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2024年第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一、中国担当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P28]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2.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是如何展现自己的大国担当的?(中国是怎样为世界贡献力量与智慧的)[P29—33](1)积极有作为: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贡献中国智慧:①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④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3.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积极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P30]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4.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P30](1)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2)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P30]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中国在全面摆脱贫困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还需要我们怎么做?[P30]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7.列举中国向世界展现的中国智慧。(1)“共商共建共享”原则。(2)“一带一路”倡议。(3)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命运共同体。(4)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二、与世界深度互动1.当今世界,中国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35—36](1)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3)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4)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我国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P37—39](1)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2)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3.我国积极与他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有何意义?[P38—39](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3)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4.如何增强我们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1)树立开放、平等、包容的心态,树立全球观念,用世界眼光看问题。(2)主动了解外来文化,积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3)多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理解,推动人类的共同进步。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一、中国的机遇与挑战1.当前中国面临的新的发展契机。(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P41—42](1)内部机遇: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外部环境: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③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2.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新风险与新挑战?[P44—45](1)国内:①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2)国际: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3.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P45](1)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2)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3)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4)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二、携手促发展1.我国为什么要积极谋求发展?[P47]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2.我国应如何促进发展?[P47—48](1)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2)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3)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4)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我国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的做法。[P47]①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造业;②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③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4.技术创新、新兴科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P48]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5.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重要意义。[P48]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6.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P48]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7.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的内涵。[P49]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8.中国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中如何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中国坚持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表现)[P50](1)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2)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把我国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和利益,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3)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9.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哪些积极影响?[P51](1)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2)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1.3月14日,中国红十字会向乌克兰红十字会援助的第三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从北京启运,并于当晚运往乌克兰。同时,我国呼吁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构建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促进全球稳定与平衡。这说明 ( )①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 ②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占主导地位,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中国积极解决国际间的矛盾争端,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C 2.如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以氢作为燃料,低碳环保。交接时两只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火炬“飞扬”的设计理念告诉我们 ( )D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③火炬整体设计独特,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面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①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②做到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③积极利用自己的文明改造、同化其他文明 ④懂得领略不同文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C 4.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指出: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截止2023年4月19日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说明了 ( )A.中国在国际合作舞台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B.中国主导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C.中国勇于担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D.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D 5.2023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内部而言,中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面对上述情况,我国应 ( )①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②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③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④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B 6.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是继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之后,中国面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这 ( )①表明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 ③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④说明我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力量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C 7.“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一带一路”不仅联通亚太和欧洲经济圈,还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以下能正确反映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国际合作平台初衷的古文佳句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守望相助,康庄大道 ③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 8.20多年来,“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中国特有技术,先后被列为中国援助斐济、卢旺达、莱索托等国的项目,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这个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代言”的“中国草”,被当地称为“幸福草”“致富草”。这说明,中国 ( )①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样本 ②主动学习借鉴他国的一切文化成果 ③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C 10.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共建“一带一路”到举办进博会、从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到合作应对新冠疫情挑战、从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从不做观望者,始终是行动派。这说明中国 ( )①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②是维护国际秩序与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 ③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④事不避难,勇于担当,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贡献者、维护者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 11.2023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2周年。中国入世以来,以开放姿态与大国担当为全球领航,巨大成就深刻影响了世界。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这说明中国( )①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②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引领作用突显,领导全球经济一同稳步向前发展 ④积极作为,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