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法 律 文书项目九任务二、上诉状任务一、起诉状任务三、申诉状任务四、 答辩状1.了解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答辩状的种类及概念。2.理解法律文书对写作材料、文书结构和语言表述的要求。1.能根据实际情况,按要求写作相应的法律文书。2.重点掌握起诉状申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的写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项目目标答辩状04一、 答辩状的概念、特点四、 答辩状的写作要求二、 答辩状的种类三、 答辩状的格式写法Q1答辩状的概念Q2答辩状的特点答辩状的概念、特点1答辩状是民事和刑事案件的被告一方或被上诉一方,针对原告或上诉人的指控,就其起诉状或上诉状中的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进行答复和辩护的法律文书。Q1答辩状的概念1.严格的程序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应该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收到答辩状后,应在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上诉人收到原审法院送达的上诉状副本后,15日内应当提出答辩状。2.内容的针对性不论是答辩请求还是理由,在撰写答辩状时都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且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从对方的起诉状中发现有利于己方的细节和漏洞,抓住这些地方进行有力的辩驳。Q2答辩状的特点1.按诉讼程序分根据诉讼程序来分,答辩状可分为:一审程序中的答辩状,即被告针对原告的诉状提出的;二审程序中的答辩状,即被上诉人针对上诉人的上诉状提出来的。根据案件的性质来分,答辩状可分为民事答辩状和刑事答辩状两种。2.按案件性质分2答辩状的种类Q1标题答辩状的格式写法3Q2首部Q3正文Q4尾部答辩状的标题不体现程序,只写“答辩状”或按案件性质,标明“刑事答辩状”“民事答辩状”“行政答辩状”即可。答辩状的部分应写明答辩人的基本情况。答辩人的基本情况与诉状中原、被告基本情况的写法相同。答辩人是自然人的,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职务)、住址及邮政编码。有代理人的,写明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及邮编等;代理人是法定代理人的,要写明与答辩人的关系;代理人是律师的,写明姓名、职务及律师事务所名称;答辩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写明单位名称、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姓名、职务、电话、企业性质、工商登记核准号、经营范围和方式、开户银行及账号等。Q1标题Q2首部011.答辩案由答辩案由又称答辩原因:写明因为何人上告何事提出答辩。一般用“现将×××为××一案上告我一事,答辩如下”,或“因×××(原告)诉×××(答辩人)×××(案由)一案,现提出答辩如下”等字句表述。033.答辩意见答辩人在充分阐明答辩理由的基础上,对案件的处理提出自己的答辩意见。022.答辩理由答辩理由是答辩状的主体部分。一审答辩状和二审答辩状的写作目的和方法略有不同。Q3正文答辩状的写作要求4Q1 要有针对性,抓住关键Q2要尊重事实,熟悉法律Q3语言犀利泼辣,用词准确有力,推理严密Q1要有针对性,抓住关键原告人或上诉人在诉状或上诉状中列出的事实和理由,是其提出诉讼请求的论据,驳倒其所列论据,他的请求自然不能成立。因此,答辩状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对方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进行辨析和反驳,切不可抛开对方提出的问题另做文章。一个案件常常涉及许多人和事,时间可能跨度很大,但无论事件多么烦冗复杂,总有一个或几个关键部分。撰写答辩状是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的诉讼请求而进行的答复和反驳,应当避开枝节,抓住双方在案件中争执的焦点,在关系到胜诉的关键问题上下工夫,争取主动。这就要求答辩状的撰写者充分研究事实,掌握证据,分清主次,言简意赅,一语破的。Q2 正文Q2要尊重事实,熟悉法律事实是判案的基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如原告无理,就一定会歪曲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答辩状对此最有力的反驳,就是揭露事情真相,并列举出证据。原告有时采用避重就轻、为我所用的办法陈述事实,答辩状要准确进行揭露,把不利对方的事实部分突显出来。如果原告尊重客观事实,真实反映事实,答辩状就应承认,决不能无理狡辩。法院判决和裁定,以法律为准绳。答辩状撰写者应当熟悉并熟练运用有关法律条文,使自己的理由和主张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同时,要揭露起诉状或上诉状中引用法律上的谬误,指出其行为的不合法性。“打官司”就是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让法院判断谁的行为合法,谁的行为违法。Q3语言犀利泼辣,用词准确有力,推理严密答辩状是对起诉状、上诉状的辩驳,因此语言是论战性的,要善于用犀利泼辣、尖锐有力的语言,找出对方的矛盾与破绽,击中其要害,驳倒其谬误。切忌意气用事或恐吓谩骂,更不能恶言嘲讽,搞人身攻击。例文分析【实例评析】答辩状的首部和尾部都是格式化的行文,重点部分是答辩状的正文部分。本行政答辩状在正文开头简单地介绍了案件的经过,可以令法官从答辩人的角度来了解事情大致经过,对答辩方有利。然后答辩状从原告的工作职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行动和政府有禁令等三个方面,将原告想推卸责任的真实目的逐一反驳,来证明自己的行政处罚没有不当。行政答辩状典型实例9-4练习一、 填空题1. 主要是要针对对方的诉讼请求、主张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有的放矢地进行反驳与辩解,并答辩阐明本方当事人的主张和根据。2.起诉状又称 ,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向 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3.根据案件的性质,上诉状可分为 、 和 。4.起诉状主要分 、 和 三类。5.根据诉讼程序来分,答辩状可分为 答辩状和 答辩状。6.起诉状只要符合事实、理由正当,依法经法院受理后,对于法院审理该案有一定的 作用。7.刑事上诉状是 及其 或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及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 或 原裁判的书面请求。8.根据案件性质来分,答辩状可分为 答辩状和 答辩状两种。9.被告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 日内应该提交答辩状。10.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答辩人的 、性别、年龄、 、籍贯、职业、单位、住址。项目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