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2024年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社会生活有何特点?[P3]绚丽多彩。2.感受社会生活有何意义?[P4](1)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7](1)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2)个人在社会中成长。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社会关系有哪几种主要类型?[P5](1)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2)地缘关系(如邻居、同乡等)。(3)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二、在社会中成长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有哪些?[P8](1)含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切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2)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2.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P8](1)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2)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3)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4)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实现人生价值。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养成的途径)(1)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P10、12](2)消极影响:①网络上存在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容易造成恶劣影响;②容易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P15—16]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P10—12](1)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如:网上订餐、网络约车、网络订票、网上听课、线上问诊等。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P12—13](1)对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对政治: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3)对文化、科技: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4.常见的网络骗术及应对方法。[P15](1)常见的网络骗术:①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②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③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④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⑤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⑥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⑦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2)应对方法: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③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④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二、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如何合理利用网络)[P17—19](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2.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1)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2)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4)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5)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3.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4.在网络生活中,如何铸牢自我保护的防火墙?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坚决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要轻易相信别人;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如上网与人交流时语言文明,真诚友好;不在网上恶意制造、传播谣言,不进行诈骗活动;不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等。(3)家庭:加强对子女的引导和监督,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扼制不文明上网行为。(4)个人:遵守道德、法律,严格自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谨慎使用网络支付,遭遇诈骗后及时报案。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揭示的深刻道理是 ( )A.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C.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D.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以不需要社会支持的C 2.某快递员以赔偿快递丢失款为幌子,诱导王先生进入伪冒的支付宝界面填写个人信息。该快递员利用王先生填写的个人信息为王先生申请了贷款,随后骗走资金。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 (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 ②坚决远离网络生活,避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③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加大网络犯罪打击力度④学会辨别网络信息,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 3.“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是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的一副自勉联,这启示我们 ( )①要与有胆识、有志向的人交友 ②不学习书本知识,更容易取得成功 ③交友要把握原则,多交益友 ④在社会实践中学习,锤炼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素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 4.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因为互联网 ( )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③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沉迷于网络有利于学习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A 5.“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有人在网上发布多条涉及袁隆平院士的侮辱性言论,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采取刑拘等强制措施。这一案例充分说明 ( )①英雄烈士不容亵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②广大网民需要依法律己,坚持权利义务统一 ③公安机关坚持依法行政,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④我国要坚持科学立法,法治工作要与时俱进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A 6.每年高考结束后,“考后招生”“暑期招工”“入校学习” “刷单兼职”等诈骗手段开始流行。国家有关部门提醒家长勿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及时关注学校官方网站信息,也要教育孩子注意防范此类诈骗,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远离不良“校园贷”。对此,避免受骗要 ( )①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识别骗子的骗术 ②提高媒介修养,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③对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有分辨能力 ④上当受骗后要立即报警,向警方求助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D 7.神舟十四号“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甘肃希望中学八年级学生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这表明 (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B.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时事政治来了解社会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身份B 8.2023年1月28日,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评选结果揭晓。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全网参与、全民共享,评选出大量网民认可、社会认同、影响广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网络精品。此举 ( )①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之举 ②能够发挥网络优势,向公众传递正能量 ③推动社会进步,解决了网络空间的所有问题④高扬主旋律,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