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史实,说出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结合各社会阶层探索复兴之路的史实,归纳其失败的原因。 2.能通过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说明两者的关系。 3.能够说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意义和贡献,阐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能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说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贡献。
重点 归纳各社会阶层探索复兴之路失败的原因;说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意义和贡献;说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贡献。
【自主读学】
学习任务
活动:阅读教材20-25,结合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探寻到问题的答案。 请查阅相关资料,说说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有哪些表现? 阅读P21,说说近代中国面临哪两大历史任务?为什么是这两大任务? (3)查阅相关资料,阅读P21-22,例举你所知道的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历史史实,并说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国不能成功?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指的是什么? (5)阅读教材P23,简要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和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6)阅读教材P23-24,找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目标二: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说明两者的关系。 活动:立足预习,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阅读教材P23-24,归纳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谁来领导)、路线、斗争法宝、性质、前途(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完成,中国革命已然就结束了。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目标四: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说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贡献。 活动:阅读下列资料,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一:李大钊满怀激情地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科学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1919年,毛泽东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 资料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1)从上述资料中,说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何内在关联? 资料三:毛泽东(1919年-1949年)的革命著作部分一览: 时间(年)著作主要内容或影响1919《湘江评论》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3、1924《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5、1937等抗日战争时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迎接抗日战争,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条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1945《论联合政府》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1948、1949《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内外政策。
(2)结合资料和教材,阐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毛泽东思想的结晶和作用有哪些?
2第一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史实,说出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结合各社会阶层探索复兴之路的史实,归纳其失败的原因。 2.能通过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说明两者的关系。 3.能够说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意义和贡献,阐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能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说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贡献。
重点 归纳各社会阶层探索复兴之路失败的原因;说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意义和贡献;说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贡献。
【自主读学】
学习任务
活动:阅读教材20-25,结合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探寻到问题的答案。 请查阅相关资料,说说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有哪些表现? 参考答案: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领土部分被割让,经济主权等国家主权部分丧失等表现。(可结合相关历史事实描述) 阅读P21,说说近代中国面临哪两大历史任务?为什么是这两大任务? 参考答案: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是近代以来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3)查阅相关资料,阅读P21-22,例举你所知道的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历史史实,并说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国不能成功? 参考答案:历史史实(略)。原因:帝国主义目的是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维护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其竞争对手。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新”主要指的是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革命前途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范畴新,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一个部分。 (5)阅读教材P23,简要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和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参考答案: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开辟了新民族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人民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6)阅读教材P23-24,找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目标二: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说明两者的关系。 活动:立足预习,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阅读教材P23-24,归纳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谁来领导)、路线、斗争法宝、性质、前途(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对象: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路线: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动力(谁来领导):无产阶级领导。 斗争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前途(目的):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有人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完成,中国革命已然就结束了。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对。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指明中国革命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清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形态,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另一个是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只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但是尚未在推翻资本主义统治之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需要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互衔接,是先后顺序,前者为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只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中国革命的历史性任务才算完成。 【核心知识小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 (1)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2)转折点:五四运动 (3)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关系) (4)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目标四: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说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贡献。 活动:阅读下列资料,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一:李大钊满怀激情地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科学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1919年,毛泽东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 资料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1)从上述资料中,说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何内在关联? 参考答案: 先进的积极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具体实践,并指导工人运动,促进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又把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传播。但五四运动后期的失败又启示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政党领导和革命理论的指导。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资料三:毛泽东(1919年-1949年)的革命著作部分一览: 时间(年)著作主要内容或影响1919《湘江评论》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3、1924《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5、1937等抗日战争时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迎接抗日战争,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条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1945《论联合政府》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1948、1949《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内外政策。
(2)结合资料和教材,阐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毛泽东思想的结晶和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结晶:①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毛泽东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③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体现在毛泽东全部科学著作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活动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④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等。 作用:①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②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核心知识小结】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条件: 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贡献 (1)形成: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2)贡献: ①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②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