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概述 课件(共15张PPT)-《应用文写作原理》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概述 课件(共15张PPT)-《应用文写作原理》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行政公文写作

第三章
应用文写作原理
指一件与
指一件与
指一件与
1. 行政管理与公文的关系
01
行政管理与公文
行政管理本是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能。
在通信工具和交通尚不发达的历史时代,国家机关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借助文书,这类文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公文。
虽然通信工具和交通发达,但是公文使用书面文字的表达方式,以其凭据性、不可更改性、便于历史存档查阅和严肃庄重性的特点,仍然是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工具。
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则是指管理部门运用强制力来管理内部事务的活动
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接受国家管理的事务活动中也要使用公文,并且遵循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统一规范。
2.公文的含义
01
行政管理与公文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公文专指党政机关在实施领导和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4]14号文件)中规定的15种法定公文。
广义的公文则泛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于处理公务的各种资料。
本章论述的公文是指狭义的公文。
3.公文的特点与作用
01
行政管理与公文
国家权力是统治者力量的象征,具有强制力,体现在公文写作中就形成了公文文体及其表达和语言的固有风格。
在我国,党政机关主要以公文的形式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从而有效实现对国家的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文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续和补充。
公文源发于国家行政机关,同时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处理公共事务。
02
公文种类
公文的行文方与受文方的关系对公文写作有着主导性意义,决定着公文写作的意图、宗旨、内容选择、语言表达风格乃至文章体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公文种类。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了现行国家党政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 15种,按行文关系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上行文,包括请示、报告。
第二类,下行文,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
第三类,平行文,包括议案、函。
纪要,则视具体情况而定,用于传达会议精神及决议事项的纪要属下行文;用于部门间交流信息的纪要属平行文。
1.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03
公文的格式
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主体: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
版记: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页码位于版心外。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一般用 6位3 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
2.版头
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根据紧急程度标记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03
公文的格式
2.版头
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
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
年份、发文顺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7)分隔线,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03
公文的格式
2.版头
03
公文的格式
3.主体
1)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一般用 2 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2)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3)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 3 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
03
公文的格式
3.主体
5)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6)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如1不编为01)。
4)附件说明,如有附件,则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则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X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03
公文的格式
3.主体
7)印章,印章用红色,位置端正,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行文时,单一机关应在成文日期下方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
联合行文时,各发文机关署名按顺序整齐排列并对应印章,末尾印章下方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
印章排列应整齐,每排印章两端不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8)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有附注,居左空两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9)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第一行:“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4.版记
1)分隔线,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2)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用4 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 4 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后加“印发”二字。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则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03
公文的格式
4.版记
1)分隔线,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尾用粗线,中间用细线。
2)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 4 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后加“印发”二字。
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则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5.页码
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字线,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03
公文的格式
04
公文写作的思维机制特点
其一,公文作为行政管理的工具,所体现的是机关与机关间事务往来的组织意志。写作主体在起动写作活动时,必须首先从机关的代表者一一领导层那里接受和领悟组织意志,而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组织意志。
其二,行政事务的办理,不管是国家机关行政事务,还是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都是在国家政策统一指导下的,因此公文写作内容的政策性很强。在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在接受和领悟组织意志的同时,还要将该公文内容所处理事务涉及的相关政策精神吃透,以保证公文写作所表述内容与国家政策的精神统一。
其三,要注意把握好行文关系中本级机关所处的特定角色身份,从而把握住所处角色身份应采取的态度及正确的方法,准确表述公文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