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了解电话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二、科学思维1.通过讨论和活动,思考如何实现多部电话通话时减少电话线,并进行方法的论证。2.通过进行活动,总结和分析得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优缺点。三、科学探究1.通过学习电话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2.通过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教具准备电源、导线、开关、蹄形磁体、导轨、导体棒、线圈、漆包线、小电动机(可拆解)、手工简易小电动机(电池和纽扣磁体外加铜丝线框组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播放视频《长城·中国的故事》片段:主人公发现了敌人进犯的证据,并且燃烧了烽烟,接着应该写成文书上报……。提出问题:视频中讲解了古人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你还知道哪些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接着提出问题:在现代人们又是靠什么来传递信息呢?由此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探究点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活动1:介绍科学家贝尔及发明电话的历程,号召向其学习。并展示以前的一些老式电话。活动2:提出问题:(1)最简单电话是哪两部分组成?(2)电话是怎么样传声的?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归纳总结:(1)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话筒:电话中把声音转化成变化的电流的装置。听筒:电话中把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的装置。(2)话筒由金属盒、碳粒、膜片构成。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的压挤碳粒,它们的电阻随之改变,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工作原理:声波振动→膜片相应振动→炭粒忽松忽紧→电阻忽大忽小→电流忽强忽弱。(3)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构成。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膜片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工作原理:电流忽弱忽强→磁性忽弱忽强→膜片受忽小忽大的磁力而振动→还原成声音。活动3:引导学生分析女孩是如何听到男孩的声音。探究点二:电话交换机活动1:进行活动: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要使这5部电话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通话,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试着画一画。(每对电话线可用一条线表示)学生交流讨论试着动手连接。得出要架设10对电话线。归纳总结:电话数量越多,这样需要的电话线就越多,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活动2:思考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要求减少线路的数量,但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提示学生不需要一直接着)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中间加一个装置,可以自动实现两两对接。老师讲解这个装置就是电话交换机。归纳总结: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可以实现两个电话之间的通话,通话完毕之后可以断开。活动3:继续提问:如果位于北京的小红想给位于上海的小明打电话怎么办呢?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继续提问:如果没有打通会是什么原因?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归纳总结:连接不同的电话交换机可以实现跨地区通话。如果打不通可能是对方通话或者电话线不够。活动4:介绍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让学生从片中了解交换机的发展,以及电话使人与人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探究点三:模拟通信赫数字通信活动1: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数字信号、通信和模拟信号、通信。归纳总结:(1)模拟信号:话筒将声音转换为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2)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活动2:进行游戏让学生感受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游戏1:选10名同学排成一条长队。第1名同学按老师手中的一个成语或一句话完成一套动作,只做给第2名同学看,第2名同学再只做给第3名同学看,依次做到第10名同学。最后请第1名和第10名同学同时做给同学们看,比较两人的动作有无差异。游戏2: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同学们分别给每个字标定代码(代码的标定是任意的)。选10名同学排成一条长队,第1名同学从黑板上的几个字的代码中,找出几组代码(最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只说给第2名同学听,第2名同学只说给第3名同学听,依次传到第10名同学。请第1名和第10名同学同时在黑板上写出他们传递的代码,比较两者有无差异。活动3:介绍数字信号的发展。让学生体会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反思1.电话的构造与原理尽量体现方法与思想的设计。如要想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改变电流,该怎么办,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想办法改变话筒的电阻,即老式电话的原理;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把运动变成电流,即现代话筒的构造,总之讲解宜从其本质上讲,学生理解起来才透彻。2.电话交换机让学生感受,通过设计几种电话的连线,感到多部电话机间的通信通过交换机相连确实才是一个好的办法,现代光缆通信已让“占线”减少了很多。3.数字信号可以让学生多练习,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编拟数字密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兴趣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