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经济活动分析类文书写作 课件(共19张PPT)-《应用文写作原理》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章 经济活动分析类文书写作 课件(共19张PPT)-《应用文写作原理》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经济活动分析类文书写作

第十章
应用文写作原理
指一件与
指一件与
指一件与
01
关于经济活动分析
企业是经济组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但企业的赚钱以投入为前提条件,是以投资钱来赚钱的。
而投资了钱能否赚钱,由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决定。这些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市场,即使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是通过市场来发挥作用的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市场运行的变化规律;
二是依据前者的认识不断调整自我以保证企业行为有正确的方向。
经济活动分析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经济活动分析,多以行业或地区的经济运行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及各级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与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统计资料与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为依据。微观经济活动分析则是针对企业的分析。
经济活动分析是经济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类似总结的自我回顾评价性活动。
02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及其种类
企业的这类以调控自身行为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分析的具体工作由相关业务部门来完成但企业经营的决策权在高管层,故相关业务部门完成经济活动分析的具体任务后要向高管层汇报。
企业的相关业务部门向高管层汇报经济活动分析结论意见的书面报告,就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涵盖的面很宽,如前面已介绍的新产品质量分析,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都可包括在内,另外还有成本分析、财务分析、产品质量监控分析、产品质量问题分析等。
03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作的思维机制特点
第一,经济活动分析是对过去已实施的经济活动进行回顾评价的类似总结的认识活动。但经济活动分析重在找问题、查原因,写作主体首先要认识它与总结的这一主要区别。
第二,要认识到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也不同于总结,不是为积累经验,而是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
第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要向领导层报告分析的结论,以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要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分析结论”,重在将分析的根据和分析思路表述清楚。
指一件与
指一件与
指一件与
01
文体适用特点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是重要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成本管理通过以下实施管理措施的途径来实现:
其中的成本分析,就是根据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评价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揭示成本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并通过对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研究活动。
经济活动分析是经济活动用以表述该项研究情况的书面报告就是成本分析报告。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类似总结的自我回顾评价性活动。
成本计划
01
成本控制
(计划实施)
02
成本分析
03
成本差异
处理
04
02
正文写作的基本结构思路
导言是对成本计划执行期间基本情况及问题的综述,以引导报告的分析方向。
1.导言
2.主体
(1)关于计划执行的各项成本要素指标变动情况的比较描述,一般以以下表格的形式进行成本费用变动数据的比较。
1)与计划指标比较
2)与历史同期比较。
上述表格中的数据是经过统计加工的,数据的统计和罗列要能反映成本的变动趋势和问题。
(2)关于问题的归纳描述
即对上述表格中的指标比较数据进行解读,并归纳存在的问题。关于问题描述的类别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分,一般可区分为以下几种。
1)原材料成本。 2)制造成本。
3)销售成本。 4)管理成本。
02
正文写作的基本结构思路
针对分析的原因提出控制成本的措施。
3.尾部
(3)针对问题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2)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3)企业内部资源因素分析(包括技术因素)。
4)管理环节的影响因素分析。
03
写作结构原理分析
其中,成本计划中要制定标准成本或限额成本。
而成本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实际成本与限额成本或标准成本比较,揭示成本差异。
其中的实际成本产生于成本计划执行中所发生成本费用的核算。
导言中“评价该时期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就是将计划执行中发生的实际成本与限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做比较以揭示成本差异一一说明存在的问题,以此明确报告主体内容的研究方向。
1.导言
成本计划
01
成本控制
(计划实施)
02
成本分析
03
成本差异
处理
04
人们分析问题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人们一般的思维法则。
2.主体
成本分析报告写作的意图宗旨,也是要揭示成本计划执行中的差异,分析原因,以提出差异处理措施。
03
写作结构原理分析
主体部分的写作重在针对导言中揭示的成本差异分析原因。由于对成本差异的揭示依据成本核算所以原因分析也必须以成本核算为根据。
主体的内容(1)以表格形式列出成本费用变动情况,就是将成本核算的数据资料遵循揭示成本差异的要求有序列示,来为内容(2)“关于问题的归纳描述”提供依据。
在成本分析中,首先是要揭示有什么问题。表格的形式虽便于数据的比较,却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列表后还要对表格中的指标比较数据进行解读,以明确问题,便于后续的原因分析。这是写作内容(2)的原理根据。
找出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查明原因,所以继内容(2)明确问题后要写作内容(3)的影响因素分析,即原因分析。
主体部分完成了原因分析,遵循该报告写作宗旨的要求,接下来就要针对原因提出成本差异的处理措施(控制措施 )。
3.尾部
例文
例文
指一件与
指一件与
指一件与
01
文体适用特点
对产品质量控制的重点虽然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但质量管理的范围却需要延至产品出厂后的用户使用过程。
对于研发的新产品,经过以下过程,反复才能实现产品的成熟。
企业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较为重视,对其中问题严重的,一般是采取派出专门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亲赴现场调查处理的方式。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就是企业派出的调查小组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已导致严重质量事故或用户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题完成调查处理工作后写作的专题分析报告。
研发
01
生产
02
用户使用
03
反馈信息
04
改进
05
02
正文写作的基本结构思路
导言一般要写明用户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损失,诱发事故的质量问题等。
1.导言
1)事故发生的经过及相关信息描述
2)处理过程。
3)处理结果及产生的影响。
4)问题分析及建议。
5)遗留问题。
2.主体
报告人及报告时间。
3.尾部
03
写作结构原理分析
导言的写作顺应了人们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一一要汇报该任务执行情况,首先要告知任务指向的是什么事件。所以,报告一开头要写事件涉及的当事人,即哪个用户,以及用户使用商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故,损失(若有损失要写清楚)和诱发事故发生的质量问题,以为主体部分报告对该事故的调查处理做铺垫。
1.导言
主体部分要将任务执行的具体情况,即对该事件是如何处理的,以及其处理结果陈述清楚。
由于导言中只交代了是什么事件,而任务执行中企业方对事故的处理要依据责任的划分,且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也需要根据,所以主体部分还需要将事件发生的过程情况做详细描述,即要写作主体内容要点 1);
再汇报任务执行小组依据事件描述中所说明的企业方应承担的责任对事件的处理态度和方法,即内容要点 2):
2.主体
又由于用户使用中发生的产品质量事故会直接在社会中产生负面影响,危及企业的产品信誉和企业形象,任务执行小组对事件的处理应力求减少负面效应,所以报告中要对处理结果及其事件影响做客观的分析评价,即写作内容3).以便领导层在今后的营销策略中给出相应对策;
而对产品质量问题事故的处理,最终是要落实到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上,所以报告中汇报了对事故的处理后,就要基于对事件的调查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性的意见,即写作内容 4)。
最后的遗留问题一内容5)是对由于授权的权力限制不宜或者不能在当时做出处理而又需做出处理的其他问题所做的说明。
2.主体(续)
03
写作结构原理分析
报告人署名及报告时间,表示对报告内容负责任。
3.尾部
例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