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第四章 报表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概述报表格式设计报表公式设置报表数据处理第一节 报表管理系统概述一、报表管理系统功能概述报表管理系统革新了会计报表的传统处理方式,使会计报表的处理更加灵活、准确、及时、有效。其主要功能包括:报表格式设计、报表数据处理、图表管理、文件管理等。1.报表格式设计报表格式设计是指:在输入报表数据前先设计一个报表的模板,定义报表中的固定结构。报表管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功能,包括设置报表尺寸、定义组合单元、设置单元属性、编辑公式、设置报表风格等。2.报表数据处理报表数据处理是指:会计数据的采集、计算、汇总并生成会计报表。报表管理系统提供了排序、查询、审核、舍位平衡、汇总等多种功能。3.图表处理功能报表中采用图表形式,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和分析财务数据。利用图表处理功能,可很方便地对以图形方式组织报表数据。可以制作直方图、立体图、圆饼图、折线图等多种形式的分析图表,还可以对图表的位置、大小、标题、字体等进行编辑。4.文件管理功能报表管理系统提供了各类文件的管理功能,并能够进行不同文件格式的转换,如文本文件、﹡.MDB文件、﹡.DBF文件、Excel文件等。文件管理功能还提供了标准财务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功能,可以和其他财务软件进行数据交换。5.其他功能此外,报表管理系统还提供了行业模板、报表输出及二次开发等功能,用户可依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二、报表管理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报表管理涉及了众多相关概念。只有了解这些基本概念,用户才能更好地使用报表管理系统。1.报表及报表文件报表报表也称表页,是报表管理系统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它是由若干行和若干列组成的二维表。具有相同格式不同数据的每张报表称为一个表页。报表文件报表文件是一张或多张报表以文件形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中。每个报表文件都有一个由“名称”和“.扩展名”组成的表名,如“利润表.REP”。每个报表文件可以包含若干张报表(表页),如“利润表”报表文件中可存放多个月的多张利润表,每一张表都有一个表名。在报表文件中确定一个数据所在位置的标识为“表页名”、“行”和“列”,因此,报表文件相当于一个三维表。2.报表结构根据报表结构的复杂性,可将报表分为简单表和复合表两类。简单表简单表由若干行和列组成,它通常分为四个部分:标题、表头、表体和表尾。货币资金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大多数会计报表都属于简单表,如图所示。简单表的组成标题:用来表示报表的名称。通常情况下,标题的字体、字号会较为突出,并居中显示。表头:用来描述报表的编制单位名称、日期、报表栏目等。其中报表栏目定义了报表的内容和结构,是表头的重要部分。表体:是一张报表的核心,主要包括了项目和数据。项目通常作为固定的表样存在,而报表中的数据会随不同的会计期间而变化。表尾:指表体以下辅助说明的部分,如制表人、审核人等。复合表复合表是多个简单表的层次组合。3.报表单元单元报表中由行和列确定的方格称为单元。单元是组成报表的最小单位,用于填置各种数据。单元的名称由所在行、列标识,如B4,即表示报表中第2列第4行对应的单元。单元区域单元区域由表页上的一组单元组成,自起点单元至终点单元构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矩阵。起始单元和结束单元用“:”联接,表示区域范围。如C3:G7,表示自C3单元至G7单元的长方形区域。组合单元组合单元是由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单元合并组成的区域。这些单元必须是同一单元类型。在报表管理系统中处理报表时将组合单元视为一个单元,所有针对单元的操作对组合单元都有效。组合单元的名称可以用区域的名称或区域中单元的名称来表示。单元属性单元属性包括单元类型、字体图案、对齐方式等。其中单元类型分为数值单元、字符单元、表样单元。数值单元:用于存放报表中的数据,需在“数据”状态下输入。数值可直接输入,也可由单元中存放的单元公式运算生成。建立一个新表时,所有单元的类型缺省为数值型。字符单元:可存储字符型数据,需在“数据”状态下输入。字符单元的内容可以是汉字、字母、数字或符号,其内容也可以由单元公式直接生成。表样单元:在包含多个表页的报表中,有许多单元的内容是一样的,如表头、标题等。为此,系统提供了表样单元。表样单元有两个特点:①其内容只能在“格式”状态下输入和修改,在“数据”状态下只能查看;②其内容出现在所有表页的相同单元中。4.关键字关键字是一个的特殊数据单元,可以唯一标识某一个表页,用于在大量表页中快速选择某一表页。每张报表可以定义多个关键字,常用的关键字主要有六种:单位名称、单位编号、年、季、月、日。关键字的显示位置在“格式”状态下设置,关键字的值则在“数据”状态下录入。5.“格式”状态与“数据”状态在报表管理系统中,报表格式设计工作与报表数据处理工作分别在不同的状态下进行。“格式”状态在“格式”状态下,可以对报表格式进行相关操作,如设置报表尺寸、行高、列宽、单元属性、单元公式等。在“格式”状态下只能显示报表格式,不能显示报表数据。“数据”状态在“数据”状态下,可以管理报表的数据,如录入数据、增加或删除表页、根据单元公式计算数据、进行审核及舍位操作、制作图表、汇总报表等。在“数据”状态下,不能修改报表格式,只能看到包括内容和格式的全部报表内容。要进行“格式”状态和“数据”状态的切换,可以单击报表工作区左下角的【格式∕数据】按钮。6.固定表与可变表固定表固定表是指报表格式固定,不随经济业务或统计数量的变动而改变固有格式的报表。可变表可变表是指报表格式不固定,可根据业务统计与管理的需要随时改变报表大小或格式的报表。可变表在报表中增加了可变区,可变区是指屏幕显示某个区域的行数或列数是不固定的,在一个报表中只能设置一个可变区。设置可变区后,屏幕只显示可变区的第一行或第一列,其他可变行列隐藏在表体内。可变行列数可随实际需要而增减。三、报表管理系统基本操作流程报表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分为报表格式设计、报表数据处理、报表输出三个主要步骤,具体流程如图所示。报表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图1.启动系统,建立报表启动报表管理系统,新建一张空白报表,并进入“格式”状态。这时可以在此张报表上进行报表格式设计,在保存文件时为该表重新命名。2.报表格式设计在“格式”状态下对报表格式进行设计,包括确定报表尺寸、项目内容、关键字等。3.定义公式定义报表获取数据、计算数据的各类公式,包括单元公式、审核公式和舍位平衡公式。4.报表数据处理包括录入报表数据,根据单元公式获取其他数据,输入关键字,生成报表,进行数据审核、舍位平衡、汇总等操作。5.图表处理在一个报表中插入图表文件,进行图表数据分析,同时可对图表风格进行设置。6.报表输出报表编制完成,可按实际需求输出报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