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8张PPT)新学期新开始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新课导入思考:你对我国宪法有了哪些了解?提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们要维护宪法权威!整书领航 体系构建法制教育专册目 录第一单元“宪法原则”第二单元“权利和义务”第三单元“国家机构”第三单元“政治经济制度”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和实施确立领导地位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确立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设置我国国家机构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一句话串讲教材: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规定公民义务,确立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设置我国的国家机构。最终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她,位于世界东方。她,成立100年。她,让一个衰败的国家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她,让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接近复兴梦想!她,被广大网友称为“史上最强创业团队。了解史上“最强创业团队”Who中国共产党【抢答】猜猜她是谁?疑惑1:中国共产党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1)请你谈谈对碑文的理解。第2页:人民英雄纪念碑①“三年以来”是指:②“三十年以来”是指:③“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丰碑,它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荣与辱。人民的国家主人身份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得来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国民党等主张实行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中共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中间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人民抛弃人民不认可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态度是怎样的?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探索。1851年1860-1894年1911年失败失败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1921年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失败1949年1956年1978年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新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921年201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思考:以上大事件说明了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带领中国走向胜利P3 运用你的经验宪法序言(节选)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发展历程和序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P3)P3 运用你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时间: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时间: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时间: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时间: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54宪法75宪法78宪法82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发展历程和序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巩固革命成果的?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P3)P3 运用你的经验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P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949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我国现行宪法)于1988、1993、1999、2004、2018年五次进行修改(一)宪法的产生: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读宪法第一条内容,提取关键信息: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根本制度:国家性质:领导核心:课堂笔记2.我国的国家性质?P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先进阶级的代表。工人农民结成联盟,壮大了对付敌人的力量。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主席这样说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2.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P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宪法规定的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苏共消失,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年历史,拥有1500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却在一纸禁令下被解散,消失了。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复杂,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体制固化,法治涣散,脱离群众,腐败严重,没有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就。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共因此消失了。观看材料并思考:借鉴苏联共产党的消失教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条件下,我国应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葆党的青春活力?2.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组织、政府部门、军队、群众、和学生。泛指各级、各部门、各领域、各行各业所有的人。表示五个方位,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和中间, 泛指中国所有的地方。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一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另一方面,法治强调宪法法律至上。那么,党的领导和法治之间有何关系?到底是党大还是法大呢?4. 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2.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P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宪法规定的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02: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笔记2②党的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④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③党的宗旨、最终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⑤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①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高理性/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地位1.1思维导图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宪法原则第三部分小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国家权力属于人民02人民政府人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面有“人民”二字?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目的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含义不同: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人民公民(1)含义不同: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2)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3)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总结:(通俗版区分方式)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不管是在押犯人还是未成年人)。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爱国的都是人民。公 民人民人民≠公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人民公民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但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人。人民是区别与敌人的政治概念少数敌对分子不是人民。注意: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是公民不是人民。练一练:下列哪些人员不属于我国公民?1.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明2.留学中国的外国学生3.退休在家的司机老王4.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刑的张某×敌人公民人民权力 VS 权利国家权力(公权力)政治概念。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巩固其统治。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公民权利(私权利)属法律概念。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或行使的权利。自身拥有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1.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P5-P7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第二条★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宪法》第六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区别各种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如: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如: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美国、英国、欧洲国家……★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解读第六条,可以看出来国家在哪方面保障权力属于人民呢?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土地、道路、河流、原材料等私有制公有制(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公有制经济中,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P5土地矿藏森林海洋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各级司法机关军事基地在公有制经济中,人民是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直接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吗?2.我们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参与国家与社会管理?(3)宪法规定的 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P6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途径和形式间接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监督负责国家行政机关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国家司法机关国家监察机关........2.宪法如何保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难点】③政治制度: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人民人大代表产生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代表人民行使代表人民行使属于行使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监察机关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产生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间接直接直接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什么?思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代表人民行使人民人民代表产生国家权力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属于行使间接直接直接★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呢?宗教信仰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第一章 总 纲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武装力量主要为谁服务?我国的国家安全主要靠谁去维护呢?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性质国家武装力量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如何保证?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知识小结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⑥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03★6.什么是最大的人权?P8★7.我国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P8-9★8.我国人权的特点?P89.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P8★10.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8-10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10页正文部分,将下列各题答案找到并将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重点词语进行圈点。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什么是人权?人权就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即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思考: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7.我国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是否只有中国公民?①主体广泛: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9.人权的特点?②内容广泛: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9.人权的特点?低保医保全覆盖 加强社会保障以上措施保证了哪些人的哪些权利?说明我国的人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义务教育打击招聘歧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改善环境第三部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②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①人权的主体主体广泛内容广泛人权的广泛性笔记4.人权的特点《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①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10.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6月1日正式实施,增加了对校园欺凌的强制报告规定,明确了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校园欺凌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报告。思考: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对校园欺凌的强制报告规定,体现了国家通过何种方式保障人权?第三部分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0.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图片说明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注意什么?③执法:行政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第三部分10.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才是人间烟火气# 近日,湖南张家界慈利城管发布了一则暖心视频。视频中,一位城管看到很多大爷大妈在马路边自设摊点,出于城市管理的规定,以及考虑到大爷大妈们的安全,城管便上前和善地告诉他们,马路上不安全,还帮助他们将摊位转移到政府指定的摆摊点。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图片说明监察机关对哪些人员进行监督?★10.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图片说明监察机关对哪些人员进行监督?④监察: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某县一领导之子殴打他人触犯法律,公安机关将他拘留,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在即将开庭审理前,该领导委托他人向法官贿赂,贿赂不成又用权势相压。法官不为所动,秉公处理了此案。1.该领导的行为,如何评价?2.你支持法官的做法吗?说明理由。干预司法公正;违背公平正义;违反道德、触犯法律等。★10.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⑤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10.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以上图片,要把人权理想变为现实,国家应该怎样做?⑥宣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其他思考:我国从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共五点)①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②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③执法:行政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④监察: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⑥宣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10.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课堂小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6.什么是最大的人权?★7.我国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8.我国人权的特点?9.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0.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邹庄村察看村容村貌时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这表明( )①党只要坚持立党为公,人民就能过上好日子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党和政府只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①错误,观点太绝对;④错误,不符合实际。课堂练习: 考点一: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的一些国家机关名称里含有“人民”两个字,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这些国家机关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这是因为( )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B.捍卫人民政权是人民的责任C.人大代表享有当家作主权力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 这主要反映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D符合题意;A错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与题意不符;C错误,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力。课堂练习: 考点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不能实现现代化,能不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在党。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④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D 题文中,十九届四中全会之所以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①②正确;③④涉及党的做法,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 考点一:坚持党的领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