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糖类 (含答案)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1 糖类 (含答案)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资源简介

糖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
2.熟知葡萄糖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与应用,学会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3.知道常见的二糖(麦芽糖、蔗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
4.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主干知识梳理】
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组成:糖类化合物一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很多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比恰好为2:1,其组成可以用通式Cm(H2O)n来表示,如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等,所以糖类化合物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2.定义: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微点拨】
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分子式可用通式一般为Cm(H2O)n,m与n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的正整数
②糖类不一定均符合Cm(H2O)n组成,如: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
③符合Cm(H2O)n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或C2(H2O)2],故碳水化合物表示糖类并不准确
④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如:甘油、木糖醇等;没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因此,糖类物质不完全属于碳水化合物,也不等于甜味物质
3.分类: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
(1)单糖: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2)寡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 mol单糖的称为寡糖或低聚糖。若水解生成2 mol单糖,则称为二糖,重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3)多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10 mol以上单糖的称为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对点训练1】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m(H2O)n来表示
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C.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
2.根据糖类的定义,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
A.CH2OH(CHOH)2CHO B.CH3CH(OH)CH2CHO
C. D.
3.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 ②甲酸甲酯 ③淀粉 ④甲醛 ⑤丙酸 ⑥乳酸 ⑦乙二醇 ⑧乙酸。其中符合Cm(H2O)n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
A.②③④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④⑦ D.②③⑤⑧
4.对于糖类化合物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B.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
C.有甜味的物质 D.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5.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 ②糖类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 
③凡是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④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⑤符合Cm(H2O)n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A.①②    B.③⑤ C.④ D.①④
二、单糖
1.葡萄糖——还原性糖
(1)存在与物理性质
①存在:葡萄糖存在于水果、蜂蜜,以及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和淋巴液中也含有葡萄糖
②物理性质:葡萄糖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熔点为146 ℃,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
(2)分子式与结构特点:葡萄糖分子中有一个醛基和五个羟基,属于醛糖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最简式 官能团
C6H12O6 CH2OH(CHOH)4CHO CH2O,符合此简式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等 羟基、醛基
(3)化学性质: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醇羟基,可发生加成、氧化、酯化等反应
①氧化反应——体现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a.生理氧化或燃烧:C6H12O6+6O26CO2+6H2O 同时放出能量,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应用:低血糖的患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营养
b.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氧化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配制约2 mL银氨溶液,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在水浴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银镜生成
实验结论 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含有醛基,属于醛糖,有还原性,属于还原糖
反应方程式 CH2OH(CHOH)4CHO+2[Ag(NH3)2]OH2Ag↓+3NH3+CH2OH(CHOH)4COONH4+H2O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在一支洁净的支试管中加入2 mL 10% NaOH溶液,加入5滴5% CuSO4溶液,再加入2 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先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 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含有醛基,属于醛糖,有还原性,属于还原糖
反应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
c.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CH2OH(CHOH)4CHO+H2CH2OH(CHOH)4CH2OH
③酯化反应——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CH3COOCH2(CHOOCCH3)4CHO+5H2O
④发酵成醇:C6H12O62C2H5OH+2CO2↑
(4)葡萄糖的环状结构
α-D-吡喃葡萄糖   链状葡萄糖  β-D-吡喃葡萄糖
(5)用途:葡糖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还用于医药工业,葡糖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因此,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2.果糖
(1)存在与物理性质
①存在:果糖在水果和蜂蜜中含量较高,它比蔗糖的甜度高,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的生产中
②物理性质: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吸湿性强
(2)分子式与结构特点:果糖分子中有一个羰基和五个羟基,属于酮糖
(3)化学性质:果糖分子中有一个羰基和五个羟基,可发生加成、酯化反应
(4)果糖与葡萄糖的比较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类别 关系
葡萄糖 C6H12O6 CH2OH(CHOH)4CHO 羟基、醛基 单糖 互为同分异构体
果糖 C6H12O6 羟基、酮羰基 单糖
(5)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还原性糖是指糖类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 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反之,则为非还原性糖,如:葡萄糖为还原性糖,果糖为非还原性糖
3.核糖与脱氧核糖——还原性糖
核糖 脱氧核糖
分子式 C5H10O5 C5H10O4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羟基、醛基 (具有还原性) 羟基、醛基 (具有还原性)
类别 单糖——戊糖 单糖——戊糖
特点、应用 是核糖核酸(RNA)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重要组成部分
4.糖类分子与手性
(1)手性碳原子:在分子中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做不对称碳原子,也叫手性碳原子
(2)手性分子:含有手性碳原子存在不能重叠、互为镜像的对映异构体的分子称手性分子,如为手性分子
【对点训练2】
1.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与果糖互为同系物 B.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C.葡萄糖既可以和钠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D.葡萄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葡萄糖和果糖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二者都易溶于水,且果糖比葡萄糖甜 D.葡萄糖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3.下列关于单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糖不能水解 B.葡萄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单糖都是六碳糖 D.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核糖与脱氧核糖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三、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
(1)分子式:C12H22O11
(2)存在:大多数植物体内,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最丰富,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3)物理性质:无色晶体,熔点为186 ℃,易溶于水
(4)用途:最常用的甜味剂
(5)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在一支洁净的支试管中加入2 mL 10% NaOH溶液,滴入5滴5% 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2 mL 10%蔗糖溶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性糖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10%蔗糖溶液和5滴10% H2SO4溶液,加热煮沸。再加入10% 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备的Cu(OH)2,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银氨溶液的试管中产生银镜;加入新制的Cu(OH)2的试管中出现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蔗糖的水解产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反应方程式 蔗糖是一种二糖,可以在稀硫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微点拨】
①蔗糖水解反应的条件:稀硫酸(1∶5)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②盛蔗糖溶液的试管要预先洗净,可先用NaOH溶液洗涤,再用清水洗净
③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检验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时,一定要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后再加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否则实验会失败
2.麦芽糖——与蔗糖同分异构
(1)分子式:C12H22O11
(2)存在: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可制饴糖
(3)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
(4)用途:甜味食品
(5)化学性质:有醛基,有还原性,水解产物也有还原性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②水解反应(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在一支洁净的支试管中加入2 mL 10% NaOH溶液,滴入5滴5% 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2 mL 10%麦芽糖溶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糖
3.蔗糖和麦芽糖的结构与性质的比较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 C12H22O11
分子结构 分子中无醛基 分子中有醛基
互为同分异构体,都是二糖
化学性质 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水解生成葡萄糖
非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不反应 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反应
鉴别方法 向其溶液中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麦芽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蔗糖(也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
4.乳糖
乳糖也是一种常见的二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可用于婴儿食品、糖果、药物等的生产。乳糖经发酵产生的乳酸是酸奶酸味的主要来源。部分人群由于肠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饮用牛奶后易出现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对点训练3】
1.《尚书·洪范》篇中有“稼穑作甘”之句,“甘”即饴糖,饴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二糖,1 mol该二糖完全水解可生成2 mol葡萄糖。则饴糖的主要成分是(  )
A.果糖 B.麦芽糖 C.淀粉 D.蔗糖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糖的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 B.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C.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 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5-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5-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7.TIF" \* MERGEFORMATINET
A.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糖的操作顺序:④③
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糖的操作顺序:④②⑤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④⑤
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②④⑤
4.有关麦芽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麦芽糖易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
C.1 mol麦芽糖水解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
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四、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1.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
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它们都是由大量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几十万,纤维素可达到几百万;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6H10O5)n,其中葡萄糖单元中一般仍有三个羟基,所以也可以表示为[C6H7O2(OH)3]n,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所包含的葡萄糖单元数目,即n值不同,二者的结构和组成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2.淀粉
(1)存在与物理性质
①存在:在种子、块根和块茎中含量丰富,谷类和薯类含淀粉较多。天然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的一些谷物,如糯米、糯玉米等有比较黏的口感
②物理性质:淀粉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淀粉会部分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2)化学性质——淀粉属于非还原糖
①淀粉遇I2变蓝,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
②酯化反应:分子中葡萄糖单元中有醇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③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一些列产物,最终生成葡萄糖
(3)用途:是食物的重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淀粉或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等为原料,经发酵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如燃料乙醇、白酒、食醋、味精,以及氨基酸、抗生素等药物。淀粉经酯化后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可降解塑料等
工业酿酒原理: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
C6H12O62C2H5OH+2CO2↑
(4)淀粉的水解及水解进程判断
①实验原理:判断淀粉水解的程度时,要注意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同时还要确认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和碘水来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完全
②实验步骤
INCLUDEPICTURE "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徐圣哲\\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徐圣哲\\e\\徐圣哲\\2020\\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3\\WORD\\+82.TIF" \* MERGEFORMATINET
③实验现象和结论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成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② 出现银镜 溶液变成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③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微点拨】①检验葡萄糖生成时要注意水解液加碱呈碱性
②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注意水解液不用加碱呈碱性,否则I2与碱反应
3.纤维素
(1)存在与物理性质
①存在:纤维素参与构成了植物的细胞壁,起着保护和支持作用。如自然界中的棉、麻、木材、秸秆中存在大量纤维素
②物理性质:纤维素是白色纤维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不与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不显还原性,为非还原性糖
①酯化反应:可以与醋酸、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备醋酸纤维、硝酸纤维。
②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脱脂棉,加入几滴蒸馏水和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将混合物搅拌成糊状。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滴入3滴5% CuSO4溶液,加热,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 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反应方程式 纤维素在浓硫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3)应用
①纤维素硝酸酯又称硝酸纤维,极易燃烧,可用于生产火药、塑料和涂料等
②纤维素乙酸酯又称醋酸纤维,不易燃烧,是一种纺织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塑料、过滤膜、胶片等。
③黏胶纤维是经化学处理后的纤维素,黏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可用于纺织工业
【微点拨】人体中不含消化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4.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的比较
淀粉 纤维素
通式 (C6H10O5)n
关系 ①不是同分异构体(n值不等),也不是同系物(结构不同且分子组成上也不相差n个CH2原子团);②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结构特征 分子中含有几百个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分子中含有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部分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用 白色纤维状结构,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①无还原性②能水解生成葡萄糖③能发生酯化反应④遇碘单质变蓝 ①无还原性②能水解生成葡萄糖(难)③能发生酯化反应
存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物质
用途 经发酵可生产燃料乙醇、白酒、食醋、味精、氨基酸、抗生素等,经酯化后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可降解塑料等 纺织、造纸工业的原料,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和黏
5.甲壳质与壳聚糖的形成
(1)甲壳质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相互结合形成的一种多糖,是节肢动物外壳的重要成分
(2)壳聚糖是甲壳质在碱溶液中脱去乙酰基,生成以氨基葡萄糖为单体的高聚物。可溶于酸溶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和一定的抑菌作用
【对点训练4】
1.关于淀粉与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两者实验式相同,通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没有甜味,与新制Cu(OH)2共热都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D.两者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但纤维素却不能
2.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Cu(OH)2;④加入NaOH溶液中和。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①
3.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导致人体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4.糖原[(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运动淀粉和肝糖。下列关于糖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不属于同系物
C.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D.糖原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5.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6.从酿酒到饮酒,涉及多种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完全水解:2(C6H10O5)n+nH2OnC12H22O11
B.葡萄糖发酵为酒精:C6H12O62CH3CH2OH+2CO2↑
C.乙醇在人体中氧化为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
D.乙醛在人体中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
【课时跟踪检测】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的组成都符合Cm(H2O)n B.单糖就是分子组成简单的糖
C.含有醛基的糖就是还原性糖 D.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其分子式相同
2.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以下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苏糖与甲酸甲酯所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 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3.有机物X能实现下列转化,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有机物XCH2OH(CHOH)4CHO有机物YCH3CHO
A.有机物X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 B.有机物Y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一定发生消去反应
C.有机物Y乙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有机物X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4.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  )
A.棉花 B.花生油 C.木材 D.小麦
5.以下反应:①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②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在水中加热;③葡萄糖与钠反应;④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反应,不包括的反应类型是(  )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
6.若某单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且该单糖是一种三糖水解的唯一产物,那么这种三糖的分子式是(  )
A.C18H36O18 B.C18H34O17 C.C18H32O16 D.C18H30O15
7.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中还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①乙醛 ②葡萄糖 ③甲酸甲酯 ④蔗糖 ⑤麦芽糖 ⑥纤维素 ⑦淀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⑤ D.④⑤
8.乙醇、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
A.金属钠 B.石蕊试液
C.新制氢氧化铜 D.NaHCO3溶液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淀粉遇碘水显蓝色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0.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了一组实验:分别取表中四种液体2 mL,加入2 mL新制的Cu(OH)2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表所示,根据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液体 葡萄糖溶液 乙醇溶液 甘油(丙三醇)溶液 水
实验现象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解,颜色无明显变化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解,颜色无明显变化
A.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
C.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D.葡萄糖分子中碳链呈锯齿形
11.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4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4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4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5-4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苏德亭\\e\\苏德亭\\苏德亭2022\\同步\\成盘\\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4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44.TIF" \* MERGEFORMATINET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12.L-链霉糖是链霉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L-链霉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
C.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肌醇(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5.TIF" \* MERGEFORMATINET )与葡萄糖(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5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5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5-5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5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5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5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5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5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5A.TIF" \* MERGEFORMATINET )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二者均属于糖类
14.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
A.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
D.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中,没有银镜产生,证明蔗糖不水解
15.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 mL 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 mL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2% CuSO4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
A.1 B.2 C.3 D.4
16.直链形的不饱和油酸(C17H33COOH)与蔗糖反应可以制得非天然油脂,其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注:图中反应式不完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0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R2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R2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R204.TIF" \* MERGEFORMATINET
A.甘油和蔗糖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B.天然油脂、蔗糖、非天然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该非天然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的产物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D.蔗糖、葡萄糖分别与银氨溶液反应,有相同的实验现象
17.半乳糖在水中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关于半乳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0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0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R20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R20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R203.TIF" \* MERGEFORMATINET
A.α-D-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半乳糖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
C.D-半乳糖和α-D-半乳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半乳糖可水解为更简单的糖
18.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2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R22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R221.TIF" \* MERGEFORMATINET
A.n<m B.麦芽糖属于二糖
C.③的反应是水解反应 D.④的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
19.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葡萄糖,而且病情越重,含糖量越高。所以,在医疗上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后通过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断病情。请分析,以下哪些药品和新制的Cu(OH)2共热会有类似的现象(  )
①淀粉 ②福尔马林 ③纤维素 ④蚁酸 ⑤甲酸乙酯 ⑥乙酸甲酯 ⑦甲酸钠 ⑧蔗糖 ⑨白酒 ⑩食醋 麦芽糖
A.全部 B.①③④⑤⑨ C.②④⑤⑦ D.②④⑤⑥⑦⑧
20.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系物又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蔗糖和麦芽糖 ②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 ③淀粉和纤维素 ④油酸甘油酯和乙酸甘油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C.蔗糖水解时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D.向鸡蛋清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E.向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会褪色
F.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G.向酒精中加入新制生石灰后蒸馏制无水酒精
22.实验室探究淀粉的水解反应:
(1)实验用品:淀粉、20%硫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碘水
实验步骤:在试管1和2中各加入0.5 g淀粉,在试管1中加入4 mL 20%硫酸,在试管2中加入4 mL蒸馏水,都水浴加热3~4 min。从试管1中取出适量溶液于试管3中,从试管2中取出适量溶液于试管4中。用NaOH溶液中和试管1中的溶液至碱性,在试管1和2中都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有无银镜出现。在试管3和4中都加入碘水,观察现象。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试管 加入碘水后的现象 加入银氨溶液后的现象 结论
1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②___________________
2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⑤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试管1中淀粉在硫酸存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淀粉、唾液、新制的氢氧化铜
实验操作: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加入少许唾液和蒸馏水,加热,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1)(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木糖的分子式为C5H10O5,属于多羟基醛,木糖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结构简式如下)
(1)木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木糖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字母)
A.水解反应 B.还原反应 C.氧化反应 D.取代反应 E.加成反应 F.酯化反应
(2)形成糠醛的过程,1分子木糖脱去了______分子水
(3)写出木糖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产物称为木糖醇,它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木糖醇不受酵母菌和细菌作用,能防龋齿 B.木糖醇是多羟基化合物,易溶于水
C.木糖醇没有蔗糖甜 D.木糖醇被食用后不提高血糖浓度
(4)写出糠醛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有机酸B的路线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0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R20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R20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R20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R20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R205.TIF" \* MERGEFORMATINET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反应①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
A.FeCl3溶液 B.碘水
C.新制的Cu(OH)2 D.NaOH溶液
(2)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X为Br2的CCl4溶液,则反应④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B的分子式为C4H6O4,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2∶1,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5.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品和缺乏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可表示为C6(H2O)6,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分子
B.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糖含量很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
①木糖醇与葡萄糖________(填“互为”或“不互为”)同系物
②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因为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B.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胃肠的蠕动
C.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纤维素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但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26.葡萄糖是人类的营养素,在体内富氧条件下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条件下则生成一种有机酸A
②将A进行如图所示的反应,其中C和C′是同系物,C′是甲酸(H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C和D′属于    (填序号,下同)
①同系物  ②同分异构体  ③同类物质  ④同素异形体
(2)D′和E分别属于哪一类化合物:D′    ,E    
①多元醇  ②醛  ③不饱和羧酸  ④多元羧酸  ⑤酯
(3)写出结构简式:A    ,F    ,H    
(4)写出反应类型:Ⅰ    ,Ⅱ    
(5)下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类】答案
【对点训练1】
1.D。解析:有些符合通式Cm(H2O)n的物质不属于糖类,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等,有些不符合通式Cm(H2O)n的物质却属于糖类,如脱氧核糖C5H10O4;糖类不一定都具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如淀粉属于糖类但无甜味,糖精有甜味但不属于糖类;多糖能最终水解生成多分子的单糖,而单糖却是不能水解的糖类;糖类从分子结构上看,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
2.A。解析:根据糖类的定义可以看出,A项是多羟基醛属于糖类;B项是单羟基醛,C项是多羟基酸,它们均不属于糖类。
3.B。解析:不属于糖类的有②④⑤⑥⑦⑧,其中符合Cm(H2O)n组成的有②④⑥⑧。
4.D。解析: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A选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写成Cm(H2O)n的形式,B选项错误;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C选项错误。
5.C。解析:糖类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如醇、醛、羧酸等,所以不能用“含有碳、氢、氧”来定义糖类,①错误。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可用通式Cm(H2O)n表示,最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这只是说明了其组成,并不表示这类物质的结构,故绝对不是碳和水的化合物,且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人们发现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并不准确,②错误。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甘油有甜味,但不是糖类,糖类也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和纤维素,③错误。HCHO、CH3COOH也符合Cm(H2O)n,但不是糖,⑤错误。
【对点训练2】
1.B。解析: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葡萄糖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B项正确;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项错误;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D项错误。
2.B。解析: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而果糖虽然不是醛糖,但它能发生银镜反应;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与足量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3.A。解析: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类,A项正确;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错误;核糖、脱氧核糖是五碳糖,也是单糖,C项错误;核糖与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对点训练3】
1.B
2.B。解析:蔗糖在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B错误;淀粉是最重要的多糖,在催化剂存在和加热的条件下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C正确;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3.D。解析:糖类是否属于还原糖,可通过银镜反应加以证明。银镜反应应该在水浴中进行加热,故不能选择③,同时考虑到银镜反应的发生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蔗糖水解后应先加碱中和过量的酸,才能进行银镜反应,综上所述,选D。
4.C。解析:1 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对点训练4】
1.B。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C、D两项正确。
2.B。解析:加热既是淀粉在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应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的条件。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硫酸。
3.A。解析: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过多食用糖类物质会导致人体发胖,B项错误;淀粉在人体内经淀粉酶催化先水解成麦芽糖等,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C项错误;人体中不含消化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D项错误。
4.B。解析:由(C6H10O5)n可知,糖原是由若干个单糖结构单元组成的多糖,在这一点上与淀粉、纤维素相同,在水解的最终产物、还原性上也与淀粉、纤维素相同。但是,糖原、淀粉、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至少可以说不一定相同),分子组成之差是C6H10O5的整数倍而不是CH2的整数倍,因此不属于同系物,也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5.D。解析:因为混合液呈碱性,I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加入新制Cu(OH)2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但不能判断是否完全水解。
6.A。解析: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反应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故A错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CH3CH2OH+2CO2↑,故B正确;乙醇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醛,故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C正确;乙醛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酸,故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故D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
1.C。解析:A项不正确,因为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不符合Cm(H2O)n;B项不正确,糖类按照能否水解以及水解生成单糖的数目分为单糖、寡糖或低聚糖和多糖;C项正确,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的区别就在于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醛基;D项不正确,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都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
2.D。解析:有—CHO能发生银镜反应;苏糖与甲酸甲酯的最简式相同,所以含碳量相同;有—CHO能发生加成反应,有—OH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与葡萄糖的分子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3.B。解析:由题意可知,有机物X可以是二糖或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后,再分解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至不同温度,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也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故B错误。
4.B。解析: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故不选A;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酯,故选B;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故不选C;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多糖,故不选D。
5.B。解析:①为氧化反应,②为水解反应,③为置换反应,④为酯化或取代反应,所以没有发生加成反应。
6.C。解析:低聚糖、多糖可以看作多个单糖脱水的产物,这些糖类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为单糖。三糖可以看作三分子的单糖脱去两分子水的产物,所以这种三糖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3=18,氢原子数为12×3-4=32,氧原子数为6×3-2=16,故这种三糖的分子式为C18H32O16。
7.C。解析: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③④⑤⑥⑦,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①②③⑤,水解产物中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③④⑤⑥⑦,故C正确。
8.C。解析:Na与乙醇、乙酸、葡萄糖均能反应放出氢气,Na不能将它们区别;只有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石蕊试液不能区别乙醇和葡萄糖;NaHCO3只与乙酸反应放出CO2气体,不能区别乙醇和葡萄糖;新制Cu(OH)2与乙醇不反应,而与葡萄糖溶液加热到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新制Cu(OH)2溶于乙酸,溶液显蓝色,故C项能区别
9.A。解析: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应在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A项错误;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遇碘显蓝色是淀粉的特性,C项正确;麦芽糖及其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均含有醛基,二者都属于还原糖,均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正确。
10.B。解析:乙醇是一元醇,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氢氧化铜不溶于水。而甘油是三元醇,能溶解氢氧化铜并得到绛蓝色溶液,当向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加入葡萄糖溶液时,也得到了相同的现象,故可得出结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B项符合题意;实验未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故不能证明葡萄糖分子中醛基的存在。
11.C。解析:稀硫酸是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热水浴相当于对反应体系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酸性条件下,新制的氢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影响后续蔗糖水解产物的检验,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消除稀硫酸对后续实验的影响,故B正确;蔗糖在稀硫酸存在、水浴加热时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故C错误;结合C项分析,以及实验现象,氢氧化铜转化为氧化亚铜,Cu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故D正确。
12.D。解析:由结构推测该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首先要找出结构中所含官能团,然后再分析作答。L-链霉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醛基,因而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如银镜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13.A。解析: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B项错误;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肌醇属于醇,不属于糖类,D项错误。
14.D。解析:麦芽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含醛基,不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A结论正确;只要有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就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结论正确;蔗糖脱水变黑碳化,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故C结论正确;验证蔗糖是否水解,先在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H2SO4,水溶液加热几分钟,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生成银镜,则证明蔗糖已发生水解,故D结论不正确。
15.B。解析:第1处错误: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的醛基时,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否则作水解催化剂的酸会与氢氧化铜反应,导致实验失败,题干实验过程中蔗糖水解后溶液未冷却且未碱化;第2处错误: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不能用玻璃瓶塞,否则NaOH与玻璃塞中SiO2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会导致瓶盖无法打开,共2处错误。
16.D。解析:甘油和蔗糖分子中都含有羟基,且连接羟基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二者都能发生消去反应,A项正确;天然油脂、非天然油脂中都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在酸或酶作用下也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B项正确;该非天然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碳碳键,水解后的产物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项正确;蔗糖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而葡萄糖和银氨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故现象不同,D项错误。
17.D。解析:α-D-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但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半乳糖溶液中存在含有-CHO的D-半乳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D-半乳糖和α-D-半乳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联想葡萄糖的结构可知半乳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D项错误。
18.A。解析:淀粉在加热、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这时的中间小分子物质为糊精,故n>m,A不正确;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为2倍的单糖,属于二糖,B正确;过程③为麦芽糖生成葡萄糖的反应,是水解反应,C正确;④的反应为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并为人体提供能量,D正确。
19.C。解析:能和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醛基,上述药品中: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蚁酸()、甲酸乙酯()、甲酸钠()、麦芽糖中都含有醛基,故都能和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纤维素、乙酸甲酯、蔗糖、白酒、食醋因分子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20.B。解析: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都是由饱和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为同系物;而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混合物;油酸是不饱和酸,而乙酸则为饱和酸。
21.BDEFG
解析: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宜用廉价的新制氢氧化铜试剂,而不用银氨溶液,A项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少量乙酸,而乙酸乙酯在其中的溶解度小,B项正确;蔗糖水解时应用稀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会使蔗糖炭化,C项错误;向鸡蛋清中滴入浓硝酸,微热发生显色反应,产生黄色物质,D项正确;植物油通常呈液态,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能与溴水加成使溴水褪色,E项正确;油脂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胶体)和甘油的混合液,加入食盐粉末搅拌发生盐析,实现产物分离,F项正确;工业酒精中加入新制生石灰后蒸馏制无水酒精,这是工业制无水酒精的方法,G项正确。
22.(1)①出现银镜 ②出现蓝色或未出现蓝色 ③淀粉发生了水解 
④未出现银镜 ⑤出现蓝色 ⑥淀粉没有水解 +nH2O 
(2)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3)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解析:(1)试管1中已形成碱性溶液,则进行银镜反应时有银镜产生,说明淀粉已发生了水解。如果试管3中淀粉已完全水解,则因没有淀粉的存在,加入碘水不会看到蓝色,如果试管3中淀粉只是部分水解,则因有淀粉的存在,加入碘水仍会看到蓝色。试管2和4中均是淀粉的水溶液,因没有催化剂,不会发生水解,所以试管4中加入碘水会看到蓝色,试管2中因没有葡萄糖的存在,加入银氨溶液不会产生银镜。淀粉在稀硫酸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2O。(2)唾液中存在淀粉酶,所以会发生淀粉的水解,淀粉的水解产物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会生成砖红色沉淀。(3)通过实验(1)(2)可以看出,淀粉的水解既可以在稀硫酸作用下进行,也可以在生物酶的作用下进行,而且产物都是葡萄糖。
23.(1) A 
(2)3
(3)HO-CH2(CHOH)3CHO+H2HOCH2(CHOH)3CH2OH D
(4)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5-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第四章\\5-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2\\同步\\化学\\人教 选择性必修3\\WORD\\教师\\第四章\\5-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2\\看PPT\\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通用(新教材)\\教师用书Word版文档\\第四章\\5-9.TIF" \* MERGEFORMATINET
解析:(1)木糖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将其水解还原得木糖的结构简式为;木糖没有能水解的结构,醛基能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3)木糖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OH)3CHO+H2HOCH2(CHOH)3CH2OH;木糖醇被食用后不提高血糖浓度,故它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24.(1)B 
(2)C6H12O6 取代反应
(3)2C2H5OH+O22CH3CHO+2H2O C2H5OHCH2==CH2↑+H2O
(4)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
(5)HOOCCH2CH2COOH
解析:(1)检验反应①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需要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所以可使用的试剂是碘水,故选B。(2)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反应⑤为BrCH2CH2Br与NaCN发生反应生成NCCH2CH2CN和NaBr,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的反应,反应③为乙醇在浓硫酸、170 ℃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2H5OH+O22CH3CHO+2H2O、C2H5OHCH2==CH2↑+H2O。(4)若X为Br2的CCl4溶液,则反应④是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生成物BrCH2CH2Br呈无色,现象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5)根据题图可知,结合B的分子式,B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2COOH。
25.(1)BCD 
(2)①不互为 
②与Na反应放出H2;
与O2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任写一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B
解析:(1)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但只是为了表达方便,并不能反映结构特点。(2)木糖醇中不含—CHO,不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但木糖醇中含—OH,可以与Na、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还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等。(3)蛋白质需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纤维素与淀粉都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含氮元素而纤维素的组成元素中不含氮元素,故二者组成元素不同。
26.(1)③ 
(2)④ ③
(3)
(4)消去反应 加聚反应
(5)2CH3CH(OH)COOH+O2 +2H2O 
CH3CH(OH)COOHCH2===CHCOOH+H2O
解析:根据两分子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可知,A为CH3CH(OH)COOH,一分子A可生成E,E再生成高分子化合物F,可推知E为CH2===CHCOOH,F为,反应Ⅰ为消去反应,反应Ⅱ为加聚反应,A氧化得B为,根据信息①,B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得C′和D′,C′是甲酸(HCOOH),则D′为HOOCCOOH,C和C′是同系物,所以C为CH3COOH,D为H2CO3。(1)C为CH3COOH,D′为HOOCCOOH,含有的羧基数目不同,C和D′属于同类物质。(2)D′为HOOCCOOH,属于多元羧酸,E为CH2===CHCOOH,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属于不饱和羧酸。(3)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H3CH(OH)COOH,F为,H为。(4)反应Ⅰ为消去反应,反应Ⅱ为加聚反应。(5)A→B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H)COOH+O2+2H2O;A→E的反应方程式为CH3CH(OH)COOHCH2===CHCOOH+H2O。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