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规章制度写作“第11章应用文写作原理指一件与指一件与指一件与01文体适用特点社会的任何组织都要依法设立。所谓依法设立是指要经过国家相关管理机构依法审查批准后设立。审查依据的核心文件就是组织章程。企业的申请设立也要有企业章程。它是依据发起人协议书和企业法(公司法)而制定,系统表述企业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原则、经营方式方法等内容,用以规定内部组织及经济业务活动规则的一种业务章程。它是企业法人的组织原则和经营管理的大纲,是企业内部统一意志、统一纪律和统一行动的“宪法”。02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1)公司名称及地址。2)公司经营范围。3)公司的注册资本4)股东的姓名或名称。5)股东的权利和义务。6)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7)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8)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9)公司的法定代表人。10)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11)股东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1.结构内容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由股东签名盖章确认。其基本内容如下:2.写作结构原理分析02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公司竟程的写作虽然是规定公司内部组织及业务活动规则,但其最本质的意义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为国家对企业行为的监控提供依据。公司是经济组织,追求的主要是经济利益。由公司资本来源与资本结构的不同,存在公司利益与投资者利益、公司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利益、公司利益与职工利益的矛盾内容和矛盾方式的不同。而且,这些利益的协调和统一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发展。这些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从公司内部组织及其活动规则的规范入手。因此,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公司要以章程的形式,明确各类公司应依据公司性质、资本来源与资本结构特点确定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以及公司运行应遵循的活动规则,以规范公司行为。这是《公司法》规定各类公司章程内容条款的思路根据。02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内容1)是根据《公司法》规定对公司名称和地址的确定:内容2)明确业务的经营范围;内容3)说明公司注册资本金的额度。内容 1)~3)是领性的内容,说明公司具备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条件,属总则部分。内容4)~11)属分则部分。内容 4)~7)是关于公司资本来源、资本构成方式、由此而产生的股东权利义务内容以及股东转让出资方面的规定。内容 4)和5)是从公司资产的所有权上对股东及其权利义务的描述与确认;内容 6)既是对股东应尽义务的进一步确认,又是从股东出资方式和出资额上对有限责任公司做性质上的说明;内容7)是从维护股东整体利益上制定的股东转让出资的规则。这里的有限责任公司应区别于国有独资公司,指其资本来源于民间资本的公司。上述条款即是对此做出的说明,同时为内容 8和9)的规定提供依据。02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内容 8)和 9)是依据前述资本来源等的说明从公司内部管理上对公司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运行规则所做的规定,以为公司今后的规范行为提供组织保证。内容 10)是从公司的社会责任承担上制定的有关公司解散的规则。综上,自公司的设立、运行到解散,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明确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规范,以此来保证公司在管理和运行中能平衡各方的利益。股东在公司章程上的签名、盖章属附则内容,以此说明公司章程的合法有效性。03国有独资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1)公司的名称和地址。2)公司经营范围。3)公司设立方式或经济性质。4)公司注册资本、来源、公司债券发行。5)董事会的产生、组成、任期和议事规则。6)国有资产管理办法。7)公司法定代表人。8)经理的产生、职权、任免。9)公司的财务会计、审计和利润分配10)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11)其它1.结构内容要点该章程由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部门,依《公司法》制定,或由董事会制定,报国家授权机构或部门批准。主要内容有:2.写作结构原理分析03国有独资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内容 1)~3)属总则部分,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纲领性地说明公司设立基本条件的合法性,同时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上做特别说明,为分则部分的公司活动规则的制定提供依据。内容 4)~10)属分则部分,是根据《公司法》的要求从公司资产的国有性质上对公司管理规则做出的规定。其中,内容 4)是对公司资本金的额度及资本来源的确认,以及对资金募集方式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虽然在资产所有权性质上属于国有,但在资本的具体来源上存在部门的区分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部门利益和权利的分配问题(这类似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间的利益关系)。03国有独资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为了部门间利益的协调统一,并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及国有资产的安全,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形式来议事和管理,于是需要有内容5)~9)的规定。内容10)是从应承担的社会责上规定公司在处理合并、分立和解散事宜中应遵循的规则。11)其他需说明事项属附则内容。04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1)公司名称及地址2)公司经营范围。3)公司设立方式。4)公司股份总额、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5)发起人姓名或名称,认购股份数。6)股的权利和务。7)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8)公司法定代表人。9)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10)公司利润分配办法。11)公司的解散事由和清算办法12)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13)股东大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1.结构内容要点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公司创立大会审议通过,其主要内容有:04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2.写作结构原理分析内容1)~3)属总则部分,原理分析同前。其中,内容3)是根据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殊性对设立方式的特别规定。内容4)~12)属分则部分。由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采取等额股份的形式,所以分则中的内容 4)先对这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和资本总额予以确认。是为说明公司的设立符合《公司法》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又由于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数和法定资本金的额度只有最低限量而没有最高的限制,故股份有限公司较之有限责任公司风险、责任更大,而股东中的小股民占绝大多数他们认购的股份数较少,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小,承担责任的能力也小,故《公司法》对发起人及认购股份数做了特别的规定,以明确对公司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内容 5)即是对此所做的说明。04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及写作结构原理分析内容 6)~10)是从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出发,对公司组织及议事规则和利润分配办法的规定。内容11)和12)是从公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对公司解散、清算以及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的规定。分则中均是对公司行为方式做具体规范的内容。13)其他需说明事项属附则部分。例文指一件与指一件与指一件与01文体适用特点规则,本义是指个人及组织在工作或活动的参与中应遵循的统一法则。作为一种特定文体,规则多用于对个体及组织在特定范围及时间内的行为约定。在一些社会性的事务管理中某项工作或社会活动往往涉及多组织及社会公众,需要有统一的行为规范构建良好的运行秩序,才能保障该项工作或活动参与者的正当权益。体育赛事的运作、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和报刊阅览、考场的秩序要求等,多以规则行文。例如:故规则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众性的特定事务中制定的一种公共事务规章。规则所调整的范围比其他规范性文件要窄,仅针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而制定,条款内容直接指向管理范围内的特定对象,不涉及其他人员,且只在特定范围、甚至一定时间内起作用具有很强的特指性。其约束效力主要通过道德、舆论产生。篇幅小的规则仅有较单一的几条内容;篇幅大的规则可分总则、分则、附则去写。01文体适用特点02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1)规则制定的根据及目的。2)规则所规范的事务及性质。3)规则所遵循的原则。1.总则1)规则所规范的主体对象2)主体的行为规范和要求3)所规范事务的处理原则及办法。2.分则其他需说明的事项。3.附则1.总则总则部分是对规则中纲领性内容的说明。由于规则是关于具体事务管理的规范,属于规章中的低层次,根据我国规章制定要求,低层次规章必须与高层次规章的精神衔接和统一,因此,在总则的写作中首先要对本规则制定所遵循的高层次法规及其他根据做出说明,并表述制定本规则要实现的意图,即内容 1)和2),是对本规则是关于哪类具体事务的管理规范的规定;内容 3)阐明本规则在适用中所遵循的原则,要注意与事务处理原则和主体的行为准则区分开来。03写作结构原理分析上述内容对分则内容有着规定性和依据性的意义,所以应作为总则来安排写作。3.附则分则是规则中关于具体事务的规范内容,其意图宗旨是要为这类事务活动或事务的办理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内容 1)即是对规则所指向主体的明确。规范主体行为与规则所规范事务两者是有联系又是有区别的。如何处理构成规则的又一重要内容一一及“事务的处理原则及办法”,所以就需要有内容3)的规定。03写作结构原理分析其他需说明事项属附则内容。明确了主体,遵循规则写作的意图宗旨就要对主体行为该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提出规定和要求,即内容 2)。2.分则例文指一件与指一件与指一件与01文体适用特点制度用于组织的内部管理,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制定的,要求组织内部的有关人员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定性文件。制度的适用范围极广,凡是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理的事情,无论是党政工作、经济活动方面的,还是事务、学习、生活方面的,都可以使用制度。越是现代化的管理,越需要严密而科学的制度加以保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规定性和程序性。所谓规定性,即制度按照所涉及事务的性质范围,限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怎样做、不可以怎样做,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所谓程序性,即要求人们做某种事情时,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进行,不能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即使这件事应该办,但违背了一定程序也不行。02写作的结构内容要点1)制定制度的目的。2)制度的规范对象。1.总则1)制度调整的事务内容及其性质2)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的特定要求3)事务处理的规则、程序、方法。4)奖惩办法。2.分则附则说明制度制定或发布的单位、时间。该内容也可在标题下在圆括号内注明。结构可繁可简:比较复杂的制度,也像条例、规定、办法那样,其正文可以按总则、分则、附则去写,也可以按前言、主体、结语去写。比较简短的制度,其正文可以采用前言加主体的形式,也可以只有实实在在的几条规定性文字。3.附则1.总则内容 1)和 2)是关于制度制定的纲领性说明,以为分则的具体内容提供根据。中内容 2)是对该制度所指向的特定人群和部门所做的规定。制度所规定的是在某类事务中人们要遵循的规则,同时又需要明确该制度所指向的对象,这样才能产生约束力。03写作结构原理分析对每项制度所指向的事务都是该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主要区分所在,也是实现制度的效力所必须做出的说明,而且事务内容的界定往往较为复杂,需在分则中详细描述,所以要写作内容 1)。2.分则3.附则明确了制度指向的事务和应遵守的对象,就需要规定人们和相关部门该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便于遵守,从而发挥制度的效力,所以要写作内容 2)。在制度中,有的只需要对主体行为加以规范即可;有的除了对主体行为规范,还要对主体职能性工作事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做出规定,这就是内容3)。03写作结构原理分析附则是对制度的有效性及其他事项所做的说明。内容4)是为加强制度的约束力而制定的激励方法。例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