩序,做秩序的践行者,更要做秩序的建设者。“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遵守公共秩序,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课堂总结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探究公共秩序认识公共标志板书设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公共生活”建言献策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1课时 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整体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