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公告与通告 课件(共29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公告与通告 课件(共29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章 公务文书
第三节 公告与通告
一、公告的概念与分类
二、公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三、通告的概念与分类
四、通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一、公告的概念与分类
(一)公告的概念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1.公告的定义
内容的规定性
发文机关的特定性
告知的广泛性
语言的庄重性
2.公告的主要特点
(二)公告的分类
1.根据内容、性质、作用和发布机关的不同进行分类。
公告分类
国家重要事项公告
是宣布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重要事项的公告。
法定事项公告
是国家公布有关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及由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发布重要事项的公告。
可以分为法定专门事项公告和法院公告
2.其他分类及情况:
专业性公告
有一类公告是属于专业性的或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如经济上的招标公告,按国家专利法规定公布申请专利的公告,属专业性公告。
非行政性公告
按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递交诉讼文书无法送达本人或代收人时,可发布公告间接送达,是向特定对象发布的,这些不属行政机关公文。
第三节 公告与通告
一、公告的概念与分类
二、公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三、通告的概念与分类
四、通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二、公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一)公告的格式
公告的结构分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
1.标题
标题三种构成形式
(1)完全式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项、文种组成,如《中国侨联2016年招录机关工作人员面试公告 》。
(2)省去事由,只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组成。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3)只写出文种“公告”即可,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2.正文
公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因由、事项和结语三部分内容。
一般用“现予公告”、“特此公告”等习惯用语,体现公告的庄重性、严肃性。也可不写结语。
要求用简要的语言写出公告的依据、原因、目的。
公告的正文
是公告的主体,要求明确写出公告的决定和要求。
因由
事项
结语
3.落款和日期
公告的落款要求写出发布机关的名称和年、月、日。公告日期有的注在标题下方,也可注在正文末尾落款处。如果机关名称已在标题中出现,在落款处也可不写,只写年、月、日。
(二)公告的写作要求
公告严肃庄重,具有高度的庄严性和权威性,撰写公告时,要求撰写人直述其事,表达直截了当。
要做到字斟句酌,以准确地体现出发布机关的意向,明确地传达有关政策、指令、规定等。
1.文体要求
2.语言要求
3. 文种使用要求
使用公告必须以“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有关规定来衡量,各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是不能使用公告这一文种的,因此要避免选错文种。
公告案例
公告案例
第三节 公告与通告
一、公告的概念与分类
二、公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三、通告的概念与分类
四、通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三、通告的概念与分类
(一)通告的概念
1.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属于周知性的文种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文件。
2.通告与布告、公告(同属于周知性公文)。它们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公告主要用于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通告是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应当普遍遵守和周知的事项。公告可向国外公布,通知、布告无此功能。(2)发文机关不同。公告一般由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制发;通告除党政机关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也可使用;布告一般用于行政机关在所辖范围内发布政策、措施。(3)效果不同。公告发出,旨在引起国内外关注和重视。通告和布告除了人们周知外,一般还要求认真遵守。
3.通告的作用
通告把公众应当遵守或周知的法规、政策、事项等以通告的形式“广而告之”,更好地保证国家各项政策规定的贯彻执行,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周知性
内容丰富
适用范围广泛
发布形式多样
4.通告的主要特点
内容和性质上分两大类
(二)通告的分类
1.根据通告的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知照性事项通告
强制性事项通告
用于向一定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发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这类通告的性质和正文形式基本上同事项性公告相似,但其发布机关多为业务(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发布范围比公告小。
用来向机关单位和个人公布应该在特定范围严格遵守执行的规定和要求。这类通告中的规定和要求大多是围绕着保证某个问题的解决或某一事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
据内容分两大类
2.根据通告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法规性通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
一类为针对某一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发布的通告。
第三节 公告与通告
一、公告的概念与分类
二、公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三、通告的概念与分类
四、通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四、通告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一)通告的格式
通告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构成
1.标题
标题四种情形
(1)完整标题,也就是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构成,如《泰兴市政府关于5.12防空防灾试鸣警报通告》。
(2)由“发文机关 + 文种”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
(3)由“主要内容 + 文种”构成,如《关于调整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4)只写文种“通告”两字,这种标题一般都是张贴的通告。
2.正文
(1)缘由
是发布通告的依据和目的,说明为什么发此通告。常用“为了……”或“根据……”的句式说明发布通告的目的、依据和原因。为了突出通告的权威性,通告缘由常要说明法律依据或者职权依据。通常以“特通告如下”领起下文。
正文包括缘由、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
(2)事项
是通告的核心,即为通告须知和遵守的内容。写作时,如内容较多,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以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内容比较单一,可不分条写。通告事项是面对大众的,应简洁明了,叙述清楚,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3)结尾
一般采用“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或“特此通告”作结尾,有的可提出要求、希望,有的指明执行范围和时间,有时也可不写结尾,如开头有“特通告如下”的用语,结尾则可省略。
3.署名和日期
正文右下方签署发布通告的机关名称和日期。如发布通告的机关在标题已表明此处可省略不写;标题没有发布单位的,则要署名发文机关。
(二)通告的写作要求
1.通告正文的语气与内容写作要求。
(1)通告正文的语气一般应比较平缓,语句平实,有时需要带上恳切要求协助或办理的语态;(2)撰写发布通告的原因时,理由充分,目的明确,语言通俗,让公众清晰准确地把握通告的内容,理会精神实质,并贯彻执行;(3)正文中如果通告事项涉及的要求、措施较多,应该分项予以说明;(4)分项说明宜采取递减法,由主及次,由大到小。
2.通告事项要符合政策规定。
由于通告所宣告的事项多属于专业性或业务性的,涉及公安、交通、金融等多个方面,所宣告的事项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不能随意捏造。
3.通告的语言要求。
语言要简明易懂,力戒表述上的用语不规范、语序错乱、主次不分或忽轻忽重。
通告案例
通告案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