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通报 课件(共12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通报 课件(共12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讲解告知类公文的基础知识。
分类讲解不同文种的写作格式和方法。
分析范文。
【本章主要介绍】
第四章 告知类公文写作
第一节 命令
第二节 指示
第三节 通令
第四章 告知类公文写作
第四节 意见
第五节 决定
第六节 决议
一、 通报的概念与特点
二、 通报的类别与作用
三、 通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五节 通报
四、 通报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训练参考题
(一)通报的概念
通报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的公文。 通报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可以用于表扬好人好事、新风尚;也可以用于批评错误,总结教训,告诫人们警惕类似问题的发生;还可以用来互通情况,传达重要精神,沟通交流信息,指导推动工作。
一、 通报的概念与特点
第五节 通报
(二)通报的特点
1.政策性。
2.告知性。
3.教育性。
一、 通报的概念与特点
第五节 通报
(一)通报的分类
根据内容不同,通报可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怀通报和情况通报3种。
1.表彰性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先进经验或事迹,树立典型,号召大家学习的通报。
2.批评性通报:是用来批评、处分错误,以示警戒,要求被通报者和大家吸取教训的通报。
3.情况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传达重要情况和动向,以指导面上工作为目的的通报。
二、 通报的类别与作用
第五节 通报
(二)通报的作用
1.互通情况,沟通信息,使有关单位或组织了解工作进程,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2.学习先进的典型经验,指导和推进工作。
3.吸取他人教训,警惕类似问题发生。
二、 通报的类别与作用
第五节 通报
三、 通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五节 通报
通报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3部分组成。
(一)首部
通报的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关于一份国务院文件周转情况的通报》;另外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给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救人的××同志记功表彰的通报》。
2.主送机关。除普发性通报外,其他通报应该标明主送机关。
(二)正文
通报正文的结构通常由开头、主体和结尾等部分组成。开头说明通报缘由;主体说明通报决定;结尾提出通报的希望和要求。
(三)尾部
尾部在正文右下方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加盖印章,写明发文日期。
三、 通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五节 通报
四、 通报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第五节 通报
(一)写作要求
1.内容要真实和典型。在表彰性和批评性的通报中,所反映的情况一定要真实可靠,不能夸大和缩小,以免因失实而产生不良影响。
2.分析和评价要公正,客观。表扬人物要从平凡中总结不平凡之处,批评也应该抓住问题的实质,需要掌握分寸,就事论事。
3.通报时间要及时,态度要严肃认真。
(二)注意事项
1.通报的内容必须真实。
2.通报决定要恰如其分。
3.通报的语言要简洁、庄重。
四、 通报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第五节 通报
以下标题哪一个符合通报的撰写要求 把错误的加以改正。
(1)《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2)《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报》
(3)《国务院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通报》
(4)《国务院关于部分地区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
训练参考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