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申论项目十一、 申论的历史沿革三、 申论的性质二、 申论的概念1.理解申论的概念、性质。2.了解申论的特点、考查内容。1.掌握申论的写作模式与技巧。2.学会撰写申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项目目标任务情境赵××20××年在某省公务员考试中,申论92分,行政能力测试81分,在321选1的录入比例中考取了该省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厅的公务员职位。朋友们在向他表示祝贺之时,也向他咨询,如何做好申论题。赵××向好友介绍说,做申论试卷,就是把自己真正当成政府的人,替政府说话,提出解决办法来。拿到题以后,通过分析所给材料,联系社会热点,发挥想象力,平时多看新闻,多看报纸,多关注社会。比如说,如果给出的多是一些与腐败有关的材料,所选的角度很多,但结合社会热点,很可能就与加强廉政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有关。随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实施,申论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测试方式出现并推行开来。申论的命题非常科学,通常是要求针对给定材料或者特定话题展开议论,在充分吸收策论、基础写作和公文写作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实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01申论的历史沿革1申论第一次进入公务员考试,是在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当年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由“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的“申论”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因此也更为广大考生所关注。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再一次出现。从2002年起,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分为A、B两类,A类公共科目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B类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而2005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则将录用的职位分为甲、乙两类。其中甲类职位需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乙类职位的公共科目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增加“申论”部分,是公务员考试所做的一种尝试。这种考试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对考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的一种方法。申论是针对给定材料、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申述的文体。申论考试,是针对给定材料,从自身的观点、立场出发进行应对解答的一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方式。申论的概念2“申论”一词,出自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分析与说明事理。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论述文章体式的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出:“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即融通各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一概都可称为“论”。纵论时事政治的称为“政论”,考辨历史的称为“史论”,总览内容予以阐述的称为“概论”,评优劣、论得失的称为“评论”等。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申论的概念申论是测试考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但与传统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进行论述,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则侧重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申论的概念“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申论考试摒弃了原来的简单议论文模式,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作为公开、公正、客观地录用公务员的考试科目,其内容、方法和测评都体现了人才考核的基本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申论的概念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作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有所认识、有所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去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考查考生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申论的性质3申论的特点4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Q5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Q4测试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国际性Q3测试目的针对性强申论的特点前面提到,申论测试既不同于古代选拔贤良的策论,也不同于当今的高考作文考试,它具有自身的特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Q2测试背景资料涉及面广Q1测试形式灵活多样材料+答卷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1概括部分2 方案部分方案部分,则是应用文写作。3 议论部分议论部分自然是议论文写作了。4Q1测试形式灵活多样Q2测试背景资料涉及面广01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为反映这一要求,申论所给定背景资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02申论的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至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争议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不会成为背景材料。申论测试的目的申论的背景资料Q3测试目的针对性强申论测试考查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从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与测试的命题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目的具有针对性,试题也具有针对性;试题为测试的目的服务,目的则是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选拔公务员的申论测试,一开始就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仅注重对应试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对应试人员将要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考查。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上都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在内容上体现了中国特色。西方一些实行公务员制度时间比较长的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是分类分等、定时定期进行的,人员的选拔录用与职位紧密结合,采用不同的试卷,以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对人员的不同需求。我国也将逐步在公共科目试卷中,体现中央国家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做到分类、分等、定期考试。Q4测试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国际性Q5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充分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申论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公务员考试命题不仅会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会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申论的考查内容5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Q2市(地)以下申论考试考察内容Q1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考试考察内容申论是考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01职业的含义02职业的特点1.社会性2.经济性3.稳定性4.多样性5.层次性6.技术性031.阅读理解能力报考者被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02职业素养1.社会性2.经济性3.稳定性4.多样性5.层次性6.技术性Q1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考试考察内容2.综合分析能力报考者被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报考者被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理解分析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4.文字表达能力报考者被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报考者被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做出恰当的解释。.报考者被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报考者被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报考者被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Q2市(地)以下申论考试考察内容申论的格式及写法6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Q4申论结论的写法申Q3论本论的写法Q2申论引论的写法申论的格式及写法申论考试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并重。申论的题型主要包括三种:阅读理解题、综合分析题与提出对策题。请替换文字内容Q1申论标题的常见类型及写法020102.体现论点类标题体现论点类标题这类标题直接体现文章的中心论点,以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吸引读者,启迪读者进行思考,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01.提示类标题所谓提示类标题,是指标题明确提示文章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Q1申论标题的常见类型及写法040304.激发兴趣类标题激发兴趣类标题是借助新鲜的事例、新颖的手法、活泼的语言引发读者阅读评论的兴趣。。03.表明态度类标题表明态度类标题直接表明作者对事件或问题的态度、意愿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对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分明的现象,或一些特别值得强调的问题,这类标题可以起到明辨是非的作用。Keyword申论引论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态度鲜明。2.开门见山Keyword申论引论用给定的材料概括引申,恰当结合历史、现实,交代论述的观点。.3.引申生发Keyword申论引论通过引子来解释提出的论题,引领读者迅速集中注意力。1.敲门破题申论引论部分即论述的开头,也就是提出问题的部分。申论引论的写作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Q2申论引论的写法01.申论本论部分的基本结构(1) 并列式。举出几个并列的论据直接论证中心论点,或者举出几个并列的、从属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以论证中心论点。(2) 递进式。对论题进行逐层分析,使议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把每一层分析都建立在上一层分析的基础上,既是上一层意思的补充,又是上一层意思的深化。通过逐层分析,使读者对事物或问题的实质有更为深入的认识。02.申论本论部分常见的论述模式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末尾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Q3申论本论的写法01申论结论可用简短的语言高度概括前文精华,设法突出中心论点,给读者以新的启示。02申论结论可以直接发号召,或者写些鼓舞人心的语句。语言要干脆有力,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强调论点发出号召Q4申论结论的写法Q1聘书的概念Q4尾部申论的写作技巧7Q3申论的写作要求Q2写作申论的注意事项Q1作答阅读理解材料的原则01申论阅读的时间要求是40分钟。这是由材料内容的专业性、材料内容的丰富性、材料形式的无序性三个因素决定的。02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把握给定资料的主题和层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化零为整,这样作答起来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否则,只能是答非所问,偏离主题。保证时间把握整体Q1作答阅读理解材料的原则030405阅读理解材料必须根据整体印象突出普遍原则,即一般人的理解和大众化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原则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偏离材料提供的基本倾向和基调,否则就与提供的参考答案相去甚远,分数不理想。。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给定资料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但重点强调是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如何坚持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的问题。强调重点原则,既指整个给定的资料,也包括给出的每个段落,只有都照顾到了才能体现强调重点原则。给定的申论阅读理解材料中某些段落与材料的主题关联性不大或多是一些铺垫性的资料,或是给定资料中出现过多描述性的语言,考生必须学会筛选和过滤。强调重点过滤材料强调普遍原则1 明确申论考试的性质申论考试与传统材料作文考试不同。传统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浪漫色彩较浓。而申论考试则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要求并重的考试,不能游离材料的主题而漫无边际地联想和想象,要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现实主义色彩较浓。广大考生一定要认识到不能用传统材料作文的写作思维来应对申论考试。Q2写作申论的注意事项3 明确作答的顺序要求由于申论考试试卷和答题纸是分离的,所以答案只能写在答题纸上,申论阅卷采用电子扫描方式进行,这样就要求应试者答题时要依次作答,不能颠倒顺序,答案书写于指定位置。如果不按顺序答题,答题位置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出现异常卷,必然影响成绩。2 明确阅读材料的时间与其他给定材料的写作不同,申论写作明确要求阅读材料的时间为40分钟,作答时间为110分钟。1.用政府语言说话公务员是从事政府工作的人员,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政府,那么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自然也要具有政府色彩。要改变平时口语化、突显个人色彩的语言方式,要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特点;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正确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站在政府的角度,用政府语言说话。2.综合全面地思考问题申论考试特别强调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只有全面把握,认识才能达到材料中所体现的深度。Q3申论的写作要求3.思考问题要有一定的高度例如当下的热点——和谐社会。什么样的社会是和谐社会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政府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都体现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提到民主法治,我们就能很自然地联系到法治社会的建设。4.关注热点问题,注重知识信息的积累现在最热点的问题是什么 申论的特点之一,就是针对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的申论还是各个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都是如此。所以,在平时就应关注社会热点,在考试前更要收集社会热点问题,掌握的知识点越多对考试的帮助越大。Q3申论的写作要求例文分析【考题评析】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典型实例10-1练习项目实践写作题下面是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请仔细阅读之后,思考并写作。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