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主题为《公共生活靠大家》,聚焦公共生活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法治教育”中“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规则,认识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做一个现代文明人不仅要靠规则约束自己,还需要用道德良知要求自己”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积极参与,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公共秩序需要我们共建共享,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公共生活靠大家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4.我们的公共生活认识公共生活维护公共利益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探究公共秩序认识公共标志养成文明习惯共建有序生活6.我参与 我奉献友善相助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本单元链接家庭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家庭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第二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关系有全面的认识,懂得公共生活的有序和谐需要每个公民共同参与,重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认识公共生活》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生活,知道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和公开性, 认识到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要注意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的公共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本课教材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生活与个人的关系,知道如何参与公共生活,让学生知道要对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负责。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要抓住公共生活这一关键词,展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辨析等方式,明确个人行为对公共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共享的思想,知道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第二课。本课设置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步,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构建有序的公共生活,既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第二部分“共同建设有序生活”,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构建有序的生活,不仅需要公民个人提高自身的守序意识,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群策群力,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法制的保障。本课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公共生活场景,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良好的有序的公共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对展现人们的文明习惯,彰显良好的社会风气,体现祖国的国家的文明进程有何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个人社会国家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教学时也要遵循“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的思考逻辑展开教学。《我参与 我奉献》一课,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情境讨论、选择方案、阅读法条等活动园,安排了阅读角。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意识到在帮助他人要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自觉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了解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了有效保障。本课内容为“友善相待”。表1《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我们的公共生活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身边的公共生活有哪些公共生活需要道德与法律的保障增强公共意识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公共生活有什么意义公共生活需要什么来维护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参与 我奉献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如何树立平等友善等公共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四、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能了解些公共生活设施及规则,但对于公共生活与个人的关系,个人如何参与公共生活以及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责任和法制意识还停留在表面,需要教师进步引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的意义,并能联系自身经历,理解公共生活与个人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要依法依规维护公共利益。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1.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2.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从而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3.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自觉树立公共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二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能通过述说生活中相关的案例,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初中小学高中七下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八上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二上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三下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五下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必修2“经济与社会”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课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我们个人可以如何构建有序生活 道德修养:懂得有序生活需要各方努力 法治观念:知道公共生活受到国家法律保障 健全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为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贡献力量 责任意识:树立规则意识,遵守社会公德与法律,维护公共秩序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我们个人可以如何构建有序生活,懂得有序生活需要各方努力 难点:知道公共生活受到国家法律保障三、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感悟有序生活需要各方努力。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结合自身经验,列举有序生活需要各方努力列举4个及以上得3星; 列举1-3个得2星; 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说明得2星。( )分析案例,理解公共生活受到国家法律保障认真阅读,积极分析得1星; 能准确概括得4星; 概括不够全面得3星。( )2.讨论明晰,学会为构建有序生活贡献力量。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通过课堂讨论知道如何为构建有序生活贡献力量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 能够说出1点得1星; 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得2星。( )3.课时学习评价 第一课时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如何构建有序生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谈感受 教师引领:有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几幅图片,交流感受,使学生初步感知有序的公共生活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讲授新课 环节一:养成文明习惯 1.列举交流:生活中有些人明明看到了公共标志的提醒,却因为没有人监管而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图片示例: 2.讨论交流:怎样才能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 教师引领: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 3.说一说: 你们认识这个标识吗?为什么人们要设置这样的标识? 教师引领:排队等候,有序进行,也是一种文明的标志。 知识拓展: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行为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环节二:共建有序生活 1.辨析说明:请说明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 情境一: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 情境二: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 情境三: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或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 2.扩充秩序单: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呢? 知识小结: 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小试牛刀: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情境一: 教师引领:我们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情境二:路口红绿灯坏了,行人车辆乱成一团。解决办法: 温馨提示:请你调查了解国家 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 所做的努力。 和家人交流解决问 题的办法,可以从国家 社会、个人三个不同角 度思考问题,找寻对策 知识归纳: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的做法 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 我们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3)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4)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和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链接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 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 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小试牛刀 学习法律知识,将行为与相关法律相连 环节一:通过组织学生列举交流,引导学生在列举所知道的生活中不文明现象的同时,从反面认识到文明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组织学生识读标识,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要做到文明有礼有序,从而自然的引出下一环节的学习。 环节二:通过组织学生辨析说明,引导学生在分析三则情境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交流正确做法,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小试牛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把上面所学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规则用以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应用的能力 “知识归纳”环节,是在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师生共同总结,使学生全面了解如何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 法律链接和小试牛刀活动动,共同起到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的作用,夯实知识。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完成评价量表1。 环节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同时完成评价量表2.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过程中的表情变化及回答的答案,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教师通过检测学生对相关法律及其职能的了解,及时作出评价与点拨。课堂总结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遵守社会秩序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提出号召,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回顾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作业布置 公共场所中设置了很多的公共标志,请同学们走进公共场所去观察,完成公共标志学习单。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夯实知识。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2课时内容总览单元学习内容01单元教学情境02教学目标03新知导入04新知讲解0506目录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作业布置07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内容一览表 公共生活靠大家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4.我们的公共生活 认识公共生活维护公共利益 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探究公共秩序认识公共标志养成文明习惯共建有序生活 6.我参与 我奉献 友善相助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 单元教学情境《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我们的公共生活 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我们身边的公共生活有哪些 公共生活需要道德与法律的保障 增强公共意识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公共生活有什么意义 公共生活需要什么来维护 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参与 我奉献 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 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如何树立平等友善等公共意识 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政治认同:知道我们个人可以如何构建有序生活道德修养:懂得有序生活需要各方努力法治观念:知道公共生活受到国家法律保障健全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为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贡献力量责任意识:树立规则意识,遵守社会公德与法律,维护公共秩序学习目标欣赏图片,谈感受新知导入有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新知导入生活中有些人明明看到了公共标志的提醒,却因为没有人监管而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目标导学一 养成文明习惯新知讲解怎样才能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新知讲解排队等候,有序进行,也是一种文明的标志。你们认识这两个标识吗?为什么人们要设置这样的标识?议一议:新知讲解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行为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新知讲解请说明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或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目标导学二 共建有序生活新知讲解扩充秩序单: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呢?我熟悉的公共生 活 需要遵守的 公共秩序 秩序的作用 我的做法过马路时 公共交通秩 序 保证行人自身的安全,不影响 正常的秩序...... 红灯停,绿灯行,要走斑马线等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 星红旗,奏响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时 升旗仪式的 规则 使升旗仪式庄严、神圣...... 肃立,行少先队队礼等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 老人或爱护环境的公 益活动时 社区活动的 秩序 使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尊重老人,使用礼貌用语等在博物馆参观,听讲 解员介绍展品时 博物馆的规 则 保护公共场所设施,营造良好 的观展活动环境,让大家观有 所得...... 不大声喧哗,不拥挤,不触摸展品等图书馆看书时 图书馆规则 营造良好的阅读活动环境,让 大家读有所得...... 爱护书籍不损坏,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等...... ...... ......新知讲解知识小结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新知讲解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我们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新知讲解调查研究提示:请你调查了解国家 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 所做的努力。和家人交流解决问 题的办法,可以从国家 社会、个人三个不同角 度思考问题,找寻对策、、。路口红绿灯坏了,行人车辆乱成一团。解决办法:发现问题交管部门交警 维序专业维护等 多家单位新知讲解共同建设有序生活研究发现:交管部门交警 维序专业维护等 多家单位路口红绿灯坏了,行人车辆乱成一团。发现问题新知讲解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我们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新知讲解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和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新知讲解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 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 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共同建设有序生活:个人、社会、国家新知讲解学习法律知识,将行为与相关法律相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毁坏国家文物的行为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新知讲解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和表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个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形成遵守公共秩序光荣,破坏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新知讲解“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遵守社会秩序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共同创建美好家园。课堂总结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养成文明习惯共建有序生活板书设计标志 出现的场所 置身其中的感受公共场所中设置了很多的公共标志,请同学们走进公共场所去观察,完成公共标志学习单。公共标志学习单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2课时 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整体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