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课件(共24张PPT)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课件(共24张PPT)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传神写照—— 中国人物画
·知识回顾·
中国画按照题材可分为:
山水画
花鸟画
人物画
中国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工笔
写意
兼工带写
早期人物画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时期
《荆轲刺秦王》
东汉
《伏羲女娲画像砖》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连环画
历代帝王图 唐代 阎立本
阎立本 (601-673)唐代杰出画家。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 相。擅长书画,尤其善画人物肖像。
此图描绘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画家对作品中的每个形象都寓有褒贬,而这一褒贬又是寓于每个帝王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之中。在表现帝王的形象时,画家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眉宇和嘴唇间流露出的神情来刻画不同的个性和气质,以表达作者对前代帝王的作为和才能的评价。此图经历代内府或个人收藏,清末落入梁鸿志之手,流入国外。
这是一幅长三米多的工笔重彩画长卷,选取了南唐吏部侍郎韩熙载夜宴中的五个代表性生活片段加以描绘,每段用屏风相隔又连贯一气,好像连环画一样展现出整个夜宴的过程。
韩熙载出身北方望族,才华横溢,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入仕南唐,却饱受猜忌和排挤,为求自保,遂纵情声色以自污。画家顾闳中受后主李煜差遣,夜至其地,暗中观察、默记,归来绘成此卷。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
全图28.7cm×335.5cm
【五代】 顾闳中 故宫博物院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听乐
《韩熙载夜宴图》观舞
《韩熙载夜宴图》休憩
《韩熙载夜宴图》清吹
《韩熙载夜宴图》告别
《小庭婴戏图》 宋代 佚名
画面生动地记录了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免胄图》北宋 李公麟
《免胄图》卷所绘即为郭子仪率数十骑免胄(徒手不着盔甲)见回纥首领大酋,大酋舍兵下马拜见的情景。图卷左侧是郭子仪所率部将兵骑,仪容镇定,伫立于侧。右侧是入侵关中的回纥兵骑,阵营庞大而惶惶无措。回纥大酋着戎装,携副将滚鞍落马,正单膝跪地作钦服之状,拜见免胄着燕服的郭子仪。郭神情雍穆诚恳,俯身援手以礼相见,体现出从容大度的一代名将风范。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这是一幅水墨写意的人物画,画了一名袒胸露腹、自由自在的仙人醉酒以后踉跄步态。以淋漓的泼墨画出人物的服装,看似随意,实则于表现衣着的质感、结构与人体姿态方面很是严谨的。以细笔勾出的五官像是紧缩到了一起,夸张的漫画式表现手法很富于幽默感。
图中画有二位高贤老者坐在方凳上,头戴小冠,脚着红鞋,正在翻看典籍面前有石案,上有书函壶、花瓶及梅花。案前坐有一中年人,头戴幞头手握书卷坐于圈椅上,似乎正在开口向老者请教。
从其画作中,我们可以感到,陈洪绶作书,心态是愉悦恬静、轻松欢跃的,书写过程对他来说似乎是一种最甜美适畅的享受。因此可以说,陈洪绶已找到了一种执运笔法的最佳方式,而这方式正是书法执笔、运笔的“真义”,在这“真义”中,书法的中锋运行、回藏提按以及顿挫绞衄,全都是为畅爽书写且写出美感服务的。
《高贤读书图轴》 明代 陈洪绶
陈洪绶(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
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与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人谓其人物画成就“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女娲补天图 清代 任伯年
任伯年,名颐,字伯年。他的人物画题材非常广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神佛鬼怪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市井人物都会在他的笔端生动流现。历史传说人物、神佛鬼怪形象出现在任伯年的画中,常常是寓意深刻、有所特指的。
《女娲补天图》隐含着画家对山河破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九方皋》 现代 徐悲鸿
开国大典 现代 董希文
《开国大典》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在天安门举行庆典的盛况。作者董希文曾亲自参加开国大典,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中。《开国大典》不仅真实再现了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且以宏大的气势、庄严的构图、灿烂辉煌的色彩歌颂了新中国的似锦前程和无限生机。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