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作写书文仪礼章三第第三节·演讲稿的写作具备演讲稿的选题能力,掌握演讲稿的表达技巧;拥有与听众沟通的能力。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了解演讲稿的内涵和结构形式;【案例3.3.1】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白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演讲 过去的20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但是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很平均。 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这个主题,或许要起个题目的话应该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我要讲5个年份,第一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世界非常乱,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但是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 路德 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起来,也在全世界站起来。 1978年,10年之后我10岁,我依然生活在那个只有20万人的小城市里。它离北京的距离有两千公里。1978年中美国正式建交,中国改革开放开始。【案例3.3.1】 1988年,那一年我20岁。我从边疆的小城市来到了北京,成为一个大学生。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它变得很具体,这个时候我已经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这一年也就标志着中国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了。那一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格外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又一次成为美国的总统。 1998年,那一年我30岁。我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成为一个一岁孩子的父亲。那一年在中美之间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主角就是克林顿。也许在美国你记住的是性丑闻,但是在中国记住的是他那一年访问了中国。 我在直播结束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我说看样子美国需要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时候要从语言开始,而对于中美这两个国家来说,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 2008这一年,我40岁。很多年大家不再谈论“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在这一年我听到太多的美国人在讲。看样子奥巴马的确不想再接受耶鲁占领美国20年这样的事实了。他用“改变”以及“梦想”这样的词汇,让耶鲁大学的师生在为他当选总统之后,举行了游行,甚至庆祝。【案例3.3.1】 这一年也是中国梦非常明显的一年。它就像全世界所有的伟大的梦想都注定要遭受很多的挫折一样显现出来。无论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奥运会,还是神舟七号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当中行走,那都是很多年前我们期待了很久的一个梦想。但是,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让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美好。8万多条生命的离开,让整个2008年中国人度日如年。更多中国人明白了,梦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头,中国人看美国,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个望远镜放大。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在看中国,但是我猜测可能拿反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缩小了的、错误不断的、有众多问题的一个中国。他们忽视了13亿非常普通的中国人,改变命运的这种冲动和欲望,使这个国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也一直有一个梦想。为什么要用望远镜来看彼此?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里流行着一种面叫加州牛肉面。相当多的中国人都认为,美国来的东西一定非常非常好吃。所以他们都去吃了。直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知道加州是没有这种牛肉面的。于是这个连锁店在中国,现在处于陆续消失的过程当中。这就是一种差异。但是当人来人往之后,这样的一种误读就会越来越少。 所以最后我只想再说一句。40年前,当马丁 路德 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它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是在政府那里存在,它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而它用中文写成“我有一个梦想”。【案例3.3.1】赏析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1] ——白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演讲 过去的20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但是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很平均。 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这个主题,或许要起个题目的话应该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我要讲5个年份,第一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那一年世界非常乱,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但是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 路德 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起来,也在全世界站起来。 1978年,10年之后我10岁,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时候那个只有20万人的小城市里。它离北京的距离有两千公里。1978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中国改革开放开始。 演讲的题目:平中见奇,深刻而有意义。前言:有“凤头”之美丽。语出惊人,提出异乎寻常的问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揭示演讲的主题。主体:演讲思路明确。以“5个年份”为线索折射了40年中美关系发生的变化。制造悬念,逐步解开悬念,满足听众好奇心。【案例3.3.1】赏析 1988年,那一年我20岁。我从边疆的小城市来到了北京,成为一个大学生。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它变得很具体,这个时候我已经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这一年也就标志着中国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了。那一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格外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又一次成为美国的总统。 1998年,那一年我30岁。我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成为一个一岁孩子的父亲。那一年在中美之间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主角就是克林顿。也许在美国你记住的是性丑闻,但是在中国记住的是他那一年访问了中国。 我在直播结束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我说看样子美国需要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时候要从语言开始,而对于中美这两个国家来说,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 2008这一年,我40岁。很多年大家不再谈论“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在这一年我听到太多的美国人在讲。看样子奥巴马的确不想再接受耶鲁占领美国20年这样的事实了。他用“改变”以及“梦想”这样的词汇,让耶鲁大学的师生在为他当选总统之后,举行了游行,甚至庆祝。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作为演讲的另一条线索贯穿始终,双线并行,【案例3.3.1】赏析 这一年也是中国梦非常明显的一年。它就像全世界所有的伟大的梦想都注定要遭受很多的挫折一样显现出来。无论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奥运会,还是神舟七号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当中行走,那都是很多年前我们期待了很久的一个梦想。但是,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让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美好。8万多条生命的离开,让整个2008年中国人度日如年,更多的中国人也明白了,梦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头,中国人看美国,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个望远镜放大。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在看中国,但是我猜测可能拿反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缩小了的、错误不断的、有众多问题的一个中国。他们忽视了13亿非常普通的中国人,改变命运的这种冲动和欲望,使这个国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也一直有一个梦想。为什么要用望远镜来看彼此? 中国的梦想与挫折揭示了更深刻的主题及意义:“梦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用“望远镜”做比喻,影射美国人看待中国人不够准确。希望听众去看一个真实的中国。【案例3.3.1】赏析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里流行着一种面叫加州牛肉面。相当多的中国人都认为,美国来的东西一定非常非常好吃。所以他们都去吃了。直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知道加州是没有这种牛肉面的。于是这个连锁店在中国,现在处于陆续消失的过程当中。这就是一种差异。但是当人来人往之后,这样的一种误读就会越来越少。 所以最后我只想再说一句。40年前,当马丁 路德 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它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是在政府那里存在,它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而它用中文写成“我有一个梦想”。“猪肚”旁征博引,内容丰富,驰骋中外,语言华美,为演讲增光添彩。结尾:借助马丁·路德·金的名言篇末点题,至此将演讲推向高潮。呼应开头,升华主题,发人深省,富有感召力。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了“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这是对文章好的开头、主体、结尾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其实演讲稿的写作也一定要具备“凤头”“猪肚”“豹尾”的特点,成功的演讲除了具备一定的演讲技巧外,更需要一篇好的演讲稿作支撑。演讲稿是演讲人为某次演讲活动事先所准备的稿件,它是演讲者演讲时的依据。写好演讲稿是演讲者演讲成功的关键,也是演讲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写作能力。演讲者在演讲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有助于演讲时更好地发挥。丰富的内涵是演讲成功的一半。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演讲稿的结构标题称谓问候语正文(一)标题、称呼、问候语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体现演讲内容;明确演讲主题;吸引听众;烘托气氛,为演讲打下良好的基础。1.标题张泽群的《春晚是一种精神》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例如针对不同演讲对象运用不同称谓。演讲学家李燕杰去监狱给犯人们演讲,他突然间意识到不能像以往称呼他们为同志们了,因为在中国,“同志”有志同道合之意,所以他临场发挥,称他们为“亲爱的犯了错误的朋友们”,没想到瞬间掌声雷动。2.称谓依据演讲要面对的听众,恰当地使用问候语,如“大家好”“早晨好”“晚上好”等。3.问候语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演讲稿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结尾(二)正文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案例3.3.2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点评:作者从最能打动人心扉的亲情入手,以“分享”为契机引出故事。这样的开头非常有气场,语言平实,但却具有吸引力,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一)开头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用最少的语言、最短的时间把听众吸引过来。快速编织说者与听者之间的情感纽带。高尔基说:“最难的是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开场白应达到三大目的:一是拉近距离,二是建立信任,三是引起兴趣,为下面的演讲做好准备。案例3.3.2为莫言在诺贝尔颁奖仪式上演讲的开头。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案例3.3.3全国第四次作代会上,萧军应邀上台,第一句话就是:“我叫萧军,是一个出土文物。”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点评:萧军的话包含了辛酸、无奈、自豪、幸福等复杂的感情,同时也是以自嘲之语表达丰富的心声。胡适的演讲话音刚落,听众大笑。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态度,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案例3.3.4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生命是有各种活法的,但是哪怕你坐到书斋中间,一辈子也要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伟大。陈景润一辈子没出过书斋,不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所以,不管在什么状态下也要像一首诗写的那样“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所以只有当我们的生命有了期待以后,才会有进步。有的时候,我们选择前进,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坚强。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也变成了我的座右铭:“坚持下去不是因为我很坚强,而是因为我别无选择。”点评:本例是俞敏洪在同济大学的演讲,演讲稿中引用了名人故事和座右铭,丰富了演讲稿内涵,吸引了听众。案例3.3.5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知道。”(停顿了片刻,接着说)“这是我从云南一所农村小学带回来的,我为什么要把这件东西带回来?因为这是我在拍电影时看到过的最让我惊异而且无法释怀的东西。是的,它是一件奇特的东西,它是那所小学唯一的体育器材——足球。你们看过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足球吗?因为穷,孩子们买不起足球,老师就想了法子,用旧报纸和废塑料制作成了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足球。至今为止孩子们已经踢坏了121个这样的足球。”点评:本例是电影演员佟大为的一段演讲内容。他拿出一个用报纸和废塑料裹成的圆球,借此阐述了让听众无法释怀的情结,观点不言自明。从悬念的制造到揭开悬念,整个故事感人至深,强烈地吸引着听众,让人感慨万千,寄予和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情感。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演讲稿常见的开场白方法如下 :(1)引经据典法:恰到好处地引用富有哲理的名人语录,不失时机地抛出寓意深刻的典故,演讲就会有声势、有威力。莫言在阐述作家的文学创作时“入乡随俗”地引用了《圣经》箴言篇第4章第9节的文字:“她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这样的引用适合运用在中西文化交流与沟通之中。(2)制造悬念法:制造悬念,可以激发听众的强烈兴趣和好奇心。如描绘一个异乎寻常的场面,透露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描述一个耸人听闻的事情,造成“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在适当的时候解开悬念,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使演讲前后照应,浑然一体。(3)借助修辞法:精美的语言包装,生动活泼,发挥修辞的作用。在意境方面,用比喻、夸张、设问、反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调剂语言韵味,让听众听得有趣;在形式方面,用对偶、排比等整齐的句式来增强演讲的气势,让听众听得振奋。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4)故事开头法:通过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将听众引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动声色地融入故事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真正达到讲故事的目的。(二)主体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1.根据演讲对象、环境、主题、自身特点选择材料,确定演讲方式。2.条理分明,层次清晰,注意书面语言与口语的区别,把握好节奏感。例如:莫言演讲的主体部分,重点讲述了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我获奖后发生的很多精彩的故事”等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如,让整篇演讲稿充实而不浮夸。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三)结尾案例3.3.6曾经,初相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人生若只如初见,岂不是人生最好的写照吗?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有人说的对,得到了往往就不会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种境界。或者只如初见,那种淡淡的情怀倒是让人释怀、让人坦然、让人心安。一句心灵的问候,足以让你一生难忘,我想人生这个东西,淡然一点往往会是清风明月,太过执着,则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对于友情、恩怨、功过、得失、钱财……都看得再淡一点,情愿那初见的情节永远留在自己的梦里。点评:这篇演讲稿的结尾用了总结式,感悟人生,深化主题,升华哲理,耐人寻味。案例3.3.7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谢谢大家!点评:本例摘自莫言2012年12月8日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发表首次演说的演讲稿的结尾,言简意赅,水到渠成,篇末点题。(三)结尾一、演讲稿的结构形式总结式、展示前景式、借用 名言式、哲理升华式、风趣幽默式、激励号召式、余味无穷式等。例如,诗人席慕容在上海所做的关于她的诗歌的演讲结尾就运用了哲理升华式,特别耐人寻味,见案例3.3.6。语言简洁、明快、精彩;善用感彩浓郁的词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鼓动听众;强化印象。常见的结尾方式二、演讲稿的选题演讲的主题犹如人的灵魂。一个人即使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如果没了灵魂,也就不过是行尸走肉。——邵守义相信你成功,你就能成功。从今天开始为你的讲话赋予生命的力量。——卡耐基名言录二、演讲稿的选题1.明白别人想要听什么演讲是要讲给别人听的,而不是讲给自己。这就要求写作者准备稿件时要揣摩听众心理,研究听众此时、此地最关心什么,演讲者说什么才能够产生与听众一拍即合的效果。抓住听众心理去准备演讲稿才是上策。2.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哥伦比亚新闻网站的记者评价莫言说:“一个个不同的故事,都彰显着获奖者的性情与傲骨。今天,莫言则用了一种最为平实的方式,叙述了自己成为‘讲故事的人’的历程,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说话不同于写文章,文章写完可以字斟句酌,再次修改;而说话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演讲要达到什么目的,就要为此目的准备材料。3.明白自己适合讲什么知道自己该讲什么,适合讲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你一定要为自己的演讲做一个定位,坚信自己的特长,自己的方向,全力以赴,不宜讲你不懂的东西。赵本山将二人转推向央视,推向全国。小沈阳突破其他二人转演员的风格, 一鸣惊人,正如李嘉诚说:“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眼光关注视世界,而不随波逐流。”4.题材的范围是什么选好演讲题目后,下一步就是要把题目所包含的范围确定下来,并做到不越雷池一步。千万别妄想讲一个什么都包含的话题,那是徒劳无益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演讲,都是因为不确定范围,涵盖了过多论点与内容,头绪烦乱,语无伦次,结果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而导致失败。二、演讲稿的选题三、演讲稿的写作技巧案例3.3.8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最后的橘子》演讲中这样讲道:“《最后的晚餐》是达 芬奇的名画。画中人们所吃的晚餐里面有橘子。为什么这些画家们对橘子如此钟爱呢?原来,当时的罗马还没有种植橘子。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橘子是难得的‘洋水果’,在餐桌上摆上一盘橘子,就显得非常有‘范’。因此画家们都要把这种难得的‘洋水果’画下来。越是没有就越要画,在画中出现的频率越高。现实中这样的事情也很多,越是粗俗的爆发户,就越喜欢把自己的书房填得满满的;越是穷困的地区政府,越是喜欢修建一些华而不实的建筑,以彰显自己的政绩。”点评:本例中的演讲,郎咸平通过名画中的橘子引申得出人生的大道理,触动听众、读者的心灵,立意深刻,主题突出。1.立意深刻,主题突出著名演讲学家邵守义认为演讲讲人也好,叙事也好,论理也好,都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应该挖掘出事物的本质。演讲稿的写作要充分挖掘材料,使演讲的立意达到一个深度,突显演讲的社会意义,主题突出了,立意深刻了,自然就能引发听众反思,实现最佳的演讲效果。三、演讲稿的写作技巧2.深挖材料,厚重演讲通过挖掘材料,将听众引入一个意想不到的境界中,给人一种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要注重从横向、纵向、深入地对材料进行挖掘。用智慧的语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于丹有一篇演讲稿,题目为《向香港看齐》,案例3.3.8引用了其中一段。案例3.3.9三、演讲稿的写作技巧去了一趟香港,感触颇深。你打出租,方向反了,司机待你上车后,一定会调过方向才把计程表打开;你想打车去一处景点,但其实距离很近,出租车司机就会告诉你离这里很近,你走走好了。你去茶餐厅吃早点,服务生会劝你少要点心;买化妆品服务员会劝你如果不是给人带买多了用不完会过期的。点评:这些材料看似平常,但是让我们与于丹一同感受到国人应该“向香港看齐”,同样的事情在内地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的演讲材料看似平常,但挖掘起来就觉得很深,给人一种厚重感。繁华的香港背后是有人文内涵的。人际交往没那么复杂。它不需铿锵的慷慨陈词;不需华丽的辞藻堆砌;也不需要太多的信誓旦旦。它只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罗曼罗兰名言录三、演讲稿的写作技巧你实际上是在问我,经常读什么书,思考什么问题,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么,我引用下面的诗章来回答你的问题。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郑板桥的《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宋朝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点评:本例是2006年11月13日下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参加中国文联与作协大会演讲时讲述的一个故事,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曾经采访他,问其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其难以入睡?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困难。演讲者引用诗文,有情有意,有理有据地回答了问题,委婉含蓄,演讲效果极佳。三、演讲稿的写作技巧案例3.3.103.有诗有歌,有情有意演讲稿的写作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抒情性。通常采用间接抒情,融情入物,融情入景,融情入事,融情入理,这样才容易被听众接受。三、演讲稿的写作技巧4.讲究技巧,表达有方要使演讲稿的立意深刻就一定要讲究技巧,通常可以采用开宗明义法、一语定旨法、反复申诉法、卒章显志法、正话反说法,等等。5.幽默智慧,妙趣横生作家林语堂说:“幽默是人类心灵舒展的花朵,它是心灵的放纵或者放纵的心灵。”他自己在一次演讲时就说过这样幽默的话:“男人讲话要像少女的裙子,越短越好。”莎士比亚曾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2000年10月14日朱镕基接受东京广播公司(TBS)采访时一位女大学生提问:“我正在学中文,听说中国人都喜欢唱歌。总理最喜欢什么歌?能不能唱一段?”朱镕基说:“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国歌。如果我现在要唱的话,你们都得起立,我想我还是不唱了。”三、演讲稿的写作技巧【感悟升华】实践训练1.概括下面这段讲话稿的主题。2012年12月10日,莫言在瑞典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并非鸿篇巨制,但亲人们的故事,童年的影子,天马行空的幻想,都被这一热爱“讲故事的人”写进了小说,他用最平实的方式,进行着“中国式思考”。著作一度售罄,家里的萝卜被拔光,老家要为他建纪念馆……诺贝尔奖使莫言晋升为“名人”。而如今获奖后的莫言拒绝被“符号化”,盼望回归平淡生活,继续文学创作,依然做一个“农民的儿子”。2.结合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写一篇课前3分钟的演讲稿,在班级进行演讲。3.以“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为话题,做命题演讲,要求主题突出,运用一定的演讲技巧。小 结 文 开场白定要精彩 幽学 中间个性化故事 默色 结尾要耐人寻味 智彩 条理清楚趣味浓 慧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展现人格魅力;引发听众共鸣;悟出哲理,启迪人生。演讲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