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1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1.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________。2.宪法规定哪些内容?根本法根本制度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_________、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3.宪法为什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1)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____________。根本利益(2)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4.怎样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______________为行为准则。依宪治国宪法和法律特权(3)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________。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5.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6.★宪法与其他法律有什么不同?(1)内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___________、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全局性一般性基础严格(2)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________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________。问题7.有了宪法为什么还要制定其他法律?(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________。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宪法的规定具有________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基础宪法原则性(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班举行了宪法宣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查找到的部分宪法条文。条文(节选)第一条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第五条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1)表中条文共同说明了什么?(2)请你结合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对表中宪法条文进行解读。①从内容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法律效力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2)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项目 宪法 其他法律区别 内容 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效力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以宪法为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知识拓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续表)项目 宪法 其他法律区别 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①制定: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广泛征求意见。②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①制定: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②修改: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项目 宪法 其他法律联系 ①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续表)知识点 1 根本的活动准则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超越宪法的权力,可以凌驾于宪法之上。()答案:×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为行为准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是国家机关之一,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2.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的是()①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③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3.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集中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基本活动准则D.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C知识点 2 最高的法律效力4.宪法等于其他法律的总和。()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且不得违背宪法原则和精神。5.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这是因为宪法()①是国家的根本法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6.《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促进体育事业,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A.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体育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性的问题D.体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答案:B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1.依据下面表格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宪法规范了国家的立法活动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C.宪法是对具体法律规定的落实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答案:D2.2022 年 12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40 周年》强调,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40 周年为契机,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这一要求是基于(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宪法是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规定了经济社会生活的一般性问题 ④宪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保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3.2022 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40 周年。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 5 次对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了必要的修改,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材料表明(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②加强合宪性审查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宪法只有不断修改,才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4.在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中,某校八年级(1)班举行了宪法学习交流会。以下的观点正确的有()①小刚:“宪法是‘贤’法,它是立法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②小兵:“宪法是‘闲’法,它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发挥实际作用。”③小美:“宪法是‘限’法,它通过限制私权利保障公权力。” ④小莉:“宪法是‘纤’法,它篇幅相对较短,但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5.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图示法表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图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达最恰当的是()ABCD答案:D6.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已成为当前社会危害最突出的违法犯罪类型之一。为此,有人建议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写进宪法。对此,你的看法是()A.不赞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已详细规定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问题B.赞成,将其写进宪法可以让全社会重视这一问题C.不赞成,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D.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可以惩戒一切违法行为答案:C7.1982 年 12 月 4 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现行宪法。四十多年沧海桑田,我国宪法承担着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根本法治保障的神圣使命。从 1982 年到 2022 年,现行宪法历经五次修订。每一次修宪均先由中共中央提出修宪建议,后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由此可见()A.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B.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答案:A《8.立法法是“管立法”之法。2023 年 3 月 13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完善了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2023 年 3 月, 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印发,有人提出将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入宪法。对此,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立法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热点、难点④宪法是其问题写入宪法有助于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 14 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1980年8月30 日,中共中央正式向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提出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建议。宪法修改委员会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宪法。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意见,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了历时 4 个月的全民讨论。广大群众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了大量意见。这部宪法草案于 1982 年 12 月 4 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1)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2 分)(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12 分)解析:(1)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本题考查我国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的原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从宪法对国家、个人的重要性等角度作答。答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基本原则;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