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三章 统计整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统计整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统计分组、汇总和统计表的设计。学习本章,要求:1.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地位。2.掌握分组方法和汇总技术。3.认识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4.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运用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 统计分组第三节 分配数列第四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第五节 统计整理中Excel的运用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一、统计整理的意义二、统计整理的工作步骤三、统计资料的审核一、统计整理的意义(一)统计整理的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与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称统计整理。统计整理包括对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的整理。统计整理就是人们对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是统计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统计整理的意义(二)统计整理的重要意义因此,统计整理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调查资料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也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一、统计整理的意义(二)统计整理的重要意义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2.进行统计分组3.进行加工汇总,编制分配数列4.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5.统计数据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二、统计整理的工作步骤统计资料审核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和正确性。检查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主要是检查所有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时间报送。三、统计资料的审核检查资料的正确性主要是检查统计调查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还要检查调查资料中各项指标统计的范围、口径、计算单位、计算方法等是否符合要求。统计资料正确性的检查方法,一般分为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三、统计资料的审核第二节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二、分组标志选择与分组界限的确定三、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四、统计分组的方法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一)统计分组的含义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某种标志将统计总体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统计分组的本质对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其本质是区分现象的性质。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二)统计分组的作用⒈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⒉反映现象的内部结构⒊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二)统计分组的作用⒈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统计分组是确定社会经济现象各种类型的基础,它能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从数量方面研究其不同的特征。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二)统计分组的作用⒉反映现象的内部结构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差别和相互关系,表明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反映现象总体的性质特征,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规律性。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二)统计分组的作用⒊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统计分组,将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中的一个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分析其他标志与该分组标志的关系的变化情况,以此分析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二、分组标志选择与分组界限的确定(一)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标志的概念:分组标志是将现象总体划分为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一)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标志选择的必要性:分组标志的选择是统计分组的关键分组标志是否正确选择,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分组标志一旦选定,就必然突出了总体在该标志下的性质差异,而掩盖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差异。(一)分组标志的选择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应该注意的问题1.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进行选择2.若干个标志中,要选择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3.要注意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思考题:1.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2.怎样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二)分组界限的确定分组标志选定以后,各组界限的划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划分各组界限是在分组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相邻组之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二)分组界限的确定确定分组界限的原则1.穷尽原则:指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组可归,无一遗漏.2.互斥原则:是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几个组.(二)分组界限的确定品质标志分组界限的确定,有些较为简单,而有些则较为复杂。一般要考虑两个因素,即事物的特点与统计研究的任务。数量标志分组界限的确定,主要应考虑数量标志的变异范围,并根据数量标志的变异范围划定各组界限,然后进行统计分组。三、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①简单分组:简单分组是指在被研究现象只按某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②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被研究现象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进行的分组。四、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标志和数量标志分组。四、统计分组的方法(一)品质分组标志按品质标志分组时,分组的组数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事物的特点与统计研究的任务。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定的属性,是确定组数的基本依据。四、统计分组的方法(二)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一般用数量来具体表现的标志。数量标志分组又叫变量分组,是统计分组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内容。四、统计分组的方法(二)数量标志分组变量分组按其变量值是否存在变动范围,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两种。1.单项分组与组距分组(1)概念:家庭按子女数分组 职工按月工资分组0 1000以下1 1000---30002 3000---200003 20000元以上合 计 合 计例如(2)应用条件:离散变量当变量值的变动幅度较小时,采用单项式分组,变动幅度较大时,采用组距式分组;连续变量只能采用组距式分组。四、统计分组的方法家庭按子女数分组 家庭数0 …1 …2 …3 …4 …5 …合 计 100 000例如职工按月工资分组 职工人数1000 …1001 …1002 ……合 计例如这样处理正确吗 职工按月工资分组1000以下1000---30003000---50005000—80008000-2000020000元以上应该是:2.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1)含义:在组距式分组中,各组的组距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不相等。各组组距均相等的组距分组叫等距分组,各组组距不完全相等的叫异距分组,也称为不等距分组。四、统计分组的方法2.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2)应用条件:一般说来,在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可采用等距分组,如学生按成绩分组、企业产品按合格率分组等。在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变动幅度较大时,采用不等距分组,更能反映现象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四、统计分组的方法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限⑴组限的概念:组限是指组距式分组中每组的上限和下限。组距分组中每组的最大值又称为上限,最小值又知名称为下限。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限⑵组限的表示方法:组限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即重叠组限(又叫连续组限)和不重叠组限(又叫不连续组限)。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限⑵组限的表示方法:一般情况下,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相邻两组的上、下限可以不重合,即采用不重叠组限。连续变量进行组距分组时,只能采用重叠组限的方法。统计学原理(第三讲)按学生人数分组 按学生人数分组50--59 50---6060-- 69 60--7070--79 70--8080-- 89 80--90下述两种离散变量的处理方法均正确例如统计学原理(第三讲)按工资分组 按工资分组1000--1999 1000---20002000-- 4999 2000--50005000--9999 5000—10 00010 000元以上 10 000元以上下述两种连续变量的处理方法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是哪一个呢?为什么?例如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限⑶“上限不在内”原则.采用重叠组限的方式进行变量分组,进行汇总整理时通常把处于前、后两组上、下限相重合的总体单位统一划归后一组即下限所在组,即遵循所谓的“上限不在内原则”。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限另外:在组距分组中,凡出现“…以上”或“…以下”字样的组,一般是第一组和最后一组,叫开口组,开口组是组限不全的组。反之,第一组有下限,最后一组有上限即组限齐全的组称为闭口组。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中值⑴组中值的概念组中值是组距分组中各组的上限和下限的中点数值。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中值⑵组中值的计算公式组中值=在开口组中:已知上限:组中值=已知下限:组中值=(3.3)(3.4)(3.5)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中值⑶组中值的性质组中值只是各组平均值的代表值,并非各组平均值,它对组内平均值的代表性的高低取决于其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的程度。故凡用组中值计算的结果一般只是近似值。按工资分组 组中值 人数300元以下 250 10300—400 350 20400—600 500 25600元以上 700 123.组限与组中值—关于组中值的计算例如你计算正确了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