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丰富的亚非拉美术作品外国美术名作巡礼目录CONTENT亚洲第一章非洲第二章拉丁美洲第三章本课欣赏的外国美术名作涉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所产生的美术名作,我们会对多元的世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也会对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有更深入的体验与领悟。亚洲垂死的狮子(浮雕)约公元前645年[伊拉克]约公元前645年伊拉克王宫中的这一装饰壁板,表现狮子被国王的箭所射中,血从它的嘴里喷涌出来,十分生动而又精确,充分显示出作者观察与造型的功力。武士像(浮雕)约公元前500年[伊朗]浮雕上的人物一身戎装,手执长枪,有的还手持盾牌,虽然姿态略显拘谨,但仍然显露出一种剽悍的武士气质与风度。新巴比伦伊什塔尔城门(建筑)公元前606-前539年[伊拉克]这座壮丽的巴比伦城城门,全部用彩色琉璃进行装饰,墙面还饰有象征王权的神牛和神龙形象,充分显示出古代东方帝国都城的威仪。亚述古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底格里斯河的特殊地带上,位于雨水灌溉农业和人工灌溉农业的交界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亚述古城是亚述帝国的第一个都城,是重要的国际文化和贸易交流的平台。古城同时也是帝国的宗教都城,同阿舒尔神紧密相连。亚述古城最后被巴比伦人攻占,但是在公元1世纪和2世纪帕提亚时代经历了短暂的复兴。持莲花图(局部)(壁画)6世纪[印度]菩萨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幅《持莲花菩萨图》中的菩萨虽是男性,但他半裸的上身呈女性化的S形,右手以优雅的手势持一朵青莲花,以此判断他是我国民众熟悉的观音菩萨。他低垂的眼睛,仿佛在沉思冥想,脸部流露出悲天悯人的表情。这一形象对后来的佛教造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吴哥窟石雕像(雕塑) 12世纪上半期[東埔寨]吴哥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除中央大塔外,还有小塔遗址30余座。每座塔皆制作四面人像,纯以巨石堆砌,都略露神秘的微笑。他们是神佛还是帝王,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石雕像充分显示了柬埔寨吴哥王国时期艺术的特色。作为浮世绘代表作《富岳三十六景》中的一幅,画家采用富于现代感的低视点构图,突出表现汹涌海浪的惊人气势,也极为巧妙地歌颂了古代日本渔民们与海浪搏斗的英勇无畏精神。神奈川冲浪图(浮世绘)1831-1833年葛饰北斋[日本]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休眠火山,2002年8月(平成14年),经日本国土地理院重新测量后,为3775.63公尺,接近太平洋岸,东京西南方约100公里(60哩)。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2011年3月16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专家担心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会引起富士山喷发。非洲狮身人面像(雕塑)公元前2600-前2500年[埃及]位于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考古遗址,拥有埃及南部最宏伟壮观的遗迹群,如阿布 努比亚遗址辛贝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及菲莱岛上的伊西斯圣地。其中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已成为古埃及最具代表性之遗迹,神庙外四尊高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姿巨像及内部描绘其战柄功绩之壁画,处处显露这位法老的摄人气魄。而60年代,因亚斯文高霸的建设工程,曾危及此区遗址的存在。所幸,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起的国际救援运动,使遗址免遭尼罗河水的淹没,而遗址的迁移工程则历时将近20年(1960~1980)。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混合法(正面律)具有鲜明的风格和艺术感染力。三个女乐师太阳金字塔(建筑)约2世纪[墨西哥]拉丁美洲墨西哥境内的太阳金字塔矗立在特奧蒂瓦坎古城的废墟上,它是古印第安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整个建筑呈梯形,坐东朝西,正面有数百级台阶直达顶端,塔顶是一座太阳神庙,现已被毁。塔的体积达100万立方米。玛雅金字塔是玛雅文明的代表,足以与埃及人的金字塔媲美。玛雅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有所不同,外型上,玛雅金字塔是平顶,塔体呈方形,底大顶小,层层叠叠,塔顶的台上还建有庙宇;功能上主要用以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只有少量玛雅金字塔具有陵墓的功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