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讲解告知类公文的基础知识。分类讲解不同文种的写作格式和方法。分析范文。【本章主要介绍】第四章 告知类公文写作第一节 命令第二节 指示第三节 通令第四章 告知类公文写作第四节 意见第五节 决定第六节 决议一、 公报的概念与特点二、公报的类别与作用三、 公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第三节 公报四、公报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训练参考题(一)公报的概念公报也称新闻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种。公报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一、 公报的概念与特点第三节 公报(二)公报的特点1.权威性。公报区别于普通报纸,是党政机关发布重大决定和重要事件时常用的一种文种,是国家权力的体现。2.新闻性。公报也称新闻公报,通常以新闻的形式将重大事件向国内外、党内外公布。3.指导性。由于公报是较高级别发布的,因而公报对下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一、 公报的概念与特点第三节 公报(一)公报的类别公报依据发文主体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党政机关或团体发布重大事件、重要决定的公报;另一类是联合公报。根据公报的内容、体裁与写作方法,主要分为四种:一是会议公报,报道会议或会谈情况,有单发的,也有会谈联发的;二是新闻公报,是以新闻的形式将重大事件向国内外公布的文件;三是联合公报,这是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政党之间双方联合签署发布的文件;四是事项公报,此种公报只写工作进展、事实、数据的总结、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或专题情况等。二、 公报的类别与作用第三节 公报(二)公报的作用公报的主要作用是各党政机关或团体向下级机关或大众发布重大事件、重要决定,以新闻的形式将重大事件向党内外、国内外公布;或汇报上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成果,并指导今后的工作开展,提出希望和目标等。二、 公报的类别与作用第三节 公报(一)公报的写法1.会议公报的写法。会议公报的标题是由会议名称+文种名称组成,开头部分,首先应写明会议基本情况。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主持人。主体部分,介绍会议审议情况和主要精神。结尾部分,提出号召、希望和目标等。三、 公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第三节 公报2.新闻公报的写法。新闻公报是以新闻的形式将重大事件向党内外、国内外公布的文件。开头部分概括叙述最核心、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应当交代清楚有关的人、事、时间、地点、事因、结果等。最后结尾部分,写一个或者发人深思,或者催人振作,或者给人希望的结尾,也很有意义。三、 公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第三节 公报3.联合公报的写法。联合公报是政党之间、国家之间、政府之间就某些重大事项或问题经过会谈、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或达成谅解后,双方联合签署发布的文件。开头部分写基本情况,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体部分写双方议定的事项,必须时可分条列项撰写。结尾部分,可补充意义、交代会议气氛或双方对会谈的肯定态度,以及受邀回访的意向等。也可不单独写结尾部分。三、 公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第三节 公报4.事项公报的写法。事项公报一般由政府的某一部门向社会发布普遍关心的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公报的数据可以被国家各个部门制定条例、政策时参考使用。事项公报也是分为标题、正文、结尾三大部分。开头部分概述事项的基本情况和时间、地点、事件等。主体部分要层次清楚明了,数据准确可告,不可模糊。结尾部分,可加注释来进一步说明事项事实情况。三、公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第三节 公报(二)公报的格式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1.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2.正文,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3.尾部。事件性公报和会议性公报一般没有尾部;联合公报要在正文之后写明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姓名、日期、并写明签署地点。三、公报的写作方法与格式第三节 公报四、 公报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第三节 公报(一)写作要求1.内容要真实、准确,及时反映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重大决定和重要活动。2.选材要典型,要具有普遍意义。3.语言平实、严谨。(二)注意事项1.区分会议公报、新闻公报、联合公报、事项公报的具体写作要求和格式,根据内容和发文机关的不同,选择正确的公报类型进行公文写作,避免文种使用混乱。2.公报的内容要注意迅速、及时更新,语言简洁。四、 公报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第三节 公报1.公报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2.区分会议公报、新闻公报、联合公报、事项公报的具体写作要求和格式。训练参考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