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命令 课件(共15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命令 课件(共15张PPT)-《应用文写作》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讲解指令类公文和议决类公文两大类。
讲述指令类公文命令、通令、指示、意见,议决类公文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
分析范文掌握写作格式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
第三章 令决类公文写作
第一节 命令
第二节 指示
第三节 通令
第三章 令决类公文写作
第四节 意见
第七节 会议纪要
第五节 决定
第六节 决议
一、 命令的概念与发展沿革
二、 命令的类别与作用
三、 命令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一节 命令
四、 命令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训练参考题
(一)命令的概念
命令是法定的行政公文的一个文种。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它是指法定的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对下级发布的一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指挥性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法律规定公布行政法规和章程,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以及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但是,除军事部门以外,并不是所有的上级都可以对下属单位或个人发布命令(令)的。
命令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强制性和严肃性。
一、 命令的概念与发展沿革
第一节 命令
(二)命令的发展沿革
命令是中国最古老的公文文种之一。命,其词义为“使”,有“使人为事”之意,作为公文,始于商朝和西周,当时以王的意志为中心的“王命文书”,都是“命”的公务文书。令,其义与“命”相似,但还有“告诫”的意思,作为正式公文使用,始于战国时期。三国时候曹操为了完成其统一中国的大业,千方百计广招人才,先后颁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在中国古代,命令有称作“誓”、“诰”、“制”、“政”、“策”等的。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命和令的功能作用逐渐合二为一,即我们今天的命令。
一、 命令的概念与发展沿革
第一节 命令
命令按照性质、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分为4类,即发布令、行政令、嘉奖令、任免令等。
(一)发布令。
(二)行政令。
(三)嘉奖令。
(四)任免令。
二、 命令的类别与作用
第一节 命令
命令一般包含3大部分,即标题、正文、结尾和落款,每个部分各有不同的内容与格式。
三、 命令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一节 命令
四、 命令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第一节 命令
(一)命令(令)的写作要求文辞庄重严肃、同时简洁准确,结构严谨平直、篇幅简短,写作目的明确、命令措施要求具体。
(二)要注意命令(令)的适用范围。
(三)要注意命令(令)的作者具有限定性。
(四)任免令任免人员,仅限于任免部长级以上的官员,而一般官员不用命令任免;命令用于嘉奖,也仅限于嘉奖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或事,普通表彰不用嘉奖令。
1. 命令的种类有哪些?
2. 结合例文分析命令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训练参考题
一、 指示的概念
二、 指示的类别与作用
三、 指示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二节 指示
四、 指示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训练参考题
指示是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要点及要求、步骤和方法时所使用的一种具有指导原则的下行公文。它主要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只有国家党政机关才有权使用,其下的行政机关是无权使用的。
一、 指示的概念
第二节 指示
第二节 指示
指示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一般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一)紧急指示和一般指示。
(二)全局性指示和局部性指示。
二、 指示的类别和作用
指示一般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构成。
(一)首部
首部包括标题、成文时间、发文字号和主送机关。
(二)正文
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3部分组成。
三、 指示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第二节 命令
四、 指示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第二节 指示
由于指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因此在指示中,要对受文机关布置工作,具体包括任务、措施、方法、要求等,还要对开展工作的原则进行阐述和解释。
另外,《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要求指示要阐明或提出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原则”和实务不同,有一定的抽象性、说理性。因此指示要说清原因和理由,要阐明原则,必要时还要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要指出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总之,指示不仅要让下级明白做什么,还要让下级明白为什么做、怎样才能做好。
1.简述指示的写作格式。
2.指示写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训练参考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