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企业所得税 课件(共32张PPT)-《中国税收》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章 企业所得税 课件(共32张PPT)-《中国税收》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2.熟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能判断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及其纳税义务。
3.熟悉企业所得税税率和税收优惠,
能选择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适用税率,
能运用税收优惠并进行纳税调整。
4.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应纳所得税
额的计算方法,能计算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
业的应纳所得税额。
本章学习目标
5.能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与税务部门沟通,争取
税务部门对企业的税收支持。
6.能与企业员工共同进行税收筹划。
1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2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3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税额计算
4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税款缴纳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企业所得税是对公司或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取得的盈利征收的一种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法律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二节 企业年得税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一、纳税人认定
知识链接
企业所得税扣缴义务人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
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所得与所设机构、场
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各项所得应缴纳的
企业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二、佂收对象确定
三、所得来源地确定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税额计算
企业所得
税税率
境内未设立:20%
减半征收优惠:10%
境内设立:25%
一、税率选择
二、税收优惠
二、税收优惠
二、税收优惠
二、税收优惠
二、税收优惠
二、税收优惠
二、税收优惠
三、计税依据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
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
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
度亏损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会计利润总额的基
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获得。计算公
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收入总额确定
收入总额确
认的一般规定
收入总额确定
的特殊规定
视同销售收
入的确定
不征税
收入
免税收入
财政拨款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权益性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亏损弥补
扣除项目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
准予扣除项目确定的基本原则
准予扣除项目的基本内容
限额扣除的项目
不得扣除项目
四、税额计算
居民企业适用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所得税额计算
1.分期预缴
(1)据实预缴。
本月(季)应纳税额=实际利润累计额×税率-减免税额-累计已预缴的所得税额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
本月(季)应纳税额=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2(或4)×税率
2.年终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境外所得应补税额
(1)计算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按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3)计算减免税额。减免税额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优惠税率减征的所得税额。
小型微利企业减征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20%)
②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征的所得税额。
高新技术企业的减征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15%)
③ 民族自治地方企业享受减征或免征的属于地方分享的所得税额。
④ 执行过渡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免缴的所得税额。
⑤ 执行国务院制定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免缴的所得税额。
(4)计算抵免税额。
(5)计算境外所得应补税额。
境外所得应补税额计算步骤与公式如下。
第一步,计算境外所得应纳税额。
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境外所得换算成含税收入的所得-弥补以前年度境外亏损-境外免税所得-境外所得弥补境内亏损)×税率
第二步,计算境外所得抵免税额。
居民企业适用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1.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
2.核定征收的办法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其中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非居民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应扣缴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征收率(10%)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税款缴纳
一、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确定
二、纳税期限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
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三、纳税地点
内容结构
知识点:企业所得税 居民企业 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征税范围 非居民企业征税范围 应纳税所得额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能力点: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认定 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确定 企业所得来源地判断 税率选择 税收优惠政策应用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利润总额计算 纳税调整金额计算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计算 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额计算 居民企业分月(季)预缴企业所得税额计算 核定征收纳税人预缴企业所得税额计算 年终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额计算 境外所得应补税额的计算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确定 纳税期限确定 纳税地点确定
重点:纳税人认定 所得来源地确定 税率选择 税收优惠运用 应纳税所得额确定 税额计算 税款缴纳
难点:纳税人认定 所得来源地确定 税收优惠运用 应税收入的确定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的计算 居民企业所得税额计算 已纳税款扣除的计算
复习思考题
1.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身份怎样认定?简述其纳税义务。
2.如何确定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地?
3.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有几种?简述其适用范围。
4.简述现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具体内容。
5.简述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的具体内容。
6.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怎样确定其金额?
7.居民企业所得税税额计算方法有哪些?分别简述其计算程序。
8.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额怎样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