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个人所得税基本税收政策认知 课件(共41张PPT)-《企业纳税实务》同步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个人所得税基本税收政策认知 课件(共41张PPT)-《企业纳税实务》同步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项目9 个人所得税税费计算
学习任务
任务一 个人所得税基本税收政策认知
任务二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知识目标
归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分类;
描述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列举个人所得税税率形式。
能力目标
能正确判断个人所得属于哪类所得项目
能准确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思政目标
培养学生制度自信
培养学生树立“诚信纳税,责任担当”的意识
任务导入
阅读任务一中的任务引例,小组讨论能否完成任务目标的要求?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任务一 个人所得税基本税收政策认知
征税范围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税率
一、征税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和津贴:
①独生子女补贴;
②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
③托儿补助费;
④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例: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
A.托儿补助费 B.独生子女补贴
C.离退休人员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补贴 D.差旅费津贴
例: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的是( )
A.工龄补贴 B.加班补贴 C.差旅费津贴 D.岗位津贴
C
C
例: 甲公司职员王某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
A.劳动分红2000元 B.差旅费津贴200元
C.独生子女补贴3元 D.误餐补助50元
例: 职工的误餐补助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收入,应计征个人所得税。(  )
A
X
2.劳务报酬所得从事非雇佣劳务取得的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
非独立个人劳动
雇佣
劳务报酬所得:
独立个人劳动
非雇佣
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
证券经纪人从证券公司取得的佣金收入
例: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某职员取得的本单位优秀员工奖金
B.某高校教师从其任职学校领取的工资
C.某工程师从非雇佣企业取得咨询收入
D.某经济学家从非雇佣企业取得的讲学收入
CD
例: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证券经纪人从证券公司取得的佣金收入在计缴个人所得税时适用的税目是( )
A.偶然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
B
3.稿酬所得
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的所得,与工资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 征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按“稿酬所得”征税。
“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稿费收入,按“稿酬所得”征税。
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
例: 个人出版画作取得的所得,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
例:大学教授张某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
A.作品参展收入 B.出版书画作品收入
C.学术报告收入 D.审稿收入
X
B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取得的所得
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
◆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
◆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
◆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
例: 编剧从其任职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取得的剧本使用费,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
例: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下列收入中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技术服务收入
B.提供商标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C.法律服务收入
D.设计服务收入

ACD
综合所得,按年度计税,分月预缴;
对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计算应纳税额方法不同。
综合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财产租赁所得
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
指使用权
例: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是( )。
A.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B.提供专利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C.提供房屋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D.提供商标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C
6.财产转让所得
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指上述财产的所有权
例: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下列收入中,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取得的剧本使用费收入
B.转让设备的收入
C.转让股权的收入
D.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收入
BC
例: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下列收入中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提供商标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B.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C.转让著作权取得的收入
D.转让专利权取得的收入
ACD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偶然所得
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9.经营所得
个人通过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个人依法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个人承包、承租、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例: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
A.合伙企业中的自然人合伙人
B.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C.个体工商户
D.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个人
例: 合伙企业的自然人合伙人,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
B
答案:正确
二、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纳税人以取得应税所得的自然人为纳税人
有没有国籍限制?
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
划分标准
住所标准
居住时间标准
(1)居民个人
中国境内有住所——习惯性居住
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
(2)非居民个人
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
两个条件具备其一,即为居民纳税人
辨析纳税人性质: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在境内居住 ≧183天
﹤183天
在境内不居住
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
例: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外籍人员约翰2021年3月1日来中国工作,2021年12月31日离境,约翰为2021年度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

标准 征税对象范围
居民 个人 境内有住所 境内无住所,满183天的年度连续满5年且5年内未发生单次离境超过30天,从第6年起累计满183天    境内、境外所得,不考虑支付来源
境内无住所,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5年或满5年但其间有单次离境超过30天 境内所得;境外所得只就境内支付部分缴纳
非居民个人 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 境内无住所且一个纳税年度居住不满183天 境内所得
境内所得判定
不论支付地点,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所得
(2)在中国境内开展经营活动而取得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所得;
(3)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5)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所得;转让对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投资形成的权益性资产取得的所得;在中国境内转让动产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6)由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居民个人支付或者负担的稿酬所得、偶然所得;
(7)从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例: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个人所得中,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有( )。
A.转让境内房产取得的所得
B.许可专利权在境内使用取得的所得
C.因任职在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D.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境内使用取得的所得
ABCD
偷逃税款 侥幸的结果总是不幸
2、扣缴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和个人纳税申报相结合的征收管理方式。
扣缴义务人
——支付应税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
三、税率
税率 应税项目
超额 累进税率(预扣率) 1.居民个人全年综合所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居
民个人劳务报酬的预扣预缴
2.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所得
3.经营所得
税率 应税项目
比例税率 1.居民个人稿酬所得的预扣预缴
2.居民个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
3.财产租赁所得:
个人出租居民住房适用10%的税率
4.财产转让所得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6.偶然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0元 5
2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1 500
3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0 500
4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40 500
5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35 65 500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任务实施
根据任务引例中企业的相关业务资料,完成任务目标中的问题,并做好自我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