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通告 课件(共13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通告 课件(共13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讲解告知类公文的基础知识。
分类讲解不同文种的写作格式和方法。
分析范文。
【本章主要介绍】
第四章 告知类公文写作
第一节 命令
第二节 指示
第三节 通令
第四章 告知类公文写作
第四节 意见
第五节 决定
第六节 决议
一、 通告的概念与特点
二 、通告的类别与作用
三、 通告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二节 通告
四、 通告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训练参考题
(一)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属于周知性的文种之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民群众、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的文件。通告与布告、公告都同属于周知性公文,但通告所宣告的事项多属于专业性或业务性的,多涉及公安、交通、金融方面,涉及面相对较广。
一、 通告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通告
(二)通告的特点
1.内容丰富。通告所宣告的事项,可以是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也可以是一般的业务性事项。
2.适用范围广泛。国家领导机关和各级政府都可以使用通告,不仅仅限于上级对下级,不相隶属的单位也可使用。
3.发布形式多样。通告既可以通过登报、电视广播让人周知,也可以张贴的形式告知。
一、 通告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通告
(一)通告的类别
根据通告的内容和性质,大致可分为知照性事项通告和强制性事项通告两类。
通告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法规性通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一类为针对某一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发布的通告。
从通告的效用上分,又可分为制约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前者属于在一定范围内,为保证某一项工作的开展与某项活动的进行,而发布的规定性措施。
二、 通告的类别与作用
第二节 通告
(二)通告的作用
通告是一种周知性的文种,具有很强的知照性,把公众应当遵守或周知的法规、政策、事项等以通告的形式“广而告之”,更好地保证国家各项政策规定的贯彻执行,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 通告的类别与作用
第二节 通告
(一)通告的一般写法
相对于公告,通告的使用比较普遍。对于现实生活中或工作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认为需要让一定范围的人员明白或遵守,常常可以使用通告。如《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通告》、《市供电局、公安局关于严禁窃电的通告》、《劳动局关于禁止私招未成年劳动力的通告》等。
撰写通告时,根据内容,通告通常可以分为3部分成文。
三、 通告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二节 通告
(二)通告的格式
通告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构成。
1.标题。标题主要有4种形式。
(1)完整标题。
(2)由“发文机关 + 文种”构成。
(3)由“主要内容 + 文种”构成。
(4)只写文种“通告”两字,这种标题一般都是张贴的通告。
三、公告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二节 公告
2.正文
通告的正文包括缘由、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
三、 公告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二节 公告
四、 公告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第二节 公告
(一)写作要求
通告正文的语气一般应比较平缓,语句平实,有时需要带上恳切要求协助或办理的语态;撰写发布通告的原因时,理由充分,目的明确,语言通俗,让公众清晰准确地把握通告的内容,理会精神实质,并贯彻执行;正文中如果通告事项涉及的要求、措施较多,应该分项予以说明;分项说明宜采取递减法,由主及次,由大到小。
四、 公告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第二节 公告
(二)通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1.通告事项要符合政策规定
2.语言要简明易懂。
指出下面这则公文的错误,并修改。
××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告
根据《工商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对我区××商贸公司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已于2007年 12月1日正式宣布注销,并公告全省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现发现继续以原公司名义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为此,我局再次声明:凡所持原××商贸公司营业执照(包括营业执照副本)、印章、介绍信、合同纸、名片等一律无效。对发现使用上述无效证件者(复印件),请扣留交我局。
特此通告。
训练参考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