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学写计划和总结 课件(共24张PPT)-《应用写作》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学写计划和总结 课件(共24张PPT)-《应用写作》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项目四 事务文书
事务文书是个人、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用于沟通信息、总结得失、研究问题的实用文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体式的灵活性、语言的通俗性、联系实际的现实性。本项目将着重介绍事务文书中的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和会议记录。
项目导读
知识目标
了解事务文书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和会议记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掌握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和会议记录的结构与写法。
熟悉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和会议记录的写作要求。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能结合实际需要正确选用事务文书,并按照规范格式撰写文书。
素质目标
培养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锻炼管理思维,提升计划、总结、调研的能力。
增强统筹规划意识,培养通过分析数据来觉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学习目标
任务一 了解事务文书
任务二 学写计划和总结
目录Contents
任务三 学写调查报告和会议记录
学写计划和总结
任务二
任务清单
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就在对应的方框中打一个“√”。
任务进程 序号 任务内容 是否完成
课前预习 1 收集6篇各具特色的计划和3篇总结,尝试对其进行分类 □
2 写出对计划和总结的初始认知 □
课中学习 3 阅读“任务导入”,并思考“任务导入”后面的问题 □
4 理解计划、总结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5 掌握计划、总结的结构与写法 □
6 熟悉计划和总结的写作要求 □
课后复习 7 简要分析课前所收集范文的结构特点与写法,并做好记录 □
8 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制订一份学习计划,并对自己本学期的表现进行总结 □
任务导入
某校就业处制订了一份毕业生顶岗实习计划,要求该校大四毕业生认真阅读,按照计划所列的内容、时间和要求认真实习,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在实习结束后总结经验和教训,写一份顶岗实习活动总结。
请思考:计划由哪几部分构成?它有什么作用?总结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是该校的大四毕业生,你将如何写这份总结?
知识解读
一、 计划
计划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为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预先对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活动进行安排的说明性应用文书。
计划是一个泛称,常见的“纲要”“规划”“安排”“打算”“意见”“方案”“要点”“设想”等实质上都是计划。一般来说,期限较长、范围较广、内容较概括的计划称为“纲要”或“规划”;内容较单一的计划称为“安排”或“打算”。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和进度等方面对某项工作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安排时宜用“方案”(实施方案);对某个时期的工作提出指导原则和总体要求时宜用“要点”;对于某项工作进行比较粗略的打算或安排时,宜用“设想”。
(一)计划的概念
知识解读
(二)计划的特点
知识解读
(三)计划的分类
知识解读
(四)计划的结构与写法
1.标题
由“计划制订者名称+完成时限+内容+文种”组成,如“××职业学校2022年招生计划”。
计划的标题有多种拟写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可省略计划制订者名称,由“完成时限+内容+文种”组成,如“2022 年学习计划”;同时省略计划制订者名称和完成时限两个要素,即由“内容+文种”组成,如“健身计划”。标题中省略的内容要在正文中或结尾处有所交代或加以注明。
文章式标题,一般根据计划的主题或目标拟定,多用于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如“团结动员全区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知识解读
2.正文
(1)引言又称前言,一般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制订计划的背景、依据、指导思想、意义和重要性,并列出所要达到的目标。引言在全文中起引导作用,为制订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计划的正文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2)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目标和任务:是计划的核心内容,应明确地提出目标、任务,以及任务要达到的数量和质量等指标。
措施和步骤:是完成目标和任务的保证,应详细地说明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方法步骤,确保分工明确、条例清楚、时间安排合理。
(3)结尾部分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前景、明确执行要求,也可以在叙述主体内容的基础上自然收尾。
知识解读
3.落款
计划的落款在正文右下方,包括计划制订者的名称和成文日期。如果所写计划将以公文的形式下发,则应加盖公章。如果标题中已有计划制订者的名称,此处则可省略。
(五)计划的写作要求
撰写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充分分析客观条件,便于计划执行者通过努力能够完成。此外,应处理好大计划与小计划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
在计划任务较多的情况下,要解决好先与后、重与轻、主与次的关系。所写计划做到点面结合、有条不紊,才有利于工作的全面开展。
计划的目标应明确具体,为计划执行者指明努力的方向。同时,步骤和措施应详细具体,这样有利于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订计划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制订相应的措施与办法,以保证计划切实可行。不冒进,不盲目追求高指标。
1.客观分析,统筹兼顾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结合实际,切实可行
3.目标明确,步骤具体
例文赏析
全民健身计划
(2021—2025年)
“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详见教材
评析:这是一篇专题性计划。计划采用条文式结构,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几个方面对五年全面健身计划进行了说明。全文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
知识解读
二、 总结
总结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反思和分析,阐述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用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应用文书。日常工作中的总结通常还有其他名称,如“回顾”“小结”“体会”“经验”“心得”等。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总结中的科学结论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进行推广,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借鉴。
(一)总结的概念
知识解读
(二)总结的特点
知识解读
(三)总结的分类
知识解读
(四)总结的结构与写法
1.标题
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内容+文种”组成。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项除了“文种”之外,其他三项不一定同时出现,可视情况省略。
总结的标题有多种拟写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文章式标题: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揭示总结的内容或基本观点,不出现“总结”字样。
双行式标题:由正题和副题构成,正题点明主旨,副题补充说明,如“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做好财会工作——××厂财务处2021年工作总结” 。
知识解读
2.正文
(1)前言一般简单地说明写作依据,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做出基本评价,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铺垫。总结的前言应开宗明义,力求简洁。
总结的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2)主体是总结的核心部分,一般占全文2/3以上的篇幅,其内容包括工作内容、成绩及评价、经验和体会、问题或教训等。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以及现存问题的根源,揭示工作中具有规律性的内容。
主体的内容要全面,分析要透彻,全文可以采用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撰写。其中,横式结构是指内容从工作、方法、成绩、经验、教训等方面逐层展开;纵式结构是指全文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分成若干部分,标序加题,逐一展开。
(3)结尾通常包括归纳或呼应主题、指出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意见、表决心等内容。
知识解读
3.落款
落款包括署名和成文日期,写在正文的右下角。单位名称已经在标题中出现的,可不再署名。写成文日期时,要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年、月、日,年份应写完整,月份、日期不编虚位。
(五)总结的写作要求
总结是工作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环任务,写总结时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弄虚作假。总结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分析和评价要客观,做到实事求是。
在撰写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对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要做到有“事”有“理”,事理结合。这样的总结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
1.态度端正,实事求是
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3.事理结合,找出规律
例文赏析
××社区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结合社区实际,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生产经营中心,抓好一个落实——落实党委上任制,突出两个‘安’字——安全生产和人心安定
……详见教材
评析:这是一篇专题性工作总结。文章开头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指导方针和工作思路,起着总领下文的作用。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明确地写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路、做法、收获和经验,最后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整篇总结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任务实施
请根据要求写应用文。
(1)学校正在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为了响应这次号召,增强全班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请你结合班级工作安排及这次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拟写班级活动计划。
(2)请回顾本学期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表现,结合实际,写一篇个人总结。
要求:要素齐全,结构完整,格式规范,用语恰当。
任务评测
学生分组进行评测,并配合老师将下表填写完整。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知识与技能考核(60%) 所写计划与总结结构完整,格式规范(20分)
条理清晰,详略得当(20分)
用语得体,表达准确(20分)
综合素质考核(40%)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与同学交流观点(20分)
自觉树立统筹规划意识,善于自我总结和规划未来(20分)
总分 自评(20%)+互评(20%)+师评(60%)= 教师(签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