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项目十二 契税计算与申报本章内容任务一 契税的基本原理认知任务二 契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的确定任务三 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任务四 契税的纳税申报【学习目标】(1)能明确契税的基本原理,能判定哪些业务应缴纳契税。(2)能根据相关业务资料计算契税。(3)能根据相关业务资料填写“契税税源明细表”、“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等申报表,并能进行契税的纳税申报。【思政目标】(1)增强依法纳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增强制度自信,激发爱国情怀。(3)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工匠精神。(4)深入理解契税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踏踏实实、奉献社会的职业素养。任务一 契税的基本原理认知一、契税的含义契税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二、契税的发展现行契税法的基本规范是1997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并于同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三、契税的特点(1)契税属于财产转移税,它以权属发生转移的土地和房屋为征税对象,具有对财产转移课税性质;(2)契税由财产承受人纳税。任务二 契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的确定一、契税纳税人的确定契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承受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单位和个人二、契税征税范围的确定(1)土地使用权出让。(2)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互换)。(3)房屋买卖、赠与、互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2)土地、房屋权属的典当、分拆(分割)、出租、抵押,不属于契税的征税范围。(3)以作价投资(入股)、偿还债务、划转、奖励等方式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应当缴纳契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