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关税概述 课件(共18张PPT)-《税法与纳税会计》同步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关税概述 课件(共18张PPT)-《税法与纳税会计》同步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关税及账务处理
学习情境四
2
1
单元二 进出口税则
2
单元三 关税完税价格
3
单元一 关税概述
INDEX
2
4
单元五 税收优惠
5
单元六 征收管理
6
单元四 应纳税额的计算
INDEX
2
7
单元八 关税实训
8
单元七 关税的账务处理
INDEX
教学目标
This text can be replaced with your own text.
This text can be replaced with your own text.
1.熟悉增值税的含义和征税范围;
2.了解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3.掌握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4.掌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5.掌握进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
6.掌握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
7.熟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
8.掌握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9.掌握增值税会计报表的编制。
2
1
单元一 关税概述
INDEX
关税是海关代表国家按照国家制定的关税政策和公布实施的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口关境的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一 、关税的概念
关税的征税对象是准许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二 、征税对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三 、纳税义务人
2
单元二 进出口税则
2
INDEX
进出口税则是一国政府根据国家关税政策和经济政策,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应税进出口货物和物品的关税税率表。
进出口税则以税率表为主体,通常还包括实施税则的法令、使用税则的有关说明和附录等。
一、进出口税则概况
1951年5月公布实施的《海关进出口税则》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税则。
198年3月,实施了以《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口录》为基础的进出口税则
从1992年1月至今,我国实施了以《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为基础的进出口税则,以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税则商品分类目录
税则归类就是按照税则的规定,将每项具体进出口商品按其特性在税则中找出最适合的某一个税号,即“对号人座”,以便确定其适用的税率,计算关税税负。
税则归类错误会导致关税的多征或少征,影响关税作用的发挥。
三、税则归类
(一)进口关税税率
1.税率设置与使用
我国进口税则设有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暂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税率,并对进口货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暂定税率。
2.税率计征办法
(1)从价税
(2)从量税
(3)复合税
(4)选择税
(5)滑准税
四、税率及其运用
(二)出口关税税率
我国出口税则为一栏税率,即出口税率
(三)特别关税
特别关税包括报复性关税、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保障性关税
(四)税率的运用
进出口货物应当依照税则规定的归类原则归人合适的税号,并按照适用的税率征税。
(1)进出口货物应当按照纳税义务人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2)进口货物到达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按照装载此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1)按照特定减免税办法批准予以减免税的进口货物,后因情况改变经海关批准转让或出售或移作他用需予补税的,适用海关接受纳税人再次填写报关单申报办理纳税及有关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2)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等属于保税性质的进口货物,如经批准转为内销,应按向海关申报转为内销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如未经批准擅自转为内销的,则按海关查获日期所施行的税率征税。
3)暂时进口货物转为正式进口需予以补税时,应按其申报正式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4)分期支付租金的租赁进口货物,分期付税时适用海关接受纳税人再次填写报关单申报办理纳税及有关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5)溢卸、误卸货物事后确定需征税时,应按其原运输工具申报进口日期所实施的税率征税。如原进口日期无法查明,可按确定补税当天实施的税率征税。
6)对由于税则归类的改变、完税价格的审定或其他工作差错而需补税的,应按原征税日期实施的税率征税。
7)对经批准缓税进口的货物以后交税时,不论是分期还是一次缴清税款,都应按货物原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8)查获的走私进口货物需补税时,应按查获日期实施的税率征税。
(一)全部产地生产标准
是指进口货物完全在一个国家内生产或制造,生产或制造国即该货物的原产国
(二)实质性加工标准
是指产品加工后,在进出口税则中四位数税号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超过30%及以上的加工
(三)其他
对机器、仪器、器材或车辆所用零件、部件、配件、备件及工具,如与主件同时进口且数量合理的,其原产地按主件的原产地确定,分别进口的则按各自的原产地确定。
五、原产地规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