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税务会计基础 课件(共27张PPT)-《税务会计》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税务会计基础 课件(共27张PPT)-《税务会计》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项目一
税务会计工作流程
任务一
税务会计基础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分配的对象为剩余产品
(一)税收概念
税收分配以国家为主体,凭政治权力实现
税收的本质是分配
征税目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特征
一、税收的性质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核心
保证
约束
税收的特征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标志
(二)税收的职能
组织财政收入
调节经济
监督社会经济活动
(三)我国现行税收体系
税务机关征收(14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
海关负责征收(1种):关税
财政部门负责征收(2种)耕地占用税、烟叶税
1.按征税对象分类
流转税: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
所得税: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
财产税:以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
行为税: 以行为为征税对象
资源税:对开发、利用和占有国有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征收
特定目的税: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征收
烟叶税:对收购烟叶的单位征收
(四)税收分类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纳税人税负
能直接转嫁
不能直接转嫁
间接税
直接税
纳税人≠负税人
纳税人=负税人
3.按计税依据分类
啤酒
消费税
化妆品
消费税
白酒
消费税
0.5元/斤
+20%
30%
250
元/吨
应纳税额=
实物量×单位税额
应纳税额=
价值量×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
实物量×单位税额+
价值量×比例税率
从量税
从价税
复合税
4.按税收管理与使用权限分类
中央税
地方税
共享税
税收
管理权
税收
使用权
中央
地方
共享
5.按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
价内税
价外税
商品税金是否包含价格


价格=成本+利润
价格=成本+利润+税金
6.按使用会计科目分类
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资产成本
所得税费用
不计入损益或资产


影响
不影响
1.纳税人(纳税主体)
二、税制构成要素
对“谁”征税?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
自然人
法人
本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机关\事业\企业\社团
扣缴义务人
负税人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中介
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2.征税对象(纳税客体)
对“什么”征税问题
区别不同税种
的主要标志
税目
征税对象的细分,以列举法或概括法表示
计税依据
征税对象的数量依据,
有3种
有2个目的
3.税率
征“多少”问题
税收制度的核心
3种基本形式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企业所得税25%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
土地增值税
啤酒消费税
250元/吨
3种: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税率与征税对象价值量无关
税负相同,但并不能体现税收公平
比例
税率
累进
税率
定额
税率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定额税率
分段式
计算法
速算扣
除数法
4.纳税环节和纳税地点
“什么环节”征税
只在一个环节征收
两个以上环节征收
资源税只在开采环节征收
增值税在生产、批发、零售环节均征收
一次课征制
多次课征制
缴纳税款的地点
纳税地点:
5.纳税时间
“什么时间”申报税
按期纳税
按次纳税
增值税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不能按固定期限纳税的,可按次纳税
以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限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5日内申报纳税;以1个月或1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限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6.减免税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税率式减免
税额式减免
税基式减免
起征点
免征额
项目扣除
7.附加与加成
8.法律责任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三、税务会计的性质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税法为准绳,借助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纳税单位纳税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监督和筹划的一门专业会计 。
现代会计学科的三大分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是介于税收学与会计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融国家税收法规和会计处理为一体的一种特殊的专业会计,是税务中的会计、会计中的税务
2.税款的计算与核算。它是税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包括征税范围的界定,计税依据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算和核算。
3.税款的缴纳、退补与减免
4.税收滞纳金与罚款
(二)税务会计的对象
1.税基 :是计算缴纳税金的依据 。包括:流转额 、成本费用额 、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额 、行为计税额 。
税务会计的目标是税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向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纳税人税务活动的会计信息 。
依法纳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并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纳税信息
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为投资者、债权人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科学进行纳税筹划,合理选择纳税方案,为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三)税务会计的目标
核算职能
监督职能
(四)税务会计的职能
(五)税务会计方法
财务会计方法
设置会计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
纳税调整方法
计算税款方法
纳税筹划方法
纳税报告方法
税务会计特有方法
1.纳税主体
2.持续经营
3.货币时间价值
4.纳税年度
5.年度会计核算
(六)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1.合法性原则
2.调整性原则
3.公平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七)税务会计的原则
两者的联系
两者的区别
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
税务会计的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
在计量单位、使用的文字和通用的基本会计原则等方面,都是相同的。
目标不同
对象不同
核算基础、处理依据不同
计算损益的程序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