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课件(共19张PPT)-《会计电算化》同步教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课件(共19张PPT)-《会计电算化》同步教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目 录
ONTENTS
C
任务一 探析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任务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任务四 把握会计电算化的财务数据流程
学习情境一 会计电算化认知
知识目标
探析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把握会计电算化的财务数据流程。
学习情境一 会计电算化认知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能够准确把握会计电算化的财务数据流程。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一、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与制度建设,以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通常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是指狭义的会计电算化。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二、
(一) 数据处理方式不同
手工会计的数据处理方式主要是信息人工化,即手工操作处理,人工干预过多,信息存储以纸张为主(手工抄录);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处理方式主要是信息代码化,计算机自动处理,人工干预较少,信息存储以磁性载体为主(数据备份),以纸张为辅(打印输出)。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二) 数据处理流程不同?
手工会计的数据处理流程主要是“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通过五种账务处理流程(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和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登账编报,而且要求平行登记,重复抄录信息,核算效率较低;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处理流程主要是“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数据”,即“输入记账凭证—计算机自动处理(集中化、自动化)—自动输出相关会计信息(自动登账编报)”,系统数据共享,不存在重复抄录信息,核算效率较高。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三) 人员机构不同
手工会计的人员机构主要是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部门。会计电算化的人员主要是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操作维护人员,会计电算化的机构主要是会计数据处理、管理和维护部门。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四) 内部控制不同
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加强手工会计内部牵制稽核控制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控制,重点包括风险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营运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人机交互处理控制和系统模块连接控制等。在会计电算化下,手工会计的部分内部控制(如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的试算平衡等)失效和部分内部控制(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等)发生转移。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一) 实施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三、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只有会计凭证需要人工录入和审核,其他会计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任务中解放出来,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借助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能及时完成各项会计核算任务,缩短了会计数据的处理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进而促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二) 实施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手工会计下的核算不规范和错漏百出现象得以避免,所有会计信息被代码化和标准化,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数据,只要保证会计数据输入的正确性与合法性,就能保证整个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和合法性,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三) 实施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手工会计人员迫切需要自我转变。手工会计人员在掌握好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学习计算机操作相关知识,可以有更多时间参加企业管理,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要求,间接提高自身的素质。
任务二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四) 实施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企业从经验管理走向了科学管理,克服了人工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和管理决策的随意性,使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类管理信息成为可能;企业在注重会计事后核算的同时,可利用计算机决策模型进行事先预测和事中控制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为企业全面现代化管理奠定基础。
任务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
一、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子系统)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模块。
从管理角度而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任务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一)会计核算系统
(1) 财务系统。财务系统包括总账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报表管理等模块。
会计核算系统又分为财务系统(账务系统)和购销存系统(供应链系统),主要完成会计核算,并为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会计数据。
(2) 购销存系统。购销存系统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核算管理模块。
任务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二) 会计管理系统
会计管理系统包括财务分析等模块,主要依据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会计数据,借助会计管理模块,完成会计管理功能。
任务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三)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决策支持、管理驾驶舱等模块,主要依据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会计数据,借助会计决策支持模块,完成会计决策支持功能。
截至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已从会计核算系统向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迈进。
任务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一)会计核算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职能
二、
会计核算既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职能,也是会计管理与会计决策的基础,借助会计软件的财务系统和购销存系统,通过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和输出数据过程,完成企业经济业务的事后核算,为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提供原始会计数据。
任务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二) 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是会计决策的基础,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融入管理会计方法,强化会计核算管理,并将会计决策细化成管理目标,借助会计软件的财务分析管理等功能模块,从而实现会计管理的事中控制功能,并为会计决策提供会计资料。
任务三 认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职能
(三) 会计决策
会计决策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深化,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基础上借助会计软件的决策支持、管理驾驶舱等功能模块,通过构建决策模型库,利用决策分析方法,形成可供高层决策者选择的决策方案,从而实现会计决策的事前预测功能,并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