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伟大的改革开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能简述改革开放的进程。 能简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阐明改革开放的意义。 3、通过讲述改革人物故事,阐述改革开放精神,体会中华民族的变革精神。重点 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意义【自主读学】学习任务活动:阅读教材P31-35,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探寻到问题的答案。 1.结合所学,说说为什么我们需要改革开放? 2.阅读教材P31-33,从教材文本中归纳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完成下列表格。在课中展示,看看谁做的最仔细。(目标一) 改革开放几大阶段时间(年)事件及意义改革开放的开端(起步阶段)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开,作出 的决策。率先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十二届三种全会,改革 ,企业改革迈开重要步伐。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起步阶段)1980 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开放了大连、青岛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设立海南省,把海南开辟为 1990开发开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逐步深化阶段)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 目标为标志1993十四届三中全会,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我国加入世贸,标志对外开放 。2003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 的部署,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 2017党的十九大提出3.查阅资料,说说改革开放对中国有何巨大作用?(意义在教材中标注起来) 4.查找网络资料,准备改革开放的人物故事,在课中进行分享,说说他作出了什么贡献?为什么能做出这些贡献?【合作探究】学习任务目标二: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活动: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一: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资料二:当前,国际国内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使得改革的方向和原则问题尤为重要。“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定力是不行的。”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结合资料一,说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根据上述资料,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性质、意义的认识。 (3)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合我国P33页的相关链接,说说你的理解。目标三:阐述改革开放精神,体会中华民族充满变革精神 活动:阅读下列资料,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1)结合【自主读学】问题4,与同学们分享你搜集的人物故事,说说他作出了什么贡献?归纳:他们有什么样的共性和精神力量? (2)阅读资料,说说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我国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内在联系性?2第一课时 伟大的改革开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能简述改革开放的进程。 能简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阐明改革开放的意义。 3、通过讲述改革人物故事,阐述改革开放精神,体会中华民族的变革精神。重点 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意义【自主读学】学习任务活动:阅读教材P31-35,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探寻到问题的答案。 1.结合所学,说说为什么我们需要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阅读教材P31-33,从教材文本中归纳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完成下列表格。在课中展示,看看谁做的最仔细。(目标一) 改革开放几大阶段时间(年)事件及意义改革开放的开端(起步阶段)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开,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率先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十二届三种全会,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开重要步伐。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起步阶段)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开放了大连、青岛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设立海南省,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逐步深化阶段)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1993十四届三中全会,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我国加入世贸,标志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2017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3.查阅资料,说说改革开放对中国有何巨大作用?(意义在教材中标注起来) 答案略,见教材P34。建议:可以从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角度查找资料。 4.查找网络资料,准备改革开放的人物故事,在课中进行分享,说说他作出了什么贡献?为什么能做出这些贡献? 答案略,只需准备好即可。【合作探究】学习任务目标二: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活动: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一: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资料二:当前,国际国内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使得改革的方向和原则问题尤为重要。“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定力是不行的。”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1)结合资料一,说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参考答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等方面引导)原因示例:①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增强我国综合实力;⑤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⑥坚持党的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2)根据上述资料,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性质、意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 性质: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社会发展方向的改变,不是变更根本政治制度,而是改革在生产发展中不适合生产发展的生产关系,改革不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意义:(四个改变、三大飞跃)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③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一个证明)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合我国P33页的相关链接,说说你的理解。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核心知识小结】 改革开放的意义(作用) 四个改变: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一个证明: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目标三:阐述改革开放精神,体会中华民族充满变革精神 活动:阅读下列资料,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1)结合【自主读学】问题4,与同学们分享你搜集的人物故事,说说他作出了什么贡献?归纳:他们有什么样的共性和精神力量? 参考答案: ①贡献:略。 ②共性: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冲破思想束缚,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奋斗在改革开放一线,引领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变革,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风优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等。 (2)阅读资料,说说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我国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内在联系性? 参考答案: ①变革创新和开放包容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②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变革和开放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改革开放精神,既与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一脉相承,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奋斗中淬炼升华、辉映时代、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学生版).docx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