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普通书信 课件(共28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普通书信 课件(共28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章 书信类文书写作
第一节 普通书信
一、普通书信的发展沿革
二、普通书信的文体特点
三、普通书信的结构与写法
四、普通书信写作的注意事项
文字发明之前,人们用“口信”传递信息;
文字产生以后,人们更多地用“书信”传递信息;
另外,还有以不同实物做为特定含义的“物信”。
一、普通书信的发展沿革
(一)人类文明史上几种名目的“信”
(二) “书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据殷墟甲骨文记载,殷商时期,我国就用书信传递军事信息。春秋列国在外交中,常伴以书信外交。《文心雕龙·书记》:“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
1.先秦:“书信”在我国的滥觞时期
2.汉代:“书信”进入私人情怀的吐诉
清代许同莘《公牍学史》:“凡书于牍者,其事皆公事,其言皆公言”。两汉时,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在书信中抒发个人情感,书信应用范围扩大。
书信渗透到了各个领域,问候、贺喜、求物、绝交、论字等都有书,连见闻偶得,也可写成书信。信还成为人们交往的一种礼仪方式,如当时人们交往的“月仪帖”,是朋友间每月互通,增进友谊的信件。擅长书信的人也被推崇。曹丕《与吴质书》盛赞阮瑀 :“元瑜书记翩翩,至足乐也。”
3.魏晋南北朝:“书信”繁荣的黄金时期
书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信不仅在人际交往中起重大作用,许多文人的书信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时代政治风云变幻紧密联系起来,使书信成为揭露黑暗、讽刺社会丑恶的武器。诸如“唐宋八大家”的书信,很多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如韩愈的《答李翱书》等。
4.唐宋:“书信”的成熟期
政治专制使书信发展进入低潮期。但这一时期,一些文人家书,影响很大,比如郑板桥家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对前人书信的整理、印行。如明人沈佳的《历代名人尺牍精华录》,清人王世贞的《尺牍清裁》等。
5.明清:“书信”发展的低潮时期
6.“五四”时期:“书信”发展春天
白话书信的出现,是书信大众化的里程碑。
第一节 普通书信
一、普通书信的发展沿革
二、普通书信的文体特点
三、普通书信的结构与写法
四、普通书信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 “书信”邮政机构变迁
古代的邮驿由政府设置,专门负责传达政令、通报军情等公务信函。而私人信件只能托人转送,加之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送非常不便。因此,即便在社会经济都非常繁荣的唐代,仍然有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说。官办的邮驿制度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等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清朝中期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所取代。
1.古代的邮驿
明朝永乐年间出现了专门的民间邮递机构——民信局。民信局首先在浙江宁波产生,不久,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继建立了许多家民信局。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路途遥远的邮件常常需要几个民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邮件传递到目的地。当时的民信局经营范围很广,既能传递信件、包裹,也能汇兑银钱,甚至还能托运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多达数千家。在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民信局——侨批局。民信局直至1935年才逐渐停办。
2.民间邮递机构——民信局、侨批局
1896年清朝光绪皇帝批准开办的大清邮政。它实际上由控制清朝海关税权西方列强创办并掌控。之后经历了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邮政、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邮政。
3.现代意义上的邮局
4.当代新型通信方式
当代邮政行业中出现了邮政快递、航空快递等先进快捷的邮递方式,而且电信、网络领域也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新的通信方式,是传统书信的有益补充,同样也应该遵循一定的书写和应用规范。
应用范围的普遍性
承载内容的广泛性
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写作层次的随意性
二.普通书信的文体特点
其他应用文体只能用于特定人群和特定事务,书信更为普遍地应用于各类人群、团体,适用范围也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有交流与沟通的需要,就有书信的用武之地。
1.应用范围的普遍性
2.承载内容的广泛性
上至天文地理,下到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书信的内容。书信承载内容的广泛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应用文体,特别是公文的显著特点。
书信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作用在于交流信息、叙谈情谊、商讨问题、沟通思想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写信者往往对语言的选择不拘一格。有时候为了更好地体现主题,还要变换不同的语言风格。在表达方式上,或叙述、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灵活多变。
3.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4.写作层次的随意性
写作过程中,可以交代一事一物的前因后果,可以直接对某一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同时在一封书信中提出多个问题和多种观点。写作层次上既可以采用递进式、又可以采用并列式,还可以根据交代对象的重要程度随意地组织材料。
第一节 普通书信
一、普通书信的发展沿革
二、普通书信的文体特点
三、普通书信的结构与写法
四、普通书信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普通书信的结构与写法
书信习惯上仍然有一些固定的结构。完整的书信由信文和信封构成
(一)信文的结构与写法
信文的内容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祝颂语以及落款5部分组成。
1.称谓
独占一行,写在信笺的第一行顶格的位置,表示对受信人的尊重。称谓后面加冒号,表示有话要说。称谓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一般包括敬辞、姓名、称呼3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根据与收信人的亲疏关系灵活处理。比如“尊敬的某某老师”,“亲爱的妈妈”等。
2.问候语
写在第二行空两格的位置,独立成段。作用是连贯语气、表达问候、引启正文。问候语应该注意针对性,根据对象表达不同的问候。
3.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起笔。作为书信的主体,一般应交代清楚写信的因由、事情的具体情况和结束语。正文的写作要求:语言顺畅、条理清晰、措辞得体。叙事时尽量做到一事一段。同时写多件事时,要掌握先难后易,先主后次的顺序,使人一目了然。
4.祝颂语
祝颂语是与问候语呼应,进一步表达祝愿,加深情谊。一般分为两行书写。在正文结束后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顺颂”、“敬颂”“即祝”等启示语。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秋安”、“教祺”、“学习进步”等祝福语。同样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对祝颂语进行选择。
5.落款
普通书信的落款较为简单,主要包括署名和写信日期,分两行写在信尾的右下方。署名通常是在姓名前加自称,如“学生某某”。日期一般要写公历,如果写农历,就应在日期前加上“农历”或“阴历”二字。写日期,一般只写月、日。如果是重要的,或者是时间性较强的信件,除了写年、月、日以外,还要写明更确切的时间。如果在旅途中写信,还可以在日期后附带写上写信的地点。
此外,如果信已经写完,临时又想起一些事情要告诉对方,或觉得某件事叙述得还不够全面等,在信在后面还可以补写称之为附言。可在补写话语的前面加上“另”、“又”、“另外”、“还有”等字样。或者在附言之后写上“又及”二字。
第一节 普通书信
一、普通书信的发展沿革
二、普通书信的文体特点
三、普通书信的结构与写法
四、普通书信写作的注意事项
(二)信封的结构与写法
国内的标准信封一律采用横式,信封的正面主要由邮政编码区、收寄信人地址书写区和贴邮票区3部分组成。下图图例是国内信封C4、C5(7、8、9号信封)号正面示图。
7号(C5)信封:229×162mm
9号(C4)信封:324×229mm
1.收信人信息
(3)收信人的姓名写在信封中间。字可写得大写。姓名后面可缀上“先生”“女士”“同志”等一般称呼,不可用过于私密的称呼。因为信封上的文字都属于邮递过程用语,是写给邮递员或送信人看的。
(1)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写在信封的左上角固定的方格内。
(2)收信人地址写在收信人邮政编码的下一行。地址应详细写明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和门牌号码的全称。
2.寄信人信息
(3)寄往国外的书信,信封写法与国内标准不同。寄信人的姓名、地址、国家名称要依次写在信封的左上方或信封背面的上部;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国家名称要依次写在信封的右下方;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应该用对方国家通用的语言或英文书写。
(1)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写在收信人姓名下一行。姓名之后加上“缄”“寄”等字样。
(2)寄信人的邮政编码写在信封右下角固定的方格内。
普通书信的格式是约定俗成的,写信合乎规范能够体现出写信人的自身修养和对收信人的尊重。
普通书信可以用口语化的语言,语气上要感情真挚,能够给看信人以“见字如晤”的感觉。
1.格式要合乎规范
2.语言要真挚得体
3.内容要条理清晰
写信时,交代事项应条理清楚,让收信人对书信传递的信息有明确的把握。
四、普通书信写作的注意事项
普通书信案例
普通书信案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